五音戲是山東地區的獨有漢族戲曲的劇種,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曆史文化,它源自于山東省的章丘一代。五音戲是以唱腔優美動聽、語言生動風趣的姓氏流傳着。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特别了解這種山東的五音戲文化。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了解一下五音戲吧!
五音戲的藝術特色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樸,适于抒發多種感情。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鄉土色彩濃厚,群衆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醜)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裡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于表現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态,故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赅,深得一方百姓喜愛。其中,《王小趕腳》在戲迷中頗具名氣,但大多數人知道的是呂劇《王小趕腳》,這部戲甚至被認為是呂劇的開山之作。殊不知,《王小趕腳》原是五音戲的經典劇目,後被呂劇、評劇、豫劇等諸多戲種改編。
五音戲的着名演員
在五音戲的發展曆史中,早期的着名演員有鐵笛、荀興旺、曹然生、高桂芳(藝名“半碗蜜”)、李德興(藝名“跟柱子”)、王煥奎(藝名“自來喜”)等。之後,藝名“鮮櫻桃”的鄧洪山成為“五音戲”表演的集大成者。他的唱腔樸實簡約、柔和婉轉,被百姓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噜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鄧洪山的表演細膩傳神,其“飄眉”、“送目”、“飛老鸹”等技巧堪稱戲曲表演一絕。20世紀30年代,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因其唱腔優美動聽,唱片公司贈送他“五音泰鬥”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定名。
五音戲源于漢族民間,植根于漢族民間,早已成為流傳地區百姓節假婚慶、自娛自樂不可缺少的藝術形式。社會、經濟、山東文化等方面的急劇變革給五音戲帶來極大的影響和沖擊,加之保護措施滞後和資金不足,這一劇種正面臨失傳的危險。2006年5月20日,五音戲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7年6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産日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