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好動,受點小傷是難免的,對不同的傷情,父母要學會一些簡單的處理方法。
01 紮傷:木、竹刺紮傷手指
木質、竹質玩具,積木,桌椅,這些家居用品和玩具使用時間久了或使用不當,就會“生”出一些支離的小刺。
寶寶玩耍時不小心碰到,小手指可就遭殃了,小手有可能被紮傷,而且因為這些木質和竹質的刺容易折斷,還可能殘留在寶寶的指甲下和手指軟組織裡,令寶寶疼痛難忍。
可以這樣做
小手被刺紮傷後,首先要檢查有無木刺殘留在傷口内。
木刺等異物殘留可使傷口感染,難以愈合。
被刺傷的傷口往往又深又窄,極可能引起破傷風細菌的侵入、繁殖,造成感染,所以盡量要将異物取出。
可先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之後用鑷子或者指甲鉗将殘留在皮膚外面的部分夾住,順着刺入的反方向慢慢地将刺拔出來,盡量避免在拔刺的過程中斷裂。
刺拔出後,要特别檢查一下刺是否完整。
此時,可擠壓寶寶的受傷部位,如果局部沒有擠壓痛,說明異物已拔出。
如果刺的外露部分很短,無法夾住時,可用消毒過的針挑開寶寶傷處外圍的皮膚,适當擴大傷口,讓木刺盡量外露,然後夾住木刺輕輕向外拔出。
如果家長沒有類似的處理經驗,建議盡早到醫院就診。
木刺完整拔出後,可輕輕擠壓寶寶的傷口,将傷口内的瘀血擠出,以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
之後先用絡合碘消毒傷口的周圍,再用酒精塗擦2次,用消毒紗布包紮好就可以了。
如果寶寶僅僅是紮傷,傷口内沒有異物存留,隻需用手擠壓受傷處,使瘀血排出,之後用絡合碘消毒并用創可貼包紮即可。
02 割傷:銳器割傷
面對一個正處于探索階段,“無孔不入”的寶寶,難免防不勝防,寶寶的小手或小腿、小腳指被刀、玻璃、鐵器等劃傷、割破的情況并不鮮見。
可以這樣做
寶寶受傷出血後,可用壓迫的方法幫寶寶進行止血,如果創傷偏大,可用餐巾紙或者手絹包裹後壓迫止血5~10分鐘,大多數情況下出血都可止住。
血止住後,清潔、消毒便成了重要的環節。
如果創面有髒物污染,可用自來水将創面沖洗至幹淨,然後用紙巾吸幹淨創面的水分,切記不要擦拭。
接下來可用絡合碘消毒創面,消毒範圍至少大于創面邊緣2厘米以上。
如果寶寶受傷的部位是手指頭,可用絡合碘塗抹整個手指頭。
消毒完成後,便是包紮傷口,小的創面一般用創可貼包紮即可。
如果是手指受傷,記得不要包紮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
如果傷口較深,或接觸了泥土、髒物,還須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03 刺傷:腳踩鐵釘
踩踏到細鐵釘而使鐵釘穿過鞋底,刺入足底,或是不小心踩着了遺漏在地上的鐵針,這可不是小事。
可以這樣做
寶寶的足部被鐵釘刺進後,須立即将釘子完全拔出,之後用手擠出一些血液,因為釘子常紮得很深,容易感染。
去除傷口上的污泥、鐵鏽等物質,用紗布簡單包紮後,速去醫院進一步診治。
寶寶踩到細鐵釘或鐵針,如鐵釘或鐵針是斷釘、斷針,切勿丢棄,可将相同的釘針、鐵針一起帶到醫院,供醫生判斷傷口的深度。
此外,紮進釘子,尤其是鏽釘子、帶泥土的釘子,可能會引起破傷風,必須去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04 夾傷:門窗夾指
寶寶被門窗、抽屜等夾到手指,看起來不是大問題,但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出現指甲脫落、指骨骨折等情況,如果不能及時妥善處理,會使傷情加重,後果惡化。
可以這樣做
如果寶寶夾傷較輕,隻有輕微出血,可先對傷口周圍進行消毒,再用消毒紗布包紮。
如果夾傷較重,疼痛難忍,在消炎、包紮傷口後,要用厚紙闆在寶寶的指頭下方支撐,纏上繃帶加以固定,然後用三角巾将手臂吊起來挂在脖頸上。
如果寶寶的手指青紫瘀血,壓痛明顯,不能活動,有可能是指頭骨折,應速去醫院診治。
護理寶寶夾傷的手指,要注意避免讓寶寶的傷指浸水和過熱。
文章來源 |《父母必讀》雜志
文 | 盧琪(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綜合外科副主任醫師)
編輯 | 覃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