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民族就必須從它的文化來深入了解。壯族是我國人數較多的少數民族,其中聞名海内外的是壯族的桂林山水,以秀麗的群山峻嶺和清澈特色的河流而出名。但是你知道壯族的壯錦也是讓人忍不住贊歎的嗎!
那麼,接下來就随着小編一起看看廣西文化吧!
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并稱中國四大名錦,據傳起源于宋代,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斓,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忻城縣是廣西壯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忻城壯錦曾經是廣西壯錦中的精品,作為貢品晉獻皇宮。
中國壯族傳統手工織錦。據傳約起源于宋代。以棉、麻線作地經、地緯平紋交織,用于制做衣裙、巾被、背包、台布等。主要産地分布于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傳統沿用的紋樣主要有二龍戲珠、回紋、水紋、雲紋、花卉、動物等20多種,又出現了“桂林山水”、“民族大團結”等80多種新圖案,富有民族風格。
壯族是一個曆史悠久的民族,壯族古代叫俚族、僚族、俍族和土族,從宋代起,才改稱為僮,又改稱為壯。壯族有很古老的曆史,世世代代居住在我國西南部的廣西、雲南、貴州和湖南部分地區。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的壯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瑰寶,這種利用棉線或絲線編織而成的精美工藝品,圖案生動,結構嚴謹,色彩斑斓,充滿熱烈、開朗的民族格調,體現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
壯錦是在裝有支撐系統、傳動裝置、分綜裝置和提花裝置的手工織機上,以棉紗為經,以各種彩色絲絨為緯,采用通經斷緯的方法巧妙交織而成的藝術品。壯錦又稱“僮錦”、“絨花被”,較厚實。壯錦最适合作被面、褥面、背包、挂包、圍裙和台布等。
壯錦是用棉或麻的股紗作經線,以不加撚或者微撚兩種彩緯織入起花,在織物正面和背面形成對稱花紋,并将地組織完全覆蓋,增加厚度,還有用多種彩緯挑出的,紋樣組織複雜,多用幾何形圖案,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具有濃豔粗犷的藝術風格。
起源與傳說
壯錦是廣西壯族地區一項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手工藝品,也是中國四大名錦之一,主要産地為廣西靖西、忻城、賓陽等縣。忻城縣土司博物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相傳,有一位叫達尼妹的壯族姑娘,精心紡織而成——從此就産生了瑰麗的壯錦。
考古證實,早在漢代廣西已有織錦技藝。據《唐六曲》和《元和郡縣志》記載:當時壯族人民所織出的多種布料,已被封建王朝列為貢品。但真正能夠稱為“錦”的紡織品則出現于宋代。宋代“白質方紋,佳麗厚重”的布,就是早期的壯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