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明代的智慧語錄有哪些

明代的智慧語錄有哪些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13:43:41

明代的智慧語錄有哪些(明代的智慧語錄)1

在現實生活中,“教做人”是一個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算你一片好心,也保不齊對方臉上笑嘻嘻,心裡MMP:你算老幾,教我做人!

可是網上一些教做人的文章卻很受歡迎,人們給這些文章統一冠名為心靈雞湯。雞湯嘛,總是受歡迎的,是不是。

下面我給大家端一碗明朝的心靈雞湯,炖了幾百年,老湯不上火。炮制雞湯的人也是大大的有名,陳繼儒是也。就算你不知道他是誰,一定也聽過下面這個對子: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 〞

沒錯,這就是陳老爺子的金句之一。此人擅長創作這些短句子,放到今天一定是一個微博大V。

接下來,請各位欣賞他的心靈雞湯集《安得長者言》,内容比較多,我會分成幾集把它介紹完。

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這就是那種典型的心理陰暗的人,聽見别人幹了好事,就懷疑猜測,覺得人家居心不良僞君子;聽見别人幹了壞事,或者聽見說誰誰是個惡人壞人,就深信不疑。這就是“滿腔殺機”。身邊如果有這樣一個人,還是蠻可怕的。

靜坐然後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後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後知平日之費閑,閉戶然後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後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後知平日之念刻。

這一段話講的是反省的功夫。人們終日忙忙碌碌,很少會花時間去反省自己的人生。靜坐之後,才能發現平日裡心浮氣躁;閉上嘴巴之後才會感覺平時自己話太懂;置身事外才知道平日浪費多少好時光;閉門謝客之後才明白做了那麼多無用的社交;

偶與諸友登塔,絕頂謂雲:大抵做向上人,決要士君子鼓舞。隻如此塔甚高,非與諸君乘興覽眺,必無獨登之理。既上四五級,若有倦意又須賴諸君慫恿,此去絕頂不遠。既到絕頂,眼界大,地位高,又須賴諸君提撕警惺,跬步少差,易至傾跌。隻此便是做向上一等人榜樣也。

真正的好朋友理當如此吧,朋友沒有勇氣的時候,給他以鼓舞;朋友疲倦的時候,給他打氣加油;朋友得意忘形的時候,給他敲一敲警鐘。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句話不需要翻譯了,會被人罵死。

士君子盡心利濟,使海内人少他不得,則天亦自然少他不得。即此便是立命。

一個君子應當盡心盡力的幫助他人,有利于衆人。那麼天下人就需要他,離不開他。天下人離不開他,那麼天道自然就會護佑他。這就是安身立命的訣竅。

吳芾雲:與其得罪于百姓,不如得罪于上官。李衡雲:與其進而負于君,不若退而合于道。二公南宋人也,合之可作出處銘。

做人懂得進退是很重要的功夫,這裡給了兩個人的兩種觀點,合在一起就是做人的進退法門。與其得罪老百姓不如得罪頂頭上司;與其冒進辜負君王,不如退守合乎于道。這兩句話大有深意,知易行難,大部分人是反過來做的。

名利壞人,三尺童子皆知之。但好利之弊使人不複顧名,而好名之過又使人不複顧君父,世有妨親命。

這可真是一個永恒的悲哀啊,明朝人如此,今天人依舊如此,未來還是這樣,名利面前,有幾個人可以把持得住呢。

以潔身讪朝庭以賣直者。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這句話我總感覺陳繼儒有明确的指責對象,現在隻能成為一個寬泛的警句了。如果拉回到當時的時空,某位當朝士大夫或許會指着陳繼儒鼻子質問:孫子你罵誰?

宦情太濃,歸時過不得;生趣太濃,死時過不得。甚矣!有味于淡也。

哈哈,這句話特别有意思了。退休的頭頭腦腦應該看一看。官瘾太大的人,一旦退居二線之後日子難過,“過不得”;貪生怕死的人,遇到快死的時候六神無主;所以萬事看淡一點要好一些,這不是佛系,這是給自己的将來的生活,多一點悠遊的空間而已。

賢人君子專要扶公論正易之。所謂扶陽也。

中國人以前迷信,總喜歡說陽氣陰氣,所謂陽氣其實就是正氣。一個正人君子正氣凜然,什麼妖魔鬼怪看見他也得繞道而行,這就是正氣足,陽氣足啦。

清苦是佳事,雖然天下豈有薄于自待而能厚于待人者乎?

這句話說得就有點絕對了,很多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人,的确是自己過得很樸素,但是對待朋友很大方。

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惡,厲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這句話看起來神秘,其實就是那句老話,好人有好報,壞人有惡報而已。想要一次駕馭鬼神,想的太簡單了。

黃帝雲:行及乘馬不用回顧,則神去令人回顧。功名富貴而去其神者豈少哉?

很懷疑,這是黃帝說的麼?感覺是個老江湖說的哎。

士大夫當有憂國之心不當有憂國之語。

個人理解,這裡的意思,不是說士大夫不可以憂國憂民,而是不要總把憂國憂民挂在嘴上。潛台詞就是,嘴上憂國憂民,實際自私自利。中國人說一半留一半的含蓄毛病真要命。

屬官論劾上司時論以為快。但此端一開,其始則以廉論貪,其究必以貪論貪矣。又其究必以貪論廉矣。使主上得以賤視大臣,而憲長與郡縣和同為政可畏也。

這是一句毒雞湯了。如果下官都不可以議論上司,不是堵塞言路麼。後面的推理也是誅心之論。害怕别人議論的官員,算不上好官員。

責備賢者畢竟非長者言。

既然是賢者,那就是行的正、坐的直,即便是長者也不應該無理指責。倚老賣老任何時代都不是優點。

做秀才,如處子,要怕人;既入仕,如媳婦,要養人;歸林下,如阿婆,要教人。

哈哈,這恐怕隻有中國人才能看得懂的雞湯了。讀書人沒當官的時候謹慎一點,不要樹敵;做官之後敦厚一點,溫養百姓;退休之後沒有了估計,自然可以教做人了。

廣志遠願,規造巧異,積傷至盡,盡則早亡。豈惟刀錢田宅,若乃組織文字,以冀不朽至于镂肺镌肝,其為廣遠巧異,心滋甚,禍滋速。

這句話還是規勸世人欲望不要過于濃烈,無論是求财求名求權,都是一樣的道理,欲望越重,禍患來的越快。

大約評論古今人物不可,便輕責人以死。

現在也經常聽見有人說:去死!能别這麼沖動麼。

治國家有二言,曰:忙時閑做,閑時忙做。變氣質有二言,曰:生處漸熟,熟處漸生。

這兩句話裡面的道理比較深了。事情越忙的時候,要有一份“閑心”,才不會忙中出錯;事情少的時候,做事情更加要專心緻志,要有緊迫感,不能荒廢時間。改變氣質的法門也類似,不熟悉的東西要慢慢弄熟練,不要茫無所知;熟悉的東西要進一步弄懂内部的道理,熟處漸生。舊書重讀為什麼會有新感覺呢?就是這個意思了。

看中人看其大處不走作,看豪傑看其小處不滲漏。

這個也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對于普通人不要求全責備,大處無虧就很好;看英雄豪傑則不一樣,不但要看大行,還要看做事情的細節。成敗在于細節,魔鬼藏于細節,真正能夠做成事情的人,既能 有沖天豪情高瞻遠矚,也願意去做水磨工夫。

火麗于木麗于石者也。方其藏于木石之時,取木石而投之水,水不能克火也。一付于物即童子得而撲滅之矣。故君子貴翕聚而不貴發散。

這樣說道理,今天的人可能會舉得好笑了。因為火既不是藏在木頭裡面,也不是藏在打火石裡面的,而是靠摩擦産生熱能,最後着火的。但是最後一句話的道理還是不錯的,君子做事要專注聚集,不可以發散,能量不集中,任何事情都做不成的。

甔甔子每教人養喜神,止庵子每教人去殺機。是二言,吾之師也。

這句話沒有全看懂,不知道那甔甔子、止庵子是什麼來頭,請知道的朋友賜教。養喜神和去殺機,倒是不難理解。用今天的話來說,要時刻注意保持良好情緒,及時清除負面情緒,這就是養生的一大法則啊。

朝廷以科舉取士,使君子不得已而為小人也。若以德行取士,使小人不得已而為君子也。

這是古人抨擊科舉的例子麼?事實上作者陳繼儒就是一輩子不做官的人,這算是給自己做辯護麼。有意思的。作者的錯誤之處在于,一根指揮棒可以改變所有人,這明顯是荒誕的。科舉求功名不見得就是小人,而小人如何僞裝,也做不成君子。

奢者不特用度過侈之謂。凡多視,多聽,多言,多動皆是暴殄天物。

鐵錘以為,這句話價值在于養生,所謂天物,可以理解為上天賜予自己的生命與健康。

鲲鵬六月息,故其飛也。能九萬裡仕,宦無息機,不仆則蹶。故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用今天的話來說,會休息才會工作,終日忙忙碌碌的人,工作質量不會太高。

人有嘿坐獨宿悠悠忽忽者,非出世人,則有心用世人也。

有的人真的是遺世獨立的修道者,有的人做出隐居山林的姿态,其實還是心懷功利之心的。就像,草屋子裡的諸葛亮,搖搖鵝毛扇,偶爾還是要伸出腦袋看看有沒有人請他出山。

讀書不獨變人氣質,且能養人精神,蓋理義收攝故也。

這句話玄之又玄的,不能算數。啥叫理義收攝,講半天都講不明白的事情。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講的明白。

明天,繼續炖大明雞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