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6:11:01

如今人人都提倡讓孩子要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不能忍受孩子有一點委屈,更不會讓孩子去吃苦,老師布置的作業稍微多一些,群裡就炸鍋了。如此一來,導緻孩子在面對痛苦時,容易妥協、怯懦,對抗壓力時容易産生消極的情緒、輕生的念頭,對生命缺乏深刻的體驗和認識。

陝西漢中,一名10歲五年級小學生因為自帶糖果,被老師批評,墜樓身亡;珠海一位12歲小學生因為作業問題被老師當衆批評并打手闆心之後,一躍從4樓跳下……這些孩子都是因為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做出如此讓人心痛的事情來,為什麼現在的青少年抗壓能力會如此低呢?原因在于很多家庭,習慣性地對孩子過度保護和寵溺,沒有經曆過任何生活上的苦難,導緻她們心靈脆弱,經受不住任何一丁點的不順。

盧梭說過:磨難,對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墳墓,而對于強者則是生發壯志的泥土。

然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似乎也給了我們一記當頭棒喝: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才可能是一個強者。在成長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伴着少年成長,當苦難來臨,我們應該持有一種樂觀主義,學會在苦難中成長。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青銅葵花苦難)1

小說講述了兩個成長中的少年相互結伴而行,兩個孤獨的靈魂互相慰藉,在面對生活給予的苦難時,那種絕不低頭的倔強深深打動了我。7歲的葵花和10歲的青銅同樣有着那種一隻鳥擁有萬裡天空卻看不見另外一隻鳥的孤獨。葵花在失去唯一的親人父親時,傷心的躲到葵花田裡哭了好幾天,隻有青銅能夠找到她;而啞巴青銅在大麥地所有人眼裡是一個奇怪的男孩,隻有葵花能夠走進他心裡,除了奶奶,葵花最懂他。失去父親的葵花被青銅家領養,成了青銅的妹妹,從此各自在萬裡天空中獨自飛行的鳥兒終于有了伴。然而青銅和葵花的結伴始終帶着苦難,同時也在苦難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01 在苦難中汲取着成長的力量

青銅家是大麥地最窮的一家,為了給青銅到縣城上聾啞學校,他們家省吃節用努力攢錢。而葵花的到來,讓誰去上學變成了一個大問題,因為這錢隻夠一個人上學。葵花說自己還小還可以再等等;青銅說,反正我是啞巴,上不上學無所謂;青銅的父母和奶奶則說:再苦也不能委屈了葵花,于是葵花上了大麥地的小學。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青銅葵花苦難)2

青銅在苦難中學會包容和謙讓,謙讓是一個孩子最美好的品格。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謙讓是美德,既是對自己人格的最美诠釋,更是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

謙也者,緻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謙者,德之柄也。——《易·系辭》

清代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府第與吳姓相鄰。吳姓蓋房欲占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連稱憑相爺作主。相府家人遂馳書京都,張英閱罷,立即批詩寄回,詩曰:“一張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裡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得詩,旋即拆讓三尺,吳姓深為感動,也連讓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六尺巷”的典故恰恰是彰顯中華民族和睦謙讓美德的見證。

現在很多孩子都是家裡的“小太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如同行星一樣圍繞着他轉,對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在孩子潛意識裡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在這種環境家長大的孩子,将來在社會中也會一味的追求競争不懂得謙讓,一旦受到挫折容易一蹶不振,同時在人際關系中也不受歡迎。謙讓是一種美德,培養孩子的這種美德,對孩子人際交往是非常有幫助的。

如何培養孩子謙讓的品質,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 注重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模仿謙讓行為。比如平時坐公交車時,家長主動給老人、孕婦和小朋友讓座,讓孩子親身感受,形成禮讓的習慣。
  • 通過角色扮演的遊戲,幫助孩子體會謙讓的樂趣。在遊戲中體會被禮讓和被拒絕的心情,從而更好的幫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謙讓行為觀念。
  • 在生活中,多給孩子創造謙讓的機會。比如日常生活提供分享食物和玩具的機會。
  • 利用同伴的力量,幫助孩子學會謙讓。

困難是培養偉大心志的保姆,唯有這個冷酷的保姆才會不停地推着搖籃,培養一個勇敢、剛健的孩子。——伊森伯格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青銅葵花苦難)3

小說中青銅和葵花面對稻草屋被大水沖毀,他們想盡辦法攢錢造新房子;大麥地的稻谷麥子被蝗蟲一洗而空,他們勒緊褲腰帶挨到收割新稻子;奶奶生病,他們四處借錢……在一件件苦難面前,他們沒有怯懦,沒有怨天尤人,青銅和葵花不但收獲了來自家庭的愛,也收獲了面對苦難時的勇氣和力量,在苦難中他們煉就了堅韌不拔的毅力,這是成長路上最寶貴的精神财富。

02 愛是治愈苦難的良藥

青銅的家像一輛馬車,一輛破舊的馬車,在過去的許多年裡,它在坎坷不平的路上,風裡雨裡的向前滾動着,車軸缺油,輪子破損,各個環節都顯得有點松弛,咯吱咯吱的轉動着,樣子很吃力。但,它還是一路向前了,倒也沒有耽誤路程。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青銅葵花苦難)4

葵花在失去父親之後,來到青銅家,他沒有持續悲傷,而且很快融入到了這個貧窮而又溫暖的小家庭中。他們對待葵花比親兒子還要親,傾注了所有的愛,讓葵花忘記痛苦,如同父親就在身邊一樣。正是由于有了青銅和家人的呵護,失去親人、一無所有的葵花才能重新成為一個幸福的孩子。

青銅對葵花的守護讓葵花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同時也治愈了自己。青銅接送葵花上下學、在饑荒的時候為他打撈野鴨、為了給她照相自己編織蘆花鞋去賣、為了葵花的演出制作冰項鍊……當他付出所有的傾注了所有的愛時,葵花被接回城裡了,他的生活從此變得蒼白,他在草垛上日複一日的等待葵花歸來,在虛實之際,他找回了失去已久的聲音,他喊出了第一聲“葵花”。

青銅葵花裡的樂觀精神(青銅葵花苦難)5

如今家長一味的追求讓孩子在快樂中長大,殊不知童年裡一定的“苦難”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長。小說中歌頌了苦難的力量,當人們面對猝不及防的災難時,經曆過苦難的孩子更能夠勇敢的面對苦難和堅強的生存下去,所以苦難的童年背後裡藏着孩子優秀的品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