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獨具神韻的山東八角鼓

獨具神韻的山東八角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8:40:27

  八角鼓原是滿族最具有特色的民間樂器,随着清軍入主中原,這一特殊的樂器也在中原大地流傳開來,通過民族融合,使得山東文化裡的八角鼓除了滿族特色更添加了漢族獨特表演技藝,同時因為一俗曲小唱為主更容易為大衆接受。

  八角鼓,又名八旗鼓,因伴奏樂器八角鼓而得名。最初八角鼓是滿清軍營中的“軍歌”,盛行于滿清貴族中,後漸漸形成一種說唱藝術形式。音樂結構為曲牌聯綴體。約于清乾隆年間傳入民間,得到廣泛傳播。

  八角鼓傳入山東約在清乾、嘉年間,在長期的傳唱過程中,逐漸成為富于山東地方特色的曲種。八角鼓在山東最早記載,見諸清嘉慶年間濟南華廣生所輯《白雪遺音》一書。此書中記錄了流行俗曲說唱形式數十種,内輯八角鼓唱詞49段。有些與今存八角鼓唱詞基本相同,可見八角鼓在山東流傳之久遠。

  八角鼓傳入山東有三條途徑:一是沿京杭大運河傳入聊城、濟甯等水路碼頭重鎮。第二條途徑,是由在京為官的山東籍官吏還鄉帶回。第三條途徑,則是進駐山東的八旗軍營帶入。青州的八角鼓即是如此。

  八角鼓得以在山東各地流行,與山東俗曲小唱盛行及其悠久曆史有密切關系。宋元散曲、諸宮調,明代俗曲、時調都曾在山東盛行。至清代,聯綴各種小曲演唱故事的曲藝形式,在山東各地普遍存在。淄博有俚曲,臨清有時調,濟甯有平調、嶺兒調,曹州有山東琴書的前身“小曲子”(也稱“琴筝清曲”)。八角鼓和它們一樣,也是以聯綴各種俗曲小唱為主要音樂形式,所以它能很容易為山東人接受。

  八角鼓在山東雖然流傳較廣,但因多數為自娛性演出,影響面較小。除聊城、濟甯外,各地八角鼓無橫向交流關系。在封閉式的傳唱過程中,逐漸由“京口”演唱而變為以各地方言演唱,并受當地姊妹藝術的影響出現種種變異。因此,山東各地的八角鼓,演唱上呈現出不同的個性色彩。

  八角鼓傳入山東之初,首先傳唱于官僚、士紳、文人、巨賈之中,至清末才逐漸傳入市民、手藝人等平民百姓之中。其演出也沒有正式組織,多系愛好者自發結合。

  八角鼓演唱形式,以坐唱為主。多為一彈一唱,也可數人聯唱。主要伴奏樂器為三弦。演出人數多時,可增加四胡、月琴、揚琴、墜琴、琵琶等。擊節樂器以八角鼓為主,有時也加入小钹、玉子、碟子等。

  八角鼓曲(書)目比較豐富,已搜集到的抄本即達300餘篇。大部分曲目為各路八角鼓所共有,隻是流傳中逐漸遺失,存留多寡各不相同。八角鼓的曲(書)目,大緻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抒情為主的短小唱段。此類曲目文學水平較高,多為文人寫作,詞句文雅,重情趣,格式嚴謹。

  另一類是有故事情節的書段。此類為八角鼓演唱内容的主體,取材廣泛,故事性較強。有取材于民間故事,取材于民間生活的曲目曲詞俚俗,富于生活氣息,大量方言及民俗情節的加入,使得曲目極富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八角鼓一般均無長篇書目,唯萊陽八角鼓藝人董岐山編創了《萊蕪縣》一部。

  山東八角鼓音樂為曲牌聯綴體結構,使用的曲牌總數,據藝人講可達300餘支。但大都在傳唱中遺失。從現存的90餘支曲牌來看,多數是明、清以來流行的時調小曲,以及少量民歌和來自姊妹藝術的曲調。

  山東八角鼓傳來之初皆用北京語音演唱,後逐漸改為方言,但仍殘留京音演唱的痕迹,而青州八旗營後裔演唱則仍用京口。音樂上,因其封閉式的傳唱,也基本保留了原始曲調。因此山東各地八角鼓各分支間,雖很少交流,甚至是絕無往來,但同名曲牌的曲調卻基本相同。僅為适應各地方言語調,在旋律進行及裝飾音上小有變化罷了。

  山東八角鼓曲牌聯綴較有規律,一般有三種格式。一是僅用(鼓子頭)、(鼓子尾)演唱的單曲結構,多用于較短小抒情曲目,在八角鼓所使用的數百支曲牌中,隻有這兩支是八角鼓所獨有,可謂八角鼓典型音樂代表。

  二是小套格式。聯綴方式如:鼓子頭→陰陽句→羅江怨(或剪剪花、玉蛾郎等慢曲牌)→鼓子尾。此套路适合演唱數十句以下的小曲目,也是藝人們填詞創作最常用的一種套路。這種套路形式,可以使短小的唱段,仍能保持起承轉合的完整音樂形态。

  三是用于長段書的套路。其聯綴曲牌一般為十餘支,某一曲牌可能重複使用多次,而且曲牌的變體增多。除在開頭結尾固定使用(鼓子頭)、(鼓子尾)外,其他曲牌的聯綴比較自由,曲牌會出現“加垛”、“樓上樓”、“破曲”等各種變化。各曲牌大都以“過門”相連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