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玉衣主要出土于中國漢代,玉衣也稱“玉匣”、“玉柙”,是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殓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
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征,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金縷玉衣是漢代規格最高的喪葬殓服,大緻出現在西漢文景時期。據《西京雜志》記載,漢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絲連接。這種玉匣就是人們日常說的金縷玉衣。當時人們十分迷信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我國已經出土玉衣的西漢墓葬共有十八座,而金縷玉衣墓隻有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滿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它用一千多克金絲連綴起2498塊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個工匠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完成。整件玉衣設計精巧,作工細緻,是曠世難得的藝術瑰寶。1968年,這件金縷玉衣出土時,轟動了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