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一座山莊,半部清史,承德避暑山莊
承德地處華北和東北兩個地區的連接過渡地帶,地近京津,背靠蒙遼,秦漢至唐宋時期,匈奴、鮮卑、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曾先後在此遊牧。
(承德木蘭圍場)
蒙元明時期成為蒙古族的遊牧地。直到清初,熱河上營始終沒有設立過什麼中央或地方管理機構,是一個“名号不掌于職方”的小村落。
(承德壩上草原)
由于這裡的山川、氣候、物産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既可消夏避暑,又可聯絡蒙古,鞏固邊防,1703年康熙帝以“合内外之心,成鞏固之業”的雄才大略在此修建避暑山莊。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設承德直隸州,始稱“承德”。
(河北承德)
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曆時89年興建最後落成,成為清帝駐跸的夏都、清廷的第二個政治中心。也造就了一個先有皇家園林和皇家寺廟群,而後有人口聚集的城市。
避暑山莊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山莊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
正宮區沿中軸線依次建有麗正門、宮門、午門、澹泊敬誠、四知書屋、萬歲照房、煙波緻爽、雲山勝地、岫雲門,兩側對稱建有配殿、廊、庑房。整組建築嚴守帝王皇室規整莊嚴的格局,現為避暑山莊博物館。
澹泊敬誠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禦題“澹泊敬誠”。“澹泊”源于《易經》“不煩不擾,澹泊不失”。此殿是清帝舉行重大慶典、接受百官朝觐、接見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節的地方。
煙波緻爽為清帝的寝宮,“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不爽”的是,1860年鹹豐帝在此簽準《北京條約》,嘉慶、鹹豐二帝均駕崩于此。
煙波緻爽殿西側俗稱“西所”。康乾嘉時期為後寝書齋。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鹹豐帝避寇熱河,懿貴妃(慈禧)曾居此處。嗣後,她在此密謀策劃了奪權擅政的“辛酉政變”。
苑景區又分為湖區、平原、山區三部分。
湖泊區是避暑山莊遊覽參觀的重要區域。主要分布于東南部,八處大小不等、形狀各異、互相分割又相互貫通的湖面構成。
水心榭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位于下湖與銀湖之間的“水心”之中。“水心榭”就是建築在水中心的亭榭,亭的南北兩端各有牌坊一座。水心榭四周處處都是景觀。
金山島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仿鎮江金山寺而建。島上堆砌假山,山上築殿。康熙禦題“鏡水雲岑”。島上制高點北建有三層木塔,題名“上帝閣”,為清帝祭祀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之所。
文園獅子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蘇州獅子林而建。園内假山疊石,清池溪水,盡顯江南風韻,素有“園中之園”美譽。乾隆帝每至山莊必遊此園。
東北為平原區,草場、林地、氈包、花木、碑刻、建築,多姿多彩的組合,把山之巍然與水之靈趣過渡得和諧自然。有萬樹園、試馬埭、永佑寺、春好軒等多組景觀。
萬樹園
禦瓜圃
永佑寺
避暑山莊以山區面積最廣,可以乘坐環山遊覽車。
避暑山莊宮牆雉堞牆内,設有士兵騎馬巡邏的馬道,寬1.8米,僅供一馬單行。
北部宮牆有加寬成平台處,供二馬交錯時使用,稱“二馬道”。站在二馬道,南望山莊,雄奇秀麗,北望外八廟,氣勢雄偉,腳下城牆宛如萬裡長城一般蜿蜒起伏。
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于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山莊内共有殿宇、樓堂等各種建築120餘組,亭子90座,堤橋29座,摩崖碑刻25處,假山疊石70餘組。康熙以4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字命名的36景最為著名,合稱避暑山莊72景。
宮牆外是仿蒙藏新著名廟宇而修建的12座皇家寺廟群。這些寺廟呈半圓形環繞山莊,形成衆星拱月之勢,象征着當時全國各民族緊緊圍繞在清王朝統治中心的周圍。
承德外八廟普陀宗乘之廟
承德外八廟須彌福壽之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