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3:12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一個5歲小男孩因為好奇,拿着墨水從家裡陽台的窗戶往外倒,結果把樓下鄰居家的窗戶和外面晾的衣服全部弄髒了。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

媽媽知道之後,帶着孩子挨家挨戶道歉,并且把所有弄髒的衣服都拿回家,要求孩子跟她一起洗。除此以外,媽媽還請了一個刷玻璃的工人,把所有鄰居的窗戶都擦幹淨,但是,媽媽要求孩子站在陽台下面看着叔叔擦玻璃。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2

這件事讓我十分感動,媽媽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做錯事情說“對不起”并不等于道歉,真正的道歉是“對不起” “承擔責任”。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3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在孩子剛會說話的時候,家長們就開始教孩子正确地使用禮貌用語,十分注重禮儀和教養。

到了學校,幼兒園老師更是十分重視孩子的禮儀和行為習慣。于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很自然地使用“謝謝”、“對不起”等等禮貌用語。老師和家長往往都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是懂禮儀的,是自律的。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4

其實不然,很多孩子犯了錯,不明白真正的道歉是“既要承擔錯誤,又要承擔責任”的道理,嘴裡說着“對不起”,下次卻依然重複之前的錯誤,甚至還有孩子,嘴裡說的“對不起”隻是迫于父母和老師的壓力而已。

然而,我們真正要讓孩子明白的道理就是,有時候做錯了事,不一定隻有道歉才能解決問題。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5

首先來看下面兩個事件:

記得有一天,我給二年級一個班的孩子代手工課,教孩子們折青蛙。

手工課是動手操作的課,所以課堂紀律一般都很活躍,也比較吵鬧。這種情況,老師也不會過多約束孩子們,睜隻一眼閉一隻眼。

期間,有兩個小男生在課堂上追趕起來,突然,其中有一位男生不小心撞上了一位小女生的胳膊,而小女生當時是在撕紙,結果可想而知了,紙撕歪了,青蛙也就做不成了。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6

小女生氣得立馬站起來大罵,急得都快哭出來了。

這時候,這位小男生說“這樣好了,我把我的青蛙拿出來,你教我怎麼做,做好了青蛙給你”

小女生聽了,臉上露出了笑容,于是,很快進入角色,一起動手,把青蛙做出來了,當然那隻青蛙做得很不好,四不像。可是,兩個孩子還是很高興,之前發生的不愉快早就抛到九霄雲外了…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7

還有一件事是這樣的:一天我去逛商場,逛累了,就在商場的休息區裡休息。我看見旁邊兒童玩具店裡,有一個三歲的小女孩,準備去拿櫃台上的一個小玩具,那個玩具當時隻有一個,就在這時來了一位五歲的小姐姐,小姐姐立馬就把玩具拿走了,直接走到旁邊獨自玩了起來。

三歲的小女孩,吓得不知所措,或許她不明白為什麼她的玩具被别人給拿走了,委屈地哭了起來。小姐姐聽到小女孩的哭聲,并不理會,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小女孩的哭聲與她是有關系的。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8

這時小姐姐的媽媽走了過來,

媽媽問道“小妹妹,怎麼哭了呀?”

小姐姐想了想,說道“沒有玩具玩呗!”

媽媽說“那我們怎麼樣才能幫助小妹妹不哭呢?”

小姐姐又想了想,說“那我把我的玩具給他玩吧”

媽媽說“那我們試一試吧!”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9

于是小姐姐走到小女孩身邊,把玩具遞給了小女孩,小女孩立馬破涕為笑,于是很快兩位小朋友玩到了一起。

兩件事情都這麼被完美地解決了,可是小男生和小姐姐在整件事情當中說了“對不起”三個字嗎?并沒有。當時在場的大人,老師或媽媽都沒有教孩子說“對不起”,那我們能否認為她們是不懂禮儀呢?或者是說她們不自律呢?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0

接下來再看另一個事件:

事情發生在學校的課間休息時間,孩子們在操場上愉悅地玩耍,奔跑着。

突然一位男生把一位女生撞倒在地,男生回過頭看了看,又跑了…

這一幕剛好被一位老師看到了,于是老師叫住男生,說“撞倒了人,怎麼能跑呢?必須跟人家說對不起”,于是男生跑回來誠懇地向女生說了一句“對不起”

不說還好,一說對不起,女生立馬就哭了起來,這時男生很不耐煩地說“你怎麼這樣呀?我都說了對不起,你還哭,你到底想怎樣?”……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1

事件後面這裡就不再描述了,結果肯定大家也心知肚明。

事件當中,男生确實向女生說了“對不起”,可是事情解決了嗎?并沒有。那男生的行為就是禮儀,就是自律嗎?想必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

在孩子的思想當中,他們認為隻要自己造成了沖突,就要說“對不起”,說了對不起,就會被得到原諒,事情就可以被解決。可事實并不是這樣。

那麼禮貌用語應該怎樣教,孩子才會真正的懂禮儀,真正的自律呢?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2

  • 首先,家長或老師要冷靜地引導孩子描述事情的經過。

隻有孩子自己把事情的經過描述出來,他才能夠清晰地認知到事件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才能夠針對事情的本身,做出正确的判斷,知道怎樣去處理沖突,解決事情。

所以教孩子正确理解事情,理解社會行為規範,才是禮儀和自律的第一步,而不是使用禮貌用語。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3

  • 其次、讓孩子學會承擔并幫助其學會如何處理問題

如果事情得到合理的解決,有沒有說對不起,一般情況下對方都不會介意。可是,如果隻會說對不起,并沒有妥善處理問,解決問題,或是把問題弄得更糟糕,估計對方打心眼裡也不會原諒你。

就像第三個事件中的男孩,他确實說了“對不起”三個字,但是他完全不理解“對不起”的意思,更沒有意識到自己需要對事件負責任。他隻是單純地認為,做錯了事情隻要說句“對不起”就可以了。他完全沒想到對方會不原諒他,于是他突然不知所措,甚至急躁起來。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4

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當中,事情做錯了,說句對不起,就會獲得他人的原諒。但“對不起”這道擋箭牌并不是萬能的,很多時候失效是因為事情沒有得到解決。當我們沒有看到對方所受到的傷害,更沒意識到對方的傷害來自于我們自己時,我們說得“對不起”不是誠心地想去解決問題,隻是按照流程,應該說句對不起而已。

所以當發生沖突的時候,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一步,而非使用禮貌用語。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5

  • 最後,在問題解決之後,再給孩子承認錯誤的勇氣,這将是更大的勇氣。

承認錯誤本身比解決問題更需要勇氣,問題解決了之後再說“對不起”,需要的是一種更真誠,更坦誠的勇氣!

就像一開始說的把墨水潑向樓下的孩子,媽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知道,做錯了事要承擔責任,而并非僅僅嘴上說“對不起”,真正的“對不起”,是責任和擔當!

所以,隻有建立在問題能夠得到解決的基礎之上而說出來的“對不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懂禮儀,或者真正的自律。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6

在教孩子懂禮儀和自律的道路上,不管是父母還是老師,都要教會孩子認識世界,理解世界并給予他們勇氣!

小男孩把水潑到身上(5歲男孩把墨水從樓上潑下)17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内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