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淺談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由來

淺談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由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5:39:08

  本期徽州文化帶來的是徽州文化的特點與成因,徽州全區都是山地,由于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扛。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來看看吧!

  美籍華人學者唐德剛先生在整理《胡适口述自傳》時以胡适之的口吻這樣寫道:“徽州在舊制時代是個‘府’,治下一共有六個‘縣’。……徽州全區都是山地,由于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扛。

  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農産品隻能供給當地居民大緻三個月的食糧。不足的糧食,就隻有向外地去購買補充了。所以我們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況下,為着生存,就隻有脫離農村到城市裡去經商。

  因而幾千年來,我們徽州人就注定地成為生意人。一般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勞,累積點基金,逐漸發展。”早期的徽州商人和徽州文人也多是持同樣的觀點。“吾徽居萬山環繞,川谷崎岖,峰巒掩映,山多而地少。遇山川平衍處,人民即聚族居之。以人口孳乳故,徽地所産之食科,不是供徽地所居之口,于是經商之事業以起。”“新安土硗狹,田蓄少。人庶仰賈而食,即閥閱家不憚為。”就是這一方面的典型材料。曆代所修方志無一例外地持同樣觀點。

  如萬曆《歙忘·貨殖》雲:“今邑之人衆幾于漢一大郡。所産谷粟不能供百分之一,安得不出而糊其口于四方也。諺語以賈為生意,不賈則無望,奈何不亟亟也。”“人人皆欲有生,人人不可無賈矣。”人地矛盾迫使徽人以竹、木、茶、炭、漆等土産換取商品糧,從而形成悠久的商業傳統。一句俗話說的就是這種民俗事象:“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丢。”可見,徽州最顯要的俗例便是迫于生計,還是少年郎就要外出經商了。

  但是,完整地來分析一下,我們發現除了經商成風之外,徽州的地理特性—山水阻隔—天然的易守難攻之地又決定了徽州民風具有如下特點:

  首先,山阻灘急的環境,造就了徽州人勤儉尚義的風尚。“東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嶺之塞,南有江灘之險,北有黃山之厄。”‘其險阻四塞幾類蜀之劍閣矣,而僻在一隅,用武者莫之顧,中世以來兵燹鮮矣。”被群山環抱與外界隔絕的古徽州就成了避亂的理想去處。

  早在漢末,為避黃巾軍就有人由北南遷來到徽州,以後凡是中國曆史上多亂之時便是中原名門望族南遷入徽高潮之期,像“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等曆史時期均形成較大規模的中原移民南遷徽州。

  他們的遷入,帶來了中原各種文化,對徽州民風産生了極大的影響。無怪乎宋代淳熙《新安志》的作者羅願這樣描寫道:“其(新安)人自昔特多以材力保扞鄉土為稱。其後寝有文士,黃巢之亂,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後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興則名臣輩出。”

  崇山峻嶺的阻隔使得古徽州較少地受到戰亂的破壞,一些古樸的習俗得以沿襲,許多有益的傳統不斷發揚光大。同時,面對外來移民,徽州人團結一心扞衛着自己共同的生活環境與生活志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