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知乎的裁員風波,一個号稱能監測員工離職傾向和怠工情況的系統引發輿論關注,并将上市公司深信服及其合作方推上了風口浪尖。
日前,在#知乎被曝大裁員#話題下,部分網友透露,某些企業安裝了行為感知系統,可對企業員工進行離職傾向分析、評級,評價詞彙包含“高危”“疑似”“可疑”等,具體監測内容覆蓋員工訪問招聘網站次數、站内申請職位、搜索關鍵詞以及簡曆投遞次數等,甚至連員工在招聘網站投遞的簡曆都可以預覽和下載。
據了解,該系統由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信服)研發。深信服是一家專注于企業級網絡安全、雲計算及IT基礎架構、基礎網絡與物聯網的産品和服務提供商,擁有深信服智安全、信服雲和深信服新IT三大業務品牌。公司官網顯示,目前,超過10萬家企業級用戶正在使用深信服的産品。
不過,截至發稿,深信服已将産品介紹頁面删除。與之一并消失的,還有此前該監控系統與各大企業合作的成功案例展示。
那麼,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神奇系統”?監控員工上網的行為又是否真實存在?
公開資料顯示,網傳系統名為“行為感知系統BA”,是深信服基于上網行為管理的海量上網日志,對用戶行為特征進行深度建模分析,不斷推出不同場景的行為感知應用,持續挖掘數據價值,幫助組織洞悉行為風險,簡化運維管理。
據了解,該系統除日志中心、帶寬分析、未關機檢測分析、洩密追溯分析功能外,還有離職傾向分析、辦公網上網态勢分析及工作效率功能。
其中,在離職傾向分析方面,深信服表示,通過分析員工訪問求職網站的頻率、頻度,以及在求職網上投簡曆的動作,為企業管理者展示離職傾向人數、名字及職位,甚至提供離職傾向前五的員工,以幫助企業“提前介入解決員工離職帶來的洩密風險及崗位空缺風險”。
工作效率方面,該系統則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詳細查看員工的工作情況。具體來說,管理者可以通過後台查看員工的上網記錄,直觀從數據上了解不同員工在什麼時間段做了什麼,如:聊天、看視頻、購物、炒股等。
就在網友紛紛質疑該系統涉嫌侵犯個人隐私時,科創闆日報報道稱,深信服一位銷售人員表示,“這個是非常合法的,很多公司都在用。”
據紅星資本局報道,一般來說,需要先部署上網行為管理系統,做内網上網審計,再将相關數據導到行為感知系統進行分析。而深信服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如果隻是想對員工進行離職風險的分析,隻使用上網行為管理系統就可以了,如果使用行為感知系統,則可以預知更多風險,比如員工發送、上傳公司的機密文件等。
該銷售人員透露,假設一家公司的帶寬是100M,需監測的終端數量為200個,在隻使用上網行為管理系統的情況下,3年的費用僅為4萬元。如果是兩套系統配合使用,那這一費用會上升到十幾萬元,在配備更好的網絡寬帶、更多的終端數量時,費用甚至能達到幾十萬元。
而給予深信服“正當售賣”該系統底氣的,是該公司于2018年3月就該“行為感知系統”申請了專利,并于同年9月通過審查生效。
然而,随着輿論發酵,先是風波中心的知乎否認安裝使用過所謂行為感知系統,并表示今後也不會啟用類似軟件工具;随後在深信服客戶之列的新浪也公開表示,對于員工監測系統完全不了解,也從未采購過相關服務;甚至在深信服官網上行為感知系統BA已經檢索不到,此前羅列出的該系統與光大銀行深圳分行、新浪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合作的成功案例也已無法顯示。
對此,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深信服董秘蔣文光表示,沒有關注(檢索不到)這個事情,但是行為感知系統BA并不是最近上市的,工作效率分析、離職傾向分析都是産品的一個功能,公司并不監測誰的數據,這是客戶自己的行為。
蔣文光強調,最近外界熱議的離職傾向分析是深信服産品中一個很小的功能,行為感知系統的重點是洩密追蹤分析,幫助政企用戶管理内部的一些威脅。并且,這個系統隻是監測辦公電腦和公司的内部網絡,不會在互聯網上監控員工的行為。
在蔣文光看來,員工用公司電腦和網絡做一些投簡曆或者違規(看視頻、聊天等)的事情,企業來進行管理,是比較合乎情理的。“如果員工在家裡用自己的電腦或者網絡,是可以避免的。”
對于近日網絡熱議的監控員工離職傾向的系統是不是由深信服提供,蔣文光也無法确定。但他認為:“客觀上來說,可以把我們理解成是‘賣刀’的,并且是有許可證的,這個刀是誰買了,用去做什麼,我們沒辦法幹預。”
公開資料顯示,深信服成立于2000年12月,業務主要分為三大塊,分别是企業級網絡安全、雲計算、IT基礎設施與物聯網,前述行為管理系統産品就歸為網絡安全業務領域。财報顯示,2020年,深信服網絡安全業務帶來的營收約為33.49億元,占比達61.35%。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半年報中,深信服曾表示,其全網行為管理産品自2009年至2020年連續12年在安全内容管理類别中持續保持國内市場占有率第一,2021年第一季度國内市場占有率排名繼續第一。
1月25日,深信服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營收約為67.07億元-68.16億元,同比增長22.87%-24.87%;但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61.82%-70.22%,約為2.41億元-3.09億元。
對于淨利潤大幅下降,深信服表示,一是因為營業收入增速較慢;二是因為投入進一步加大,各項費用仍在快速增長;三是因為整體毛利率下降。
2月14日,深信服股價盤中最低觸及142.66元,創近一年來新低,截至收盤時每股報144.5元,相較于近一年高峰時321.73元/股的價格,跌幅超55%,市值601億元。截至15日發稿,股價有所回升,報145.65元,最新市值605.5億。
來源:钛媒體科股寶
實際上,除了深信服之外,不少國内安全軟件公司均有開發類似的行為感知系統,奇安信就在列,推出了上網行為風險感知方案,稱該方案可以實現完整的上網行為感知,包括工作效率、離職分析、防洩密風險分析等,為管理者提供完整的行為合規評估報告。
據科創闆日報援引多名企業員工的話報道,很多大型企業均會在公司配備的電腦上安裝類似的流量分析和監控工具,可以了解到員工的上網流量情況以及軟件使用情況。比如發現員工使用盜版軟件時,會要求删除。而有些企業甚至還會對員工訪問非工作網站的行為,進行全公司通報。
那麼,這類企業對員工上網行為進行監測的行為,是否涉嫌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呢?
彙業律師事務所史宇航律師表示,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企業處理員工個人信息,需要向員工告知處理目的、方式、種類、期限等(第17條),并獲取員工個人同意或是基于人力資源管理所必需(第13條)。但判斷離職很難被認定為人力資源管理必需。
他強調,企業對流量的監控,首先應當告知員工,其次要獲得員工同意。如果企業做不到,那麼将構成違法處理個人信息,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隐私權。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對此持相同意見,但他也指出:“具體的侵權方是使用這套系統去監控員工行為的用人單位,研發這套系統的企業并不必然構成侵權。這種軟件就像監控攝像頭一樣,其實還是屬于中立的工具,是否構成侵權主要看軟件使用者的行為。”
而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遊雲庭認為,對于公司而言,若未經員工授權查看員工的上網記錄,涉嫌侵權員工的個人信息以及隐私,作為工具開發者,深信服公司如果也能夠讀取到員工的相關上網信息,則是共同侵權方。
遊雲庭坦言,實際上早在2007年,其就接觸過這方面的企業咨詢,是類似深信服公司的軟件開發商提出。“我的建議是對于員工上網的行為,員工可以自行設置,因公上網還是上網辦私事。”他表示,如果辦私事,企業則不監控相應的流量,這種做法的好處是如果員工将過長的辦公時間設為辦私事,則明顯不合理,自己也會不好意思;如果員工自己設置因公上網的,那企業就可以監控相應的流量。
“同時,如果企業将強制授權作為入職條件的,則是侵害了員工的個人信息權及隐私權。”遊雲庭表示,員工可以向工信部、網信辦,以及勞動執法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去勞動仲裁委或法院主張企業的強制授權行為違法。
(钛媒體App編輯劉萌萌綜合自科創闆日報、紅星資本局、每日經濟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