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有座玲珑塔?作者:劉朝晖中國中醫科學院西側有一座純白色的十層高樓,人們習慣稱之為“大白樓”,也許暗含“白衣天使”之意吧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坐落在北京城東直門内南小街的東邊據紀曉平教授回憶,大白樓是1958年建成的,是當時二環内最高的建築之一,站在大白樓的最高層——十樓,能一覽老北京城全貌,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心裡有座玲珑塔?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作者:劉朝晖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側有一座純白色的十層高樓,人們習慣稱之為“大白樓”,也許暗含“白衣天使”之意吧。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前身是中國中醫研究院,坐落在北京城東直門内南小街的東邊。據紀曉平教授回憶,大白樓是1958年建成的,是當時二環内最高的建築之一,站在大白樓的最高層——十樓,能一覽老北京城全貌。
我與大白樓的緣分始于33年前。1988年秋季,我是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六年制本科大五的學生,按照教學大綱安排,來到東直門醫院上臨床課。東直門醫院與中研院在同一個大院,中研院占北半邊。院内東邊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小道,是兩院人的必經之路。在這條小道的報刊通知欄上,我得知中研院教育處要為研究生進修班招聘英語口語和聽力老師。于是,我以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來到大白樓六樓的教育處毛遂自薦。
面試我的是教育處的鄭美珊處長。她是一位中等身材、微胖,面相和藹而威嚴的女處長。剛滿21歲的我十分忐忑,介紹了自己學英語的經曆。從小學三年級始,一位大學俄語教授下放到小學教我們英語,他讓我們養成了朗讀和背誦課文的習慣,因此,從小學到高中的課文我都背得滾瓜爛熟;大學五年,每天早晨聽英語廣播RadioBeijing,去紫竹院的英語角練習口語;還讀了一些英文原著,比如《簡·愛》《獨自和解》《希氏内科學》等;經常嘗試着把中醫課本上的中醫理論翻譯成英文;大學英語畢業考試為優秀,全年級120人隻有4人為優秀……大約聊了20來分鐘,鄭處長說:“你上八樓,等英語丁老師下課,讓他考核一下你的英文水平。”于是,我來到八樓等待。丁老師下課後,我走進教室,向他說明來意。丁老師随即改用英語交談,輕松随意地問我的學習經曆,一聽就知他是英語專業的,發音純正流利。幾天之後,我得到通知,自己被中研院教育處聘用了!
沒想到,我的第一次求職來得如此順利。中醫認為“諸具于内,必形于外”,我每天的朗讀、背誦、閱讀和思考終于有了回報,而中研院的包容開放、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襟給了學生時代的我發揮自己特長的機遇,給了我自信。
給學生講課後,才知道班上藏龍卧虎,他們都是來自科研院所和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的主任醫師、教授,最年輕的醫師也35歲了,且都是研究生畢業的醫院骨幹。幸好那時中醫人的英語水平普遍不高。丁老師說沒有固定的教材,讓我自定授課内容。為了激發學生開口說話,我努力設計對話場景,搜集幽默的故事,甚至找來有趣的謎語,組織他們讨論、對話,我還去北京中醫學院圖書館借了許多聽力磁帶給學生們做練習。三個半月裡,每周三節課,每節課45分鐘,學生們反響不錯。
與此同時,我還獲得了一份八萬字的漢譯英翻譯合同。班上一位身為主任醫師的學生,揣着自己的中醫治療銀屑病專著找到我,找我商量能否翻譯成英文。當時,國内中醫專著不少,但能将專著翻譯成英文的人不多,他找過協和醫院皮膚科的西醫專家,也說翻譯不了,隻答應幫助審稿。我當時正有翻譯中醫現代專著的想法,就爽快地答應了下來,并簽訂了合同。我奮戰了五個月,寒假都沒有回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遍翻圖書館資料,終于将八萬字的中文翻譯成了英文。1990年年底,即我大學畢業同年,此書順利地在香港出版發行,此後再版多次。大白樓不愧是我的福地。
2000年,我在桂林中醫院工作十年後,因工作調動回到了中研院。去大白樓辦理調動手續時,不禁感慨,今生與此地有緣。算來,至今我已經在這裡工作了21年。這21年裡,我緻力于針灸臨床治愈及針灸國際傳播的事業,身心皆系于此業。由于工作性質,我經常在大白樓裡給國際學員授課。每每置身于寬敞、明亮的教室,我都感受到身為中醫人的自豪。
中國中醫科學院始建于1955年,大白樓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的行政樓,是研究生院、核心期刊編輯部所在地,還是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先生的工作室所在地。她正是在這座樓裡研究出了造福人類的青蒿素。中國中醫科學院至今已走過60多年曆程,仰望着修葺一新、高大潔白的大白樓,我在心底祝願我們的中醫藥事業更上一層樓。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10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