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時間都去哪兒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隻剩下滿臉的皺紋……”2014年春晚王铮亮這首《時間都去哪了?》擊中億萬觀衆的心,歌詞質樸,感情細膩。
大家仿佛透過旋律聽到了自己與時間的故事……老話總說“時間是生命”,時間有限這道理大家也都懂,但很少人認真對待過時間。
圖片來源:百度
年長的一些人覺得時間不多了,靜待人生的“終點”就好,一些年輕人覺得時間一大把,可以肆意揮霍。
這才會有了“時間去哪兒”,“少年輕年月,遲暮惜光輝”“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的惆怅。
一組數據顯示:以中國男性平均壽命75歲,女性平均壽命78歲統計,00後剩餘電量為72.5%,90後剩餘電量為59.2%,80後剩餘電量為45.9%,70後剩餘電量為32.5%,60後剩餘電量為19.2 %,50後剩餘電量僅為5.9%。
圖片來源:公衆号白日夢和詩
看到這你是否對時間開始有一絲緊迫感?
時間對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不管你怎麼走,時間終究會帶你走向人生的盡頭。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樣都希望讓人生這趟旅程沿途的風景更加曼妙多姿一些。
02-讓時間看的見
時間從來不語,卻回答了所有的問題,歲月從來不言,卻見證了所有的真心。
《在一年頂十年》的作者談到,我們應該做一個合格的時間投資者。但如何才算是一個合格的時間投資者呢?
圖片來源:百度
這其實沒有一個标準答案,它取決于每個人内心對人生目标的追求。
認識自己真正的“需求”才是這場投資活動真正的起點。
經濟學把時間分為兩類:閑暇和勞動。所謂閑暇指的不僅包括吃飯、睡覺、娛樂等,也包括所有的家務勞動。勞動時間指可以換取收入的時間。
圖片來源:百度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這既定的24小時裡做着這兩種時間的排列組合,因為選擇不同,效率不同,才出現了千千萬萬的結果。
道理聽起來很簡單,可是很多情況下由于自我認識不清,壓根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麼。
圖片來源:百度
哈佛大學研究顯示:80%的人沒有明确的目标,17%的人有明确的短期目标,隻有3%的人即有明确的短期目标也有明确的長期目标。
20年後,數據顯示,80%的人成為普通職員,17%的人成為中産階級,3%的人成為各界翹楚。
可見,目标感缺失是大多數人常态。我們成不了那3%,但是我們希望進階成那17%的人。
圖片來源:百度
倘若一時找不到長遠目标,可以先設立短期目标,但目标該如何設置呢?
這裡推薦一款實用的模型古典老師的生命之花——平衡輪。他把時間劃分成了八個維度,職業發展、财務狀況、個人健康、娛樂休閑、家庭、朋友和重要他人、個人成長、自我實現。
圖片來源:微信讀書
這個模型能幫助我們較為全面審視我們的生活。在此基礎上,每個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每個維度下細分為2-3個小目标,然後拆分到月、周、天。
制作一朵屬于你自己的“生命之花”,走在适合自己人生軌道上,不偏不倚,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03-叠代中完善“生命飛輪”
目标的制定肯定不可能一開始就是精準的,它需要在總體框架下做動态的調整。
但何時調整,如何調整呢?歸根到底要“行動”。而在這過程中很重要的學會複盤。
圖片來源:百度
複盤,圍棋術語,也稱 “複局”,指對局完畢後,複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招法的優劣與得失關鍵。
它的意義在于從過去經曆中獲取力量,來幫助我們更好的面對未來。常言道:“吾日三省吾身”的目的也正在與此。
圖片來源:網絡
這個過程中往往讓我們忽略的步驟是“記錄”。主要是沒有認識到其重要作用。
記錄讓生活有迹可循。我們一度依賴大腦來幫助我們來完成記憶的工作,但大腦儲存空間有限,當你回想早些年的事情時,發現隻有零星的片段或就直接空白了。
圖片來源:網絡
記錄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你是否遇到過思慮過多了常常感覺腦子要炸開了感覺。而記錄恰恰可以幫助我們釋放一些大腦空間,人反而輕松了。
記錄為反思提供依據。把複盤想象成一份“體檢報告”,記錄就是這個報告的“原始數據”。我們通過對每天所做事情的回放,積累好的經驗,發現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反饋到一開始設定的目标。
圖片來源:網絡
通過“記錄—反思—調整—再實踐”的良性循環。我們就會增加自己對生活的掌控感,也會更加清楚自己的時間花在哪,也不再容易抱怨,因為你很清楚産生結果的原因何在。
04- 結束語
圖片來源:網絡
“強者征服今天,懦夫哀歎昨天,懶漢坐等明天”。重視時間管理,為每一次的努力打上時間烙印,此刻看起來或許毫不起眼,但都能成為路上的一塊基石。
都說“命”由天定,但我們希望通過時間管理和複盤掌握“人生飛輪”的“運”。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願你我都能成為合格的時間投資者,不負此生,不負自己。
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