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恺先生在《我與弘一法師》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分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
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信仰格局。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
的确,人活一世,有的人追求物質富裕,有的人追求精神充盈,有的人追求兼濟天下,站位不同,目标不同,境界就不同。
說不上誰對誰錯,卻各有風采、自成氣象。
第一層:追求物質 活得入世
追求物質,活得入世,這是人生的第一層樓。
古語有雲:
“倉廪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意思是說,糧倉充足了,才能知曉禮儀;衣食富足了,才會在意榮辱。
春秋時期齊國政治家管仲,就對錢财性命十分看重。
年輕時,他和好朋友鮑叔牙一起經商做生意。每次掙了錢,他都給自己多分,給鮑叔牙少分。
後來,管仲上戰場去打仗,又幾次三番臨陣脫逃,被别人罵為膽小鬼。
但鮑叔牙卻理解他,知道他多分錢,是因為家裡窮;
知道他逃跑,是為了照顧家裡年邁的老母親。
所以,管仲的幾件事雖然做的不地道,但是仍然獲得了鮑叔牙的理解和應援,讓這段友誼有了更加鮮亮的底色。
後來,管仲取得曆史成就,為後世人所銘記,雖然有些人性的小弱點,絲毫無損于他的偉大。
人生不易,不是每個人都出生在終點線,不是每個人生來都無需擔心柴米油鹽。
合法而合理的追求物質生活,讓自己活得體面一點,這不是什麼錯,而是人之常情。
《警世通言》記載,青樓女子杜十娘,貌美如花、知書達理。
因緣巧合,結識了紹興府富家公子李甲。
杜十娘為了與李甲在一起,就贖了身,跟李甲一起回家鄉。
沒想到,在回鄉的船上,杜十娘被富商孫富看上。見錢眼開的李甲,背信棄義,又将杜十娘轉手賣給孫富。
剛烈的杜十娘知道後,把李甲大罵一頓,并把自己半身積蓄的金銀珠寶,一件一件抛到江中,最後跳入江中以死抗争。
貪婪的李甲也最終人财兩失,被人譴責。
适度地、合理地追求物質财富,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态,可以讓我們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但人千萬不能利欲熏心、見錢眼開、唯利是圖。
否則的話,不但自己将飽嘗苦果,也終将被世人唾棄。
第二層:追求精神 活得出世
追求精神,活得出世,這是人生的第二層樓。
有句話說,心靈渴望思想,就像沙漠渴望水一樣。
人活一世,如果天天汲汲于功名利祿,奔波于蠅營狗苟,總難免感到空虛和失落。
相反,如果我們能擁有健康的精神追求,就能活得更加輕松自在。
東晉末年,20幾歲的陶淵明,第一次當官,是為了解決溫飽。
可在他的内心深處,卻一直向往田園生活。
就這樣,他當官、辭官、當官……
直到公元405年11月,擔任彭澤縣令的陶淵明正式辭官隐退。
他興奮地在《歸去來兮辭》裡寫道:
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怅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來者之可追。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是啊,身體寄托在天地間,還能有多少時候?
既然富貴不是我的追求,為什麼不去追求自己向往的“桃花源”呢?
就這樣,以後的日子裡,陶淵明就寄情山水,時而采摘菊花,時而經營田園,日子雖然過得緊巴巴,可是他卻感到非常快樂和甯靜。
每個人的心性不同,在面對同樣的境遇時,就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心态。
比如,有的人有房有車,覺得高官厚祿才是一生的向往;而有的人卻喜歡寄情鄉村,追求心靈的甯靜和自在。
莊子就認為,“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争美。”
在他看來,人生的境界越高,就越應該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是物質的享受。
所以,當楚王派來的使者,來遊說他擔任官員的時候,坐在濮河上釣魚的他,連頭也不回,而是這樣問道:
“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去三千年了,楚王卻把它用錦緞包好,裝在匣子裡,藏在廟堂之上。
作為一隻烏龜,到底是死了留下屍骨,讓人尊敬好呢,還是自由自在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沼中爬行好呢?”
兩個大夫聽了說:“那當然是活着好啊。”
于是莊子就說:“那麼請兩位回去吧!我也心甘情願在爛泥裡搖尾巴!”
使者們不理解莊子的選擇,但莊子自己卻知道,人活一輩子,擁有的再多,也無非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既然如此,何不把物質的追求變得簡單點,多一點精神的豐盈呢?
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即便隻是一箪食、一瓢飲,隻要自得其樂,也未嘗不是幸福的人生。
第三層:追求格局 活得濟世
追求格局,心懷蒼生,活得濟世,這是人生的第三層樓。
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在追求物質富足和精神充盈的道路上,總還有一些人,做着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選擇。
今年9月,93歲的黃旭華老人,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為了祖國的核潛艇事業,從1957年到1986年,這位老人沒有回過一次家,家人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甚至連父親逝去,他都沒有去見最後一面。
1988年,為了試驗新研制的潛水艇, 62歲的黃旭華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主動要求下艇試乘。
他說:“我是總師,不僅僅要為這條艇負責, 更要為艇上170個 乘試人員的生命安全負責。”
就這樣,核潛艇試驗成功了,而黃旭華的眼底、耳朵和牙龈等,卻因為承受壓力過大,而滲出了血……
有句話說: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有人在負重前行。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傻瓜”,明知山有虎,卻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為,而偏要為之,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
這是因為,胸中有乾坤,心中有大愛。
我們身邊的很多普通人,也在默默做着“無名英雄”。
2007年,身高不到155cm、體重隻有88斤的小姑娘毛陳冰,用20多個小時輾轉1600多公裡,隻為捐出240毫升“熊貓血”,幫助一位孕婦脫離危險。
2011年,在杭州的一個小區,一個2歲女童突然從10樓墜落,千鈞一發之際,在樓下的吳菊萍奮不顧身地沖過去救人,女童得救了,她的手臂卻被撞成粉碎性骨折。
2015年,一位女兒給父親韋思浩收拾遺物,才意外發現老人先後用“章楷”“魏丁兆”等化名,寄出大大小小的捐款單幾十張,隻為幫助他鄉的孩子上學……
大音希聲,大愛無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在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大行其道的今天,還是有那樣的一些人,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默默像蠟燭一樣,甯可燃燒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這種大愛精神和悲憫情懷,足以讓我們深深震顫、備受感染。
從入世到出世,從出世到濟世。
看起來是簡簡單單的詞語,但實際上背後蘊含的,卻是我們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就如歌德所說:
你若要喜愛自己的人生,你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
讓我們用自己的人生信念,創作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
入世是一種态度,出世是一種修行,而濟世是一種情懷。
人生的這三層境界,你在哪一層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