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
做好“家”文章,引領新風尚
我市各級婦聯挖掘傳承本土優秀家風,家風建設推動社會治理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國家興。當下,雖然少見傳統意義上的大家族,三口之家、兩口之家已經成為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但家風仍是一種普世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
在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更應該讓優秀的家風文化世代相傳。近年來,舟山市各級婦聯深耕“幸福舟山·最美家”,重點在家風建設上發力,以挖掘傳承本土優秀家風文化為内容,讓“好家風”為舟山群島新區的發展提供豐厚滋養。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古迹承載家風文化 推動美麗鄉村打造
“讀書起家之本、循禮保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 ”元旦假期期間,在甘溪廟餘氏家風家訓展廳内,借着廊柱上的楹聯,來到這裡參觀的林女士給孩子講起了白泉餘氏一族良好家風家訓的故事。
在這個家風家訓展廳内,随處可見訓育後人報效祖國、勤儉持家、敦親睦友的警句。這樣的家訓精神内涵融入展廳的大門、展闆、對聯等處,在這裡,無論是照片還是老物件,都展示着傳統文化中慈孝、忠誠、仁惠等優良家風。
不僅僅在白泉,高亭、馬岙、展茅……在舟山各處,都可以見到這樣承載着家風文化的古迹。“家風館”建設讓越來越多的好家風、好家訓開始從塵埃裡走出,潛移默化地将傳統美德和正能量傳遞給每一個人。近年來,針對名人氏族家庭,舟山市婦聯聯合本地知名研究鄉土文化和家族家譜的學者專家,開展“尋根探源 傳承家風”——舟山市名家風采風活動,通過探源家族祠堂、尋找家族家譜、聆聽家風故事等,對本土姓氏家譜和有影響人物家族的名家風家訓進行總結提煉,編印《尋訪“瀛洲”好家風》書籍,以名家風帶動廣大家庭“見賢思齊”。
走出古迹,傳統家風文化也引領着美麗庭院、美麗鄉村的打造。
鵝卵石鋪成彎曲小道,籬笆旁散落着一排盆栽,造型别緻頗有詩意。在位于秀山鄉秀北村的“美麗庭院”示範帶,會不時被眼前的靓麗鄉景吸引,而一行刻在木牌上的厲氏家風家訓,則憑借着“耕讀治家,謙恭寬厚”八個大字,成為引導村民踐行鄉村文明新風尚的風向标,為示範帶注入更深的文化内涵。
結合“美麗庭院”創建工作開展美麗鄉村亮家風活動,将家訓刻在精美古樸的木制牌匾上,挂在每家的大門旁,利用各種途徑,舟山市婦聯盡可能地将家風文化宣傳帶入一切和公衆生活息息相關的領域,把博物館、陳列館、宗祠、學堂等陣地打造成家風家教實踐基地,培育好家風示範村、好家風示範一條街等,開發家風旅遊線路,振興鄉村文化旅遊,讓家風遊也成為一種獨居魅力的文化旅遊風尚。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提煉家風家訓 涵養城市道德文明
“淤泥不染為尊,清正廉明為貴”“帶頭以德傳家、以規立家、以嚴治家”“弘揚勤儉節約優良傳統,以實際行動踐行移風易俗新風尚”……“戀上岱山·情定雙合”雙十一集體婚禮現場,在觀衆們的見證下,來自岱山各行各業的20對新人微笑着執手簽下“帶頭以德傳家、以規立家、以嚴治家”的約定。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得家庭者得人心,有家教者有傳人,重家風者重傳統,善治家者善報國。進入尋常百姓家庭,自然也有各自的家風故事。
走進萬金湖社區萬金湖花苑、佳芸花苑等小區,不難看到樓道牆上寫着的一張張古色古香的家訓小牌。“手持正義,肩挑道義;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這些小牌以青蓮為背景,青山綠竹相映襯。拾級而上,一張小牌一條家訓,于細微處無聲滲透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而在“最美家庭”“文明家庭”“道德模範”等先進典型家庭中,這些來自尋常人家孝老愛親的故事看着同樣讓人倍感溫暖。
他們中有好弟媳、好丈夫、好婆婆、好兒子,還有和睦家庭、特色家庭、創業家庭。提煉他們的家風家訓,也能找尋他們的幸福之道,那就是身上體現出的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裡互助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他們的故事,需要講給更多人聽。在線下,市婦聯于全市範圍廣泛開展“最美家風故事”巡講活動,以傳播“孝愛親和廉”為主題,邀請文明家庭(最美家庭)走進機關、文化禮堂、社區家長學校等,向各類人群開展宣講,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人心。
線上,一個個來自“最美家庭”的故事,被登載到了舟山各級婦聯的官方微信公衆号上。通過家風故事展播、親子共講黨史故事、“傳承好家風家訓”系列活動,“最美家庭”講出了自家的家風故事,展現和傳承具有社會示範意義的優秀家風,掀起發揚傳承傳統文化的熱潮。
通過最美家風建設,家風文化逐漸覆蓋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它是推動社會治理的一種重要導向力量,是涵養城市文明的道德根基和有效載體,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家庭中落地生根。
“東海廉嫂”上碼頭宣講。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東海漁嫂“廉當家” 讓“廉潔之風”吹遍漁村船頭
“這個是清廉宣傳手冊,裡面有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相關條款和九條漁民黨員行為禁令。 ”每年禁漁期間,岱山縣的各個漁村碼頭總能出現一個個身穿紅色志願者服裝的“東海漁嫂”的身影,她們用樸實、柔和的話語向漁民黨員講述清廉故事,讓漁民黨員牢記黨員身份,用法紀約束自己言行。
不僅僅是碼頭,在老年活動中心、漁民黨員家中,也常常可以看到漁嫂們帶來的清廉文化知識宣傳。等到開漁前夕,這些志願者們不忘登上船頭,給漁民們送上一份“文化大禮包”,《清廉文化進船頭》《緻漁民兄弟的一封信》《反間諜法》……通過漁嫂們精心編寫的宣傳手冊,漁民們深入了解清廉知識,也讓甲闆上吹起了一股“清廉之風”。
此時的她們,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東海廉嫂”。
近年來,岱山縣組建“東海廉嫂”隊伍,這支隊伍凝聚了婦聯執委、女性社會組織帶頭人、先進典型等巾帼力量,以最質樸的方式常态化進碼頭、登漁船,通過“漁嫂講給漁嫂聽,漁嫂講給漁民聽,漁嫂講給大家聽”的方式,進一步提升“東海廉嫂”工作實效。
2021年禁漁期間,她們深入岱山縣各漁村碼頭,發放了《清廉文化進船頭》手冊3100餘份,因地制宜宣傳清廉文化,提醒漁民黨員緊繃廉潔自律弦,推動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力度,将清廉理念帶到船頭、帶入漁戶,
“東海漁嫂”化身“東海廉嫂”,打造出一支為民服務、積極務實、助力清廉建設的婦女隊伍,岱山縣婦聯履行好清廉家庭建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東海漁嫂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獨特作用,深化清廉家風建設,以家庭“細胞”清廉促進社會“肌體”清廉,也推動黨風政風和社風民風相互浸潤。
本文來自【舟山日報-舟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