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叢珊,祖籍山東,1962年5月19日生于北京,父母都是昆曲演員。1980年畢業于北京市31中學,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在校期間曾在上海電影制片廠攝制的影片《牧馬人》中扮演女主角李秀芝,獲得好評。1983年,叢珊再次出現在謝晉導演的影片《秋瑾》中,這次,叢珊扮演秋瑾的貼身丫環。1984年畢業後就職于中國青年藝術劇院。1985年出演《良家婦女》中的女主人公餘杏仙。該片獲得了1986年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等國際獎。1987年赴法國留學。叢珊在法國政府獎學金的資助下進入法國高等戲劇學院學習,但未能順利完成學業。在法國,叢珊還成就了一段跨國姻緣。然而,最終兩人以分手告終,隻給她留下一個兒子。1996年,叢珊回到國内,陸續參加了一些電視劇的拍攝,在《中國式離婚》中大家還可以看到她塑造的角色。曾在香港衛星電視中文台擔任文化名人訪談等特别欄目主持人。
2、1962年 出生在一個文藝工作者家庭。自幼在良好的藝術環境中成長,受到藝術的熏陶。
3、1982年 著名導演謝晉拍攝影片《牧馬人》 ,叢珊以她質樸的外表形象被選中飾演女主角李秀芝。電影《牧馬人》的上映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觀影人數達到了1.2億,也是這部電影,讓觀衆第一次認識了叢珊,記住了叢珊。在《牧馬人》裡,叢珊以質樸、細膩,富有生活氣息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李秀芝這一純真、善良、可愛的農村婦女形象。由于導演和演員的密切配合,使該片獲得了文化部1982年優秀故事片獎和1983年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叢珊在82年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競争中獲得提名。
4、1983年 叢珊再次出現在謝晉導演的影片《秋瑾》中,這次,叢珊扮演秋瑾的貼身丫環,戲雖不多,但她卻把清末大戶人家奴婢的心理活動表現得恰到好處。叢珊拍的電影不多,但她所飾演的角色都十分成功,這與她對角色的研究,生活的體驗分不開的。如她飾演的《良家婦女》中的女主人公餘杏仙,透過她那雙充滿哀怨與希望的目光,将杏仙坎坷的生活經曆,複雜的内心情感淋漓盡緻的展現在觀衆眼前。該片導演黃建中稱叢珊“拍戲前反複揣摩角色,進戲很快,确實把舊中國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摧殘準确地表現出來了。”該片獲得了1986年第2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主要獎等國際獎。
5、叢珊熱愛舞台,熱愛藝術,為了尋求更高的藝術标準,經過深思熟慮,1987年叢珊自費赴法國留學,去完成她的藝術之旅。其間她也回國參加一些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如《戲說慈禧》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