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豐子恺多大年紀

豐子恺多大年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6 04:41:02

豐子恺多大年紀(豐子恺在日本)1

剛自日本回國的豐子恺

1921年,豐子恺到日本遊學十個月的人生經曆,對他以後的藝術人生有着深刻影響。在日本,豐子恺為了學好外語,别出心裁多方探索,竟獲成功;在學習拉小提琴的過程中,他屢受感動并結交了友人;更重要的是,豐子恺在日本“邂逅”竹久夢二的繪畫,由喜愛而“浸潤”其中,對其日後漫畫創作起到了“豁然開朗”的作用。

東渡之前,多方籌款始成行

1919年夏季,豐子恺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

表兄介紹他去崇德縣任小學循環指導員,月薪30元。這份薪酬在當時相當可以了,但豐子恺未回家鄉。

他和吳夢非、劉質平等人一起去了上海,創辦上海師範專科學校,并自任美術課教師,教授西洋畫、日語等課程。由于人手少,他甚至還擔任過教務主任。與此同時,豐子恺還在上海東亞體育學校、愛國女學、城東女學兼課。他的新婚妻子徐力民此時也在上海城東女學學習圖畫。這段時間,處于創業階段的豐子恺忙得不亦樂乎。

一年後,即1920年8月28日,豐子恺的長女豐陳寶在上海出生,他更忙碌了。奔波中,豐子恺明顯感覺到自己需要補充知識和拓寬眼界。他後來回憶,當時自己教繪畫課“真是閉門造車”,因為大衆不了解美術,所以自己教繪畫是“大可賣野人頭”的。

豐子恺這種對知識的強烈渴求,最終促使他決心去日本。

當時,往來日本比較方便,但在日本留學的開支十分昂貴。這讓豐子恺十分糾結!

好在家人、親戚和朋友都非常理解他。

豐子恺的親戚中,二姐夫周印池是開洋行的小老闆,慷慨地借給小舅子400塊錢(這筆錢豐子恺回國後還了好幾年才還清);三姐豐滿賣掉首飾資助弟弟去日本;而母親竟将石門灣的一幢老房子賣掉,為此而承受了鄉親議論的壓力。據說,豐子恺當時安慰母親:“我現在賣舊屋,将來一定蓋新屋奉養你。”

嶽父徐芮荪為女婿辦了一個1000元的“約會”,其實就是在熟人間集資,約定幾年還清。

同事吳夢非、劉質平也紛紛贈金相助。

1921年2月,24歲的豐子恺毅然決然告别已懷孕的妻子,在上海乘“山城丸”輪船東渡,在東京開始了為期十個月的求學生涯。

珍惜光陰,别出心裁學外語

豐子恺雖對英語、日語已有一定基礎,但剛到日本時,他同樣需要過語言關,因而進了東亞預備學校。

然而沒幾天,豐子恺便覺得學校的進度太慢,接部就班且是從五十音圖開始。對于豐子恺來說,日常的日語會話已不成問題。于是,聽了幾次課後,他别出心裁地換學校到了一所英語學校。他日後回憶說:“我的目的是要聽這位日本先生怎樣用日本語來解釋我所已經懂得的英文,便在這時候偷取日本語會話的訣竅。這異想天開的辦法果然成功了,我在那英語學校裡聽了一個月講,果然于日語會話及聽講上獲得了許多的進步。同時看書的能力也進步起來。”

這種别出心裁的巧學,讓豐子恺嘗到了甜頭。當然,他很清楚,學習外語還得下“苦功”,就是花費比常人更多的時間,才能真正學好。

豐子恺自我加壓,又去東京另一所英文學校報了高級班。但他仍覺得講課進度太慢,便幹脆買了一部SketchBook講義自學。他說:“我确信這可以自修,便辍了學,每晚伏在東京的旅舍中自修SketchBook。”他把教材中的生字抄在一張張小紙牌上,放在盒子裡。于是,他“每天晚上,像摸數學算命一般地向盒子中探摸紙牌,溫習生字。不久生字都記誦,SketchBook全部都會讀,而讀起别的英語小說來也很自由了”。

一次豐子恺遇見學校同學,才知自己早已讀完的這部教材,學校僅教了幾分之一。

豐子恺嘗到了刻苦學習的甜頭,也赢得了時間。

豐子恺的這種學習方法,在今天仍值得借鑒。比如他學外語,每逢新課,便讀多遍,每讀一遍畫一筆,最後湊成一個繁體字“讀”。如此堅持,效果自然明顯,可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豐子恺多大年紀(豐子恺在日本)2

豐子恺創作于上世紀40年代的漫畫。

日語水平提高了,豐子恺對日本文學也産生了濃厚興趣。他非常欣賞日本明治時代小說家德富蘆花的《不如歸》,該書用優雅筆調寫出了日本婦女的悲慘命運。他讀尾崎紅葉的《金色夜叉》,也贊不絕口;讀夏目漱石的《旅宿》,對小說描繪的超然脫俗的世界十分贊賞。日本文學尤其是日本文學中的現實主義、人道主義成分,深刻地影響了豐子恺以後的翻譯和創作。豐子恺日後翻譯了大量日本文學作品,如《源氏物語》《落窪物語》等,都可從他早年在日本遊學中找到源頭。

據說,在日本求學期間,為了解西方美術的源流,他自學了法語;為了解音樂,他自學了德語。

學拉提琴,屢受感動勤苦練

豐子恺在學習方面非常用功。他專門騰出時間到東京音樂研究會去學習拉小提琴。

學拉小提琴,每月學費五元。所謂學習,就是學生單獨聽音樂老師講20分鐘,然後在練習室練琴。研究會有男女老師各一位,因豐子恺是初學的新生,由女老師教。豐子恺記得:“我最初感到一種無名的不快,但受教了幾天之後,就釋然了。因為那位女先生的态度極誠懇,教法極良好,技術又極高明,使人心悅誠服。我因為沒事,到會最早,往往第一個授課。因為外面還沒人到,先生教得很從容,除詳細指導奏法外,這位女先生常常和我談談個人的事和中國的事……她對中國音樂很景仰,有一次對我說:‘中國音樂很神聖,可惜失傳了。’”

真正讓豐子恺在音樂研究會感到震撼的,是一位比他大十多歲的新會員。當時,豐子恺發現這位新會員“左手摸音全然不當,以緻音程完全不正;右手擦弓非常笨拙,以緻發音非常難聽”,而且好幾天下來,依然如此,樂曲中的音符猶如一盤散沙,全不入調。後來豐子恺了解到,這位新會員是徹徹底底的音樂外行。豐子恺有時也幫助新學員校正一些錯誤,但他基本上沒有改觀。可新學員依然每天努力地堅持拉提琴,他告訴豐子恺,自己是醫科生,來自離東京很遠的鄉下,平素缺乏藝術修養,因此課餘來學習小提琴,“将來還想去德國研究音樂。”這話讓豐子恺不由感到震撼而起敬意。

新會員向女先生請教,自己有沒有希望學會小提琴?女先生沒有半點嫌棄的态度,對學生給予了恰如其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堅定自己的想法,堅持不懈地拉下去。豐子恺記得:“自此以後,我的鄰席的練習非常勤奮。我們普通的規則,練習20分鐘,休息十分鐘……但當大家休息時,這位醫科老學生獨不休息。于是他的琴聲單獨地響着,給大家清清楚楚地聽到。”

豐子恺和這位醫科老學生也漸漸建立起了友誼。一次,豐子恺去東京附近的玩具企業參觀,結果碰了釘子,連門都沒讓進。這位同學便指點他說:“去企業參觀時,一定要帶點小禮品,以示你有禮貌。”果然,豐子恺順利地參觀了這家玩具企業。

半年後,豐子恺結束音樂研究會的學習時,醫科老學生握着他的手,滿含熱淚,“熱誠地惜别”,再三表示感謝:“全靠你的友誼的指導,我的音樂進步了些,雖然進步得很慢。”其實,這位日本音樂愛好者的執着和刻苦努力,也讓豐子恺感動不已。

在音樂研究會,豐子恺還有一位老師,豐子恺叫他林先生。林先生獨身,全部生活就是音樂,“每天上午九時至下午五時,不絕地教人或伴人奏樂,生活很是呆闆而辛苦。他自己說:‘我是以音樂為生活的。’”但這位林先生和好學的豐子恺卻有說不完的話,林先生對藝術的癡迷,讓年輕的豐子恺十分感動,深深敬佩這位日本音樂老師。

15年後,豐子恺寫文章回憶東京音樂研究會時,這一切依然曆曆在目。豐子恺自己在音樂研究會學習拉小提琴時,半年時間拉完了三本霍曼,以緻手指“皮破肉綻”!

邂逅“夢二”,豐氏畫風得雛形

豐子恺在課餘時間跑書店、看展覽、看歌劇、聽音樂會、跑圖書館,了解日本的文化藝術。

11月的一天,豐子恺在東京神田區一個舊書店裡,偶然見到一冊《夢二畫集·春之卷》,随手一翻,立刻被裡面的簡筆漫畫所吸引,趕緊買下跑回宿舍欣賞。

豐子恺多大年紀(豐子恺在日本)3

竹久夢二漫畫作品。

他後來回憶說,當時随手拿來,從尾至首倒翻過去,看見裡面一幅幅生動深刻的簡筆畫,感到激動和震撼。看到其中的漫畫《同級生》,“使我痛切地感到社會的怪相與人世的悲哀。她們兩人曾在同一女學校的同一教室的窗下共數長年的晨夕,親近地、平等地做過長年的‘同級友’。但出校而各自嫁人之後,就因了社會上的所謂貧富貴賤的階級,而變成像這幅畫裡所示的不平等與疏遠了!”豐子恺看到竹久夢二的這幅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

豐子恺了解到,竹久夢二比他大14歲,生于1884年,早稻田實業學校畢業以後,苦學成才,成為日本著名漫畫家。自此,豐子恺開始沉浸在竹久夢二的漫畫意趣裡,不能自拔。

豐子恺多大年紀(豐子恺在日本)4

竹久夢二

豐子恺認為,竹久夢二“他的畫風,熔化東西洋畫法于一爐。其構圖是西洋的,畫趣是東洋的”。竹久夢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畫中詩趣的豐富”。日本以前的漫畫,“差不多全以诙諧滑稽,諷刺,遊戲為主趣。夢二則摒除此種趣味而專寫深沉嚴肅的人生滋味。使人看了慨念人生,抽發遐想”。他的畫是“無聲之詩”。

此時的豐子恺,陷入了對竹久夢二的崇拜。他在東京的舊書店裡繼續尋找竹久夢二的書,尋找竹久夢二的夏、秋、冬畫冊,但是沒有。他又向日本朋友打聽竹久夢二,大家都不清楚。此時,豐子恺行囊告罄,隻得“金盡返國”,尋找竹久夢二畫冊的事也隻能托付給在日本留學的朋友黃函秋。

後來,黃先生替豐子恺買到了竹久夢二的這些書。據說,豐子恺在上海收到從日本寄來的竹久夢二的書時,“欣喜若狂”。回國後的豐子恺依然沉浸在竹久夢二的畫風裡,且從中得到許多啟發,最終形成了豐子恺自己的漫畫風格。

除了竹久夢二,豐子恺在日本時還對一位年輕畫家蕗谷虹兒的畫也非常感興趣。這位畫家比豐子恺大一歲,生于1897年,其繪畫以細膩著稱,系工筆漫畫家。豐子恺在出版《子恺畫集》時曾對朱自清說,自己在這部畫集裡的工筆漫畫,是“摹虹兒”的。朱自清認為,豐子恺摹虹兒的,“隻是他的筆法”,“題材等等,還是他自己的”。所以,這幾幅工筆漫畫“沒有一幅不妙”。

1921年12月,豐子恺度過在日本的十個月,“金盡返國”。他的第二個女兒宛音早在10月6日就已降生。日後,豐子恺曾調侃自己在日本的這十個月:“說留學,嫌太短;說旅遊,嫌太長。”但是,豐子恺在日本十個月中刻苦學得的,實實在在地影響了這位藝術大師的一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