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是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從2011年來到環衛十所,她在抽糞這個崗位一幹就是11年。從剛走上崗位“聞到味兒就想吐”,到現在她從工作中“找到了成就感”。“小公廁連着大民生。”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李萌非常自豪:“我覺得這份工作非常有意義,它的意義在于老百姓需要你。”
李萌當過兵,兩年的軍旅生涯,鍛煉了她吃苦耐勞的品質。2009年,李萌退伍回到北京。退伍軍人能分配工作,而且很多工作都很熱門兒。她看到環衛工這個崗位沒什麼人去應聘,“我當時覺得,我不怕髒也不怕累,這個工作自己能幹,也能幹好。”于是,她選擇進入了環衛系統。
剛剛被分到抽糞班時,李萌也有不适應,“小時候沒見過抽糞作業,剛走上工作崗位時,我聞到味道就想吐。”為了克服生理反應,她幹脆不吃飯。班長李學玲對她的影響也很大。“班長跟我的父母差不多歲數了,幹活還總是沖在最前面。我覺得,自己作為年輕人不能往後退。”這種沖鋒在前的精神感染着她,很快她就進入了這個集體,每當工作中遇到難題,她總是往前沖,“讓我來”。
因為工作認真負責,李萌成了所在班組的班長。2012年,她當選為“北京榜樣”十大人物,成為愛崗敬業标兵;更讓她自己也沒想到的是,2017年,她被推薦成為了黨的十九大代表,2018年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今年她又再次被推薦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李萌說,“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将再次走進人民大會堂,讓我既激動、又驚喜,同時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6月28日,北京會議中心,以“黨代表暢談新時代首都發展”為主題,4名來自基層的黨代表集體接受記者采訪。圖為李萌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環衛工作這十年變化很大
新京報:你長期在環衛一線工作,我們都知道,環衛工作辛苦不容易。你如何看待這份工作?
李萌:任何工作,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環衛工作是城市中比較基層的一個工作,雖然表面看起來,環衛工不像醫生、警察那樣讓人肅然起敬,但我們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甯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這麼多年來,時傳祥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影響着我。城市的生活垃圾要靠我們收運清理;疫情以來,環衛工人沒有一天休息。比如,疫情剛發生時,胡同居民擔心糞便尿液傳播新冠病毒,不敢上廁所,為了避免居民的擔憂,我們加大了抽糞頻次和消殺頻次,保證每個糞井不留糞便,在胡同中抽糞車所到之處,消殺三遍以上,盡我們所能,打消了居民對如廁的恐慌感。可以說,環衛工人更像是城市繁華背後默默無聞的英雄。我覺得環衛這份工作的意義就在于,老百姓需要我們,我們也在工作中獲得快樂、獲得了成就感。
新京報:黨的十八大以來的10年,你所在的環衛十所和你的工作内容,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個是讓你印象最為深刻的?
李萌:我們環衛有4個工種,幹路保潔、公廁保潔、糞便抽運和清理小廣告。像保潔工作這10年來變化最大,設備越來越先進了,光掃地不僅有各種大小車輛,如沖水車、灑水車,微型車,胡同裡甚至用上了吸塵器。對于糞便抽運來說,已經是半機械化了,不可能脫離人工變成全自動化,所以這10年來變化最多的是在服務上。我是胡同裡長大的孩子,對胡同裡的環境還是比較了解的。就拿公廁來說,如廁環境和體驗,10年來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全年無味”已經是基本标準。
這10年來,我們東城環衛人一刻都不敢停歇,不間斷地探索提高老百姓如廁體驗的方式方法。比如從最初的風扇到低位排風扇,再到空氣置換系統;從無取暖設施到電保溫發熱牆,再到石墨烯取暖設施;還有從不防臭的直排便器,到水沖坐便器;嚴格落實“一廁一設計”,做到與街巷風貌協調一緻;為胡同公廁安裝倒尿池和沖水設施,方便居民使用;通過合理布局增加隔闆,保護居民的如廁隐私等,老百姓感受到如廁越來越舒适方便和安全。這些方方面面的變化,讓我感受到,小小的公廁的改善,能大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工作中的李萌。受訪者供圖
作為老代表發揮好代表作用
新京報:2017年你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這次又當選了黨的二十大代表,你有什麼感受?
李萌:我所任職的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是第一代全國勞模時傳祥生前工作的單位。上世紀50年代至今,這裡走出了許多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個人,但當選為黨的全國代表,我還是第一個。我覺得,這是對我們環衛工人的認可,我是環衛人的一個代表,我們這個工作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現在時代進步了,環衛工作的設備設施都變得現代化,環衛工人也都越來越年輕靓麗了,我們更應該努力做好本職工作,讓百姓生活得幸福滿意,讓城市整潔美麗。
新京報: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你有哪些新的期待?
李萌:黨的二十大即将召開,我心情也非常激動。一方面作為一名老代表,怎樣帶頭履好職、發揮好代表作用,這是一名老代表的光榮職責和應盡義務。另一方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看到了背街小巷治理帶來的顯著變化,我們的城市面貌、環境越來越好,這對環衛工人是一種激勵和鼓舞。作為一名普通勞動者,我也非常關注民生問題,将把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等基層的聲音帶到大會上。同時,在胡同工作時間長了,我和居民也交上了朋友,工作間隙會和他們聊聊天。面對普通老百姓、基層一線的普通職工,我會用更接地氣的語言、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把二十大精神傳達給基層的每一位老百姓。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付春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