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晉商文化代表之一:喬家大院的發展曆史

晉商文化代表之一:喬家大院的發展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8 20:22:45

  喬家大院,一座具有北方漢族傳統民居建築風格的古宅,是國家文物先進單位,國家級青年文明号,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為晉商文化的代表之一,喬家大院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譽滿海内外。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它的發展曆史吧。

  清乾隆年間,喬全美和他的兩個兄長分家後,買下了十字口東北角的幾處宅地,起建樓房。主樓為硬山頂磚瓦房,磚木結構,有窗棂而無門戶,在室内築樓梯上樓。特點是牆壁厚,窗戶小,堅實牢固,為裡五外三院。

  主樓的東面是原先的宅院,也進行了翻修,作為偏院。還把偏院中的二進門改建為書塾,這是喬家大院最早的院落,也就是老院。傳說偏院外原來有個五道祠,祠前有兩株槐樹,長的奇離古怪,被稱為“神樹”。

  主院與側院間有一大型磚雕土地祠,雕有石山及口銜靈芝的鹿等。土地祠額有四個磚雕獅子和一柄如意,隐喻“四時如意”。祠壁上還有梧桐和松樹,六對鹿雙雙合在一起,喻意“六合通順”。

  喬緻庸當家後,為光大門庭,繼續大興土木。他在老院西側隔小巷置買了一大片宅基地,又蓋了一座樓房院,也是裡五外三,形成兩樓對峙,主樓為懸山頂露明柱結構。

  明樓竣工後,喬緻庸又在與兩樓隔街相望的地方建築了兩個橫五豎五的四合鬥院,使四座院落正好位于街巷交叉的四角,奠定了後來連成一體的格局。

  光緒中晚期,地方治安不穩,喬家的景儀、景俨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危,花費了不少周折和銀兩,買下了當時街巷的占用權。

  喬家取得占用權後,把巷口堵了,小巷建成西北院和西南院的側院;東面堵了街口,修建了大門;西面建了祠堂;北面兩樓院外又擴建成兩個外跨院,新建兩個蕪廊大門。跨院間有栅欄通過,并以拱形大門頂為過橋,把南北院互相連接起來,形成城堡式的建築群。

  民國初年,喬家人口增多,住房顯得不足,因而又購買地皮,向西擴張延伸。民國十年後,喬映霞、喬映奎又在緊靠西南院建起新院,格局和東南院相似。窗戶全部刻上大格玻璃,西洋式裝飾,采光效果很好,在式樣上有了改觀。就是院内迎門掩壁雕刻也十分細緻。

  與此同時,西北院也由喬映霞設計改建,把和老院相通的外院之敞廊堵塞,連同原來的竈房,改建為客廳。還在客廳旁建了浴室,修了“洋茅廁”。靠西北院,原來有一小院,為喬家的家塾,故把此院叫做書房院。

  分家後,喬健打算建内花園,從太谷縣一個破落大戶家買回了全套假山。正待興建時,“七七事變”爆發,日軍侵華,工程停止。日軍侵占時期,全家外逃,剩下空院一處,隻留部分家人看護。

  1985年,祁縣人民政府利用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縣民俗博物館。

  1986年11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展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俗,陳列内容有:農俗、人生儀禮、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間工藝,還專門設立了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影視專題等的陳列。

  2011年12月8日開始申報5A級景區。先後完成了喬家大院門景區建設,民俗博物館展室的調整和布展,“三堂一園”安防工程,建設了喬家大院數字化信息系統、網上導遊系統、旅遊通道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統等。

  2014年11月28日,喬家大院入選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