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馬派相聲特點,馬派相聲傳人有哪些

馬派相聲特點,馬派相聲傳人有哪些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1-22 22:35:07

  馬派相聲其實是由最早的相聲八德之一:馬德祿創立的。而馬德祿是馬三立的父親。所以在現在的馬派相聲中,我們能看到馬派的代表為:馬三立和馬志明。那麼馬派相聲創立的特點是什麼,除了代表的兩個人還有什麼其他的傳人嗎?一起到戲劇文化看看吧!

  馬派藝術的特點是“冷面滑稽”、“外松内緊”、“有條不紊”、“表演細膩”、“含蓄隽永”。本色、自然,絲毫沒有表演的痕迹。内容上善于刻劃小市民的形象,藝術手法和美學趣味以“自嘲”為主,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馬派藝術,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大智若愚,高深莫測。

  發展傳承:

  馬三立,雖然門下弟子衆多,但無人能繼承馬派藝術的衣缽,像閻笑儒、張笑勤、金笑天、張笑非、班德貴、高笑林、于寶林、常寶華、常寶豐等,亦可能大多是拜門兒的徒弟的緣故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三立是個性格演員。

  其特點外人不易模仿和掌握。所以馬派藝術的繼承人是馬三立的長子—馬志明。馬志明在相聲門兒裡拜的是朱闊泉(侯寶林的師父)。但他主要還是跟他的父親馬三立學藝。近些年他和黃族民上演了一批馬派藝術的代表作,像《開粥廠》、《白事會》、《賣挂票》等,将馬派藝術的風格、特點、藝術精髓體現得淋漓盡緻。内行評價他是有繼承又有發展。

  1、包袱兒繞梁三日。這是馬派相聲最大的特點,越琢磨越可樂,越琢磨越有意思,沒有使勁胳肢人的感覺,讓你随着相聲的劇情自發的笑出來,不是某一句台詞讓你笑半天,而是那種意境讓你不由自主的覺得可樂。

  《開粥廠》裡的馬善人一直宣稱自己多善多善,結果呢,沒事放虱子玩,把自己身上的虱子放到别人的脖子上,還美其名曰我們既不受痛苦還不傷害它的性命,還得找個胖子,這個馬善人的人物形象一下子就勾勒出來了。《賣挂票》裡的馬洗澡馬老闆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結果呢,早上八點多撩開台簾一看,人都滿了,原來自己沒有被窩,跟後台的箱官兒一起睡,借人家的被子蓋。

  少馬爺馬志明同樣繼承了馬派相聲的精髓,在《看不慣》裡,嘴裡說的是我最最看不慣的,但是臉上的表情又是特别羨慕的表情,表裡不一,這種例子在馬派相聲裡比比皆是,深刻地刻畫了一系列小人物的形象,而這些小人物就生活在你我之間,因此越發覺得人物活潑可愛,并沒有覺得這些小人物有多可憎,雖然這些人身上都有很多缺點,但是描寫的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包括那位搶小孩蘋果、冰棍的張二伯,雖然人品比較差,但是大家覺得這些就是生活中的樂子,沒覺得這個人多壞多可憎。想反,如果作品中創造的都是高大全的藝術形象,那我們自己也覺得不真實,這就是歌頌型相聲不能讓人笑的根本原因,因為太虛假了,沒人相信是真的。

  還是這個張二伯,說的每句話都不是抖包袱兒,但是每句話都很可樂,這才是真正的包袱兒,因為聽衆都被吸引到劇情裡去了,而這個人說的話又都是我們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生活氣息很濃厚,有老百姓的生活還有誇張,這樣就能産生強烈的藝術效果,讓聽衆産生共鳴,這才是真正的相聲。

  2、刻畫人物,入木三分。前文說過,馬派相聲塑造了大量生活中性格鮮明、生動可愛的小人物形象,閉上眼睛,這些人物形象躍然眼前,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鄰居二哥、三大爺一樣,每天都會碰見。他們身上可愛的閃光的地方都被馬老、少馬爺挖掘了出來,經過一定的藝術誇張搬到了舞台上。

  除了馬老創作的那些人物,少馬爺也創作出很多家喻戶曉的相聲人物,比如《糾紛》《雇三輪》裡的王德成、丁文元,《夜來麻将聲》的麻科長,《文章會》裡的小馬子,《大保镖》裡不學無術的哥倆,《報菜名》裡的嘴把式-光說不請,《自食其果》裡捧哏的父親,天天愛看打架的、交通事故、着火的。

  通過對這些人物的生動刻畫,将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和人物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諷刺。有人說馬派相聲中描寫的都是小市民形象,其實這就對了,因為相聲起源就是在民間,本身就不是陽春白雪的東西,歌頌型相聲都是解放後的事了。這從另一方面說明馬派相聲傳承的是正宗的相聲藝術,從清末一直傳到現在,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相聲。

  3、入活不留痕迹。馬派相聲的入活從來沒有生搬硬套的痕迹,總是潤物細無聲的感覺,都是拉家常式的入活方式,沒有這樣入活過:比如很多人經常用的“今天我們倆給大家說段相聲”;“相聲講究說學逗唱”等等。馬派都是從很自然的聊天開始,然後慢慢引到正式題目上,這點郭德綱學的也不錯,郭更喜歡在說正活之前加入很多以前說過的返場小段活躍氣氛。

  有人不适應馬老的這種拉家常式入活,總覺得馬老的相聲太羅嗦,其實馬派的相聲很嚴謹的,裡面沒有廢話、也不會少話,每一句話都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包袱兒多一個字、少一個字聽衆都不會樂,是經過長期的舞台磨合出來的,你可以細聽一遍馬老的《白事會》和少馬爺的《白事會》,會發現台詞是一樣的。

  4、馬派的慣口。慣口一直是馬派相聲的強項,不溫不火、不快不慢。馬派的慣口不講究快,講究氣口,讓觀衆聽得清楚明白。《地理圖》《白事會》《報菜名》《開粥廠》《賣五器》《論拳》裡面都有慣口,我覺得《開粥廠》裡的慣口是最難的,除了要說出什麼東西,還有說數詞和量詞,還誰跟誰都不挨着。

  少馬爺的《報菜名》比别人說的菜多出來一大部分,别人說到闆鴨筒子雞就完了,少馬爺的版本後面多了幾十道菜。還有在少馬爺和楊少華合說的《地理圖》中,少馬爺說錯了一個地方,應該是“泰國曼谷”,少馬爺說的是“開羅曼谷”,如果細心聽能聽出來。很多專業相聲演員學慣口可能都是聽少馬爺的錄音學的。

  5、馬派相聲還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一頭沉。馬派相聲中逗哏的比重占的很大,有的相聲你都聽不到捧哏的說話,有個小段叫《追》,說的是一個胖子在大馬路上追瘦子,大家都以為抓小偷呢,結果好不容易追到了,按住了瘦子說了一句:“調完級了,不請客”,很經典的一個小段,很多電台的主持人報節目時都說這個是單口相聲,其實你仔細聽能聽到王鳳山老先生“嗯,啊”的聲音,原來是對口相聲。

  還有少馬爺和謝天順版本經典的《糾紛》,捧哏的話也是特别少。馬派的相聲好像不喜歡捧哏的拿走過多的笑料,因此少馬爺不喜歡跟楊少華老先生合作,楊老爺子喜歡玩蔫哏,想每次說話都把觀衆逗樂了,聽聽趙偉洲、楊老爺子的《枯木逢春》就能感覺出來,但是少馬爺不喜歡這種捧哏的方式,因此後來也就不合作了。說不上誰對誰不對,風格不一樣,合作起來有困難。

  【結束語】能夠成立一個獨特的相聲門派,沒有一定的基礎和知識也是沒有辦法創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