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如果有人問起你關于母愛印象最深刻的詩歌是什麼,大概有九成的人都會回答孟郊的《遊子吟》吧,許多啟蒙的孩童都會背的古詩,情真意切,弘揚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裡有母愛的偉大,也有孟郊對母親的尊敬與愛戴,短短三十字,确是感人肺腑,樸素無華卻越顯親情的珍貴。
我國古代有很多偉大的母親,他們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聖賢文豪,成為後世推崇的榜樣。如孔子的母親顔氏,在艱難的環境下一人獨自撫養孩子,卻想盡辦法讓孩子受到教育,成就一代聖賢;如"孟母三遷",隻為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所以有了中華史上的"亞聖";如在兒子背上刻上"精忠報國"的嶽飛之母,大義淩然的她培養出了一個民族英雄,為曆代所敬仰。當然,還有許許多多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她們或許不為人熟知,卻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令人尊敬的人。
公益動畫短片《中國唱詩班》的第三個故事唱得是孟郊的《遊子吟》,故事卻以清代史學家、經學家王鳴盛展開,在這裡,我們似乎看到了《遊子吟》裡那令人深刻的母親形象,夜燈下為兒子縫制新衣的母親,疲憊卻又神聖,讓人感動,卻又無以為報,隻能像詩裡所說的那樣:"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在動畫短片《遊子吟》中,一段圍繞破舊棉襖展開的故事就這樣徐徐道來。被王鳴盛孩子從箱底翻出來的破舊棉襖,引起了他對母親、對棉襖來曆的一段回憶。那時家裡很窮的王鳴盛,總是穿着打着補丁的破舊棉襖,被鄰裡的小夥伴嘲笑侮辱,即将要參加童試的他渴望有一件暖和的新棉襖,卻不忍對母親開口,這甚至成了他的一段執念,以緻在夢中都在想着這件事。
但總是關注孩子一舉一動的母親怎麼可能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呢?看似嚴格的母親其實有一顆很柔軟的心,他會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花費一整晚的時間,隻為熬夜給孩子做出他心心念念的新棉襖,當早上醒來的王鳴盛看見母親遞給他的新衣服,可想而知他有多興奮,但當他看到母親眼睛周圍那一圈重重的黑眼圈,卻又不禁感動的熱淚盈眶,而他能做的,不過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考取一個好成績,報答母親對自己的付出。當然,王鳴盛也做到了,他一路科舉,一路中第,在朝廷上獲取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曾經的新棉衣已經成為放在箱底的破舊棉襖,可屬于母愛的那份溫暖卻在多年以後仍然伴随着王鳴盛左右,這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真摯的愛護。而一生貧困潦倒的孟郊,終于在五十歲那年謀得卑微官職,結束了漂泊生活,和母親團聚了,這個時候的他見識了世态炎涼,便更覺得親情的可貴,母親的偉大,在他曆經滄桑的時候,有感而發,寫了這一首《遊子吟》,發于肺腑,感人至深,讓人動容!
母親手中的線是遊子身上的衣服,臨行前的一針一線,都是對孩子的不舍與擔憂,而這種感情卻又無法訴說,隻能将它寄托在給孩子的衣服身上。這是沉默又深沉的母愛,沒有過多的語言修飾,隻有在行動上的點滴付出,無論是孟郊詩裡的母親,亦或是動畫短片裡王鳴盛的母親,都是這樣,在不經意間給你驚喜,給你溫暖,也給你一場無以報答的感動。
孟郊的這首《遊子吟》,雖然簡單,但其中所展現的平凡而偉大的人性美,卻一直被後世所稱頌,也引起了千百年來無數讀者強烈的共鳴,母親手上縫制的衣服,仿佛成了母愛最直接的展現,後世就有詩人化這兩句作詩,如"向來多少淚,都染手縫衣",可見縫衣與母愛相挂鈎了,所以在動畫短片裡,用王鳴盛母親熬夜所制衣服的故事緩緩唱出《遊子吟》,其意境與詩歌相互吻合,倒是十分貼切感人了。
兒女如微弱小草一般的孝心,怎能報答如春日陽光般偉大溫暖的母愛呢?這是孟郊發自内心的感歎,在這種相距甚大的比喻與對比中,是詩人對母愛深深地感激與熱愛。王鳴盛憑借不斷的考取功名來報答母親對自己的期望,孟郊郁郁不得志,半生飄零,可一旦安定下來,就立即接過了母親與自己同住,這裡有慈母,也有令人稱贊的孝子。或許正是這種母慈子孝,讓人們在感動中找到了溫暖,找到了所謂的認同感,以緻于這麼一首看起來極簡單的唐詩卻曾在"我最愛的十首唐詩"的評選中名列榜首。
"母愛是人類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每一個孩子無不享受着母親給予的幸福和快樂"。因為母愛,所以有媽媽的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貝,我們在母親的呵護下長大,卻無以回報那份深情的愛,人生最遺憾的事情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珍惜每一次與母親相聚的機會,在與孟郊詩歌的共鳴中感受那份平凡而偉大的母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