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何靜 記者 黃辛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在我國,栽桑養蠶有着悠久的曆史,在傳統的蠶産業生産鍊中,栽桑和養蠶密不可分,因為桑葉是家蠶的唯一食物來源。為什麼“蠶寶寶”隻愛吃桑葉?日前,這個千百年來萦繞在人們心中的疑問終于有了答案。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譚安江團隊研究發現,一個苦味受體基因可以決定家蠶的桑葉專食性。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譚安江告訴《中國科學報》,昆蟲的取食偏好和對食物的選擇具有高度多樣性,而植食性昆蟲的取食行為主要由化學感受體系(嗅覺和味覺)決定。數量衆多的“嗅覺受體”和“味覺受體”基因在植食性昆蟲的宿主植物定位及可食性鑒别等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比“嗅覺受體”的研究,“味覺受體”的作用機理更複雜,其研究相對滞後,目前功能得到鑒定的“味覺受體”數量也非常少。譚安江坦言:“雖然家蠶的一些突變體可部分取食其他植物葉片,但決定家蠶桑葉專食性的分子基礎及相關的基因一直沒有揭示和鑒定。”
家蠶有76個“味覺受體”基因,分布在16條染色體上。研究人員根據前期的研究線索,針對位于3号染色體上唯一的“味覺受體”基因——GR66開展了功能分析,并利用轉基因和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手段獲得了其純合突變體。
研究發現,苦味受體基因GR66在家蠶食物選擇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在正常飼養條件下,GR66突變體的生長發育未受到任何影響,但其食性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些“蠶寶寶”開始出現“味盲”現象,除了桑葉以外,還吃蘋果、梨、玉米、大豆、花生,甚至面包等“零食”。
而對照組——野生型“蠶寶寶”隻吃桑葉或含有桑葉成分的人工飼料。基于以上實驗依據,研究人員判斷,GR66是“蠶寶寶”的一個取食抑制因子,突變後抑制作用消失,導緻“蠶寶寶”可以無差别地取食桑葉及其他食物。
該研究為昆蟲食性以及植物—昆蟲互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審稿專家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案例,實驗設計策略值得稱道,為未來針對其他昆蟲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該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數據”,有利于進一步對單食性或者寡食性的食草動物的适應機制進行研究。
随着現代農業的發展,由于土地資源的限制、季節性的影響以及人力成本的上升,桑葉的供應已成為制約規模化、工廠化養蠶的重要因素。
談及研究的應用價值,譚安江說:“我們的研究或許能為傳統産業升級提供思路。”他進一步解釋:“冬季沒有新鮮的桑葉,很多廠家用含有桑葉粉的人工飼料喂養,成本高。如果今後能‘去桑葉化’養蠶,開發規模化的人工飼料,那麼成本将降低。”他表示,為培育适合工廠化飼養的家蠶新品種提供理論基礎,這也是研究團隊未來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關論文信息:
DOI:10.1371/journal.pbio.300016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