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唐·般若譯《心地觀經·序品偈》“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生死。”
其實彼岸花有兩種,算是雙生子,一個是曼陀羅華,一個是曼珠沙華,不同的是它們一個開在天堂,一個開在地獄。
相傳以前有兩個人名字分别叫做彼和岸,有一天,他們不顧上天的規定,偷偷相見。并且一見如故,心生愛戀,決定生生世世永遠厮守在一起。
因為違反天條,天庭讓他們變成一株花,有花不見葉,葉生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兩相錯,無法相見。
輪回無數次後,佛來到這裡,感慨他們緣盡卻不散,緣滅卻不分,便帶它去了忘川河的彼岸,忘川彼岸即天堂。
在去忘川彼岸的途中,路過忘川河,不小心被河水打濕了衣服,而那裡正放着這株紅花,等佛來到彼岸解開衣服再看花時,發現火紅的花朵已經變做純白。佛沉思片刻,大笑雲:大喜不若大悲,銘記不如忘記,是是非非,怎麼能分得清呢,好花,好花呀。佛給它取名叫曼陀羅華,又因其在忘川彼岸,所以又叫彼岸花。
而在南朝時期,有一次雲光法師講誦《涅槃經》時,感動了上天,天上的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天花亂墜這個成語由此而來,後世認為,那些亂墜的天花就是曼陀羅華。
曼陀羅華的故事結束了,可曼珠沙華的故事還在繼續。佛帶走了曼陀羅華,卻不知道,那花把所有的紅色滴在了忘川河水裡,終日哀号不斷。地藏菩薩得知後,便來到河邊,将一粒種子丢進河裡,不一會,一朵紅豔更勝之前的花朵從水中長出,地藏菩薩歎到:你脫身而去,得大自在,為何要把這無邊的恨意留在本已苦海無邊的地獄裡呢?便讓你做個接引使者,指引生靈走向輪回,彼岸已有曼陀羅華,就叫你曼珠沙華吧。
曼珠沙華從此之後便開在忘川河旁,成為冥界唯一的花。傳說人死後會踩着它一路前行到奈何橋邊,聞着花香就會想起前世的自己。
從此,天下間就有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彼岸花,白色的長在忘川彼岸,叫曼陀羅華,是佛教聖花,紅色的生在忘川河邊,稱為曼珠沙華,開在黃泉,妖冶而凄美。
傳說總是很動人,而在植物學中,它們都是石蒜屬植物,一種是白花石蒜(Lycorisradiata var. alba),一種是石蒜(Lycorisradiata (L’Her.) Herb.)。
它們的植物名實在稱不上好聽,但其鱗莖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雖然本身有小毒,卻可以解毒、祛痰、利尿、催吐、殺蟲,能夠治療咽喉腫痛、癰腫瘡毒、瘰疬、腎炎水腫、毒蛇咬傷等。
此外,鱗莖中含有石蒜堿、僞石蒜堿、力可拉敏、加蘭他敏等十多種生物堿,具一定抗癌活性,并能抗炎、解熱、鎮靜及催吐,加蘭他敏和力可拉敏還是治療小兒麻痹症的要藥。
關于彼岸花的傳說,可能跟它們的生長環境有關,石蒜經常生長在荒坡、墳堆旁,說它是死亡之花并不奇怪。而白花石蒜雖然花型與石蒜相似,但顔色清新,賦予它們獨特的文化内涵無可厚非。
撰文:火火
編輯:老龍
(本文圖片僅供科普,不涉及商業用途,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