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

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

健康 更新时间:2024-06-24 20:47:52

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餘湛奕)9月22日是國際慢粒日,值此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表示,随着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慢粒已經從“不治之症”轉變為可治可控的“慢病”,目前已有創新藥在中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國際慢粒日從不治之症)1

2030年慢粒有望治愈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餘湛奕)9月22日是國際慢粒日,值此之際,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江倩教授表示,随着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慢粒已經從“不治之症”轉變為可治可控的“慢病”,目前已有創新藥在中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以下簡稱“慢粒”)曾經被認為是一種“不治之症”,是首個被證明與染色體異常有關的人類腫瘤,由于患者體内第9号和22号染色體發生了相互易位,導緻該易位形成了新的基因。慢粒是一種骨髓造血幹細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惡性腫瘤,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發病率為1.6-2/10萬。中國慢粒患者較西方更為年輕化,國内幾個地區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粒中位發病年齡為45-50歲,而西方國家慢粒的中位發病年齡為67歲。

據了解,2001年,全球第一個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的出現,标志着腫瘤治療從此進入靶向治療時代。20年來,慢粒的治療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随着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慢粒已經從‘不治之症’轉變為可治可控的‘慢病’,然而慢粒患者群體中依然存在着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亟需打破耐藥困局。”江倩指出,在TKI出現之前,化療、幹擾素治療和骨髓移植是慢粒的傳統治療方法,但治療效果并不理想。TKI的出現不僅引領了腫瘤治療進入靶向時代,也改變了慢粒患者的病程和治療結局。慢粒正在從血液腫瘤性疾病轉化成類似于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慢性疾病。因此,在TKI治療時代,治療目标已經不再是獲得生存,而是更高的生活質量。

獲得性耐藥一直是慢粒治療的主要挑戰。作為目前主要的治療藥物,部分患者接受TKI治療可以獲得理想的療效。江倩提醒,如何規範地進行定期檢測也非常重要,當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未達到最佳反應或出現疾病進展時,需要盡快檢測激酶突變情況,有助于及時更改治療方案,減少治療時的風險。

據介紹,目前國内還沒有第三代TKI藥物,對于耐藥、療效欠佳或處于進展期的慢粒患者來說,第三代TKI是“剛需”。特别是針對T315I突變患者的需求,近年來國内外都開展了相應的臨床研究項目。

“中國本土創新的第三代TKI藥物就是針對T315I突變而設計的,我非常期待這類原研創新的藥物能夠為更多耐藥慢粒患者,特别是多重耐藥的患者提供治療機會,延續生命。”江倩說,目前已有創新藥在中國遞交新藥上市申請,并納入優先審評和突破性治療品種。相信随着新藥上市和激酶突變檢測的規範化,現有的耐藥問題有望被克服,使得更多患者能夠從中獲益。

随着TKI的廣泛應用,慢粒慢性期患者的生存期已接近同齡正常人,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患者的生活質量。江倩表示,盡管疾病情況已經控制得很好,許多年輕患者仍然會隐藏病情,擔心一旦公開可能會受到另外一種眼光看待,對于他們将來升學、找工作都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慢粒患者回歸社會的能力是非常強大的,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也是非常大的。有很多優秀的慢粒病人,在本職工作上做了很好的貢獻,這些人應該被視為正常人。”江倩教授呼籲,對于慢粒患者不僅要關注疾病管理,還有他們的生活和工作,同時也鼓勵慢粒患者積極發聲,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慢粒人生。希望社會各界積極貢獻力量,攜起手來幫助慢粒患者重建生活信心,回歸社會“大家庭”。(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