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始源于廣西,現如是湖南的别稱。既然說到了湖南那就不得不說說湖南文化中的三湘四水了,那麼有同學知道這個三湘四水是什麼嗎?曾經毛爺爺有寫過這麼一句名句來評價三湘四水的“芙蓉國裡盡朝晖”。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三湘四水吧。
三湘四水,物華天寶,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喻。熱土潇湘,人傑地靈、英雄輩出,不負“惟楚有才、于斯為甚”的盛名。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媒體還是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不同。
據考證,“潇湘”一詞始于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于江淵。澧沅之風,交潇湘之淵”。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
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漓水合流後稱漓湘,中遊與潇水合流後稱潇湘,下遊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注意:在舊時,湘鄉為上湘,湘潭為中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漓湘”。
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于九疑山的潇水彙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遊,稱“潇湘”。潇湘二水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遊,稱蒸湘。從而将“漓湘”、“潇湘”、“蒸湘”統稱“三湘”。這裡暫且不論漓水并未流入湖南境内,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
第二種說法将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将“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範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筆者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潇湘”、“蒸湘”、“沅湘”的簡稱。衆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彙合,可以說是湘水的下遊,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
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裡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裡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
由此可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漓水并未流入湖南境内,将“潇湘、蒸湘、漓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潇湘”“蒸湘”“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南的地理特征。總之“三湘四水”均為泛指,隻是人們說話時常有的數字化傾向。
【結束語】湖南稱三湘四水,湘江是湖南省内最長的一條江,其上遊稱蒸湘,中遊稱蕭湘,下遊稱漓湘。四水主要是湖南省境内的四條大江:湘(江)、資(江)、沅(江)、醴(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