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1 13:12:20

近日,有家長問穆老師,《陋室銘》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到底用了哪些手法?孩子說是比喻,家長則認為是類比,請穆老師告知。

說句心裡話,這是一道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一道題,需要考生具有紮實的知識基礎和較強的文學功底。

老穆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各種說法都有,其中争議最大的就是比喻了。還有學生表示,他們老師也拿定不了,說“類比”比較穩妥一點。

那麼,到底有沒有比喻呢?其它的手法又是什麼呢?

針對這些問題,穆老師就來簡單說一下。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1

老穆認為,最肯定的手法就是起興對偶了,這是最沒有争議的手法。

我們先談談起興手法。

“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起興,就是先說其他事物,再說要說的事物。

作者先言“有仙之山”、“有龍之水”,然後才說“吾之陋室”,這是典型的起興手法。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2

我們再來說說對偶

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辭方式。

對偶,從形式上,有單句對偶偶句對偶多句對偶句中對

從内容上,有正對偶反對偶串對偶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對偶句,确切地說,是偶句對偶正對偶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3

老穆經過查證,比興手法也是被廣泛認可的一種手法。

比興較之起興,多了一個“”。

那麼,這個“”到底是什麼呢?是比喻,還是類比呢?

宋代朱熹認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老穆通過查閱資料,确定“比”為比喻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既然運用了比興的手法,那就說明有比喻。

那麼,将什麼比作什麼呢?

老穆認為,單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是看不出比喻的,必須要有後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句話來支撐。

如果有後句,那就有比喻了,确切地說,是比喻中的擴喻

擴喻,它的特征是本體和喻體不在一句話中,它們分别構成短句,而常常組成平行句式。

老穆認為,應當是将仙、龍比喻室主,因為他們身上都具有相似的優秀特質。山因仙而名,水因龍則靈,室因吾而不陋。

山和水能不能比喻陋室呢?老穆認為,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可以比喻有吾之陋室

朋友們,由于比和興是一個整體,故而我們不單說使用比喻的手法,而是說比興手法。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4

我們再來談談類比手法。

類比是基于兩種不同事物或道理間的類似,借助喻體的特征,通過聯想來對本體加以修飾描摹的一種文學修辭手法。

朋友們,當你看到“借助喻體”四個字時,是不是想到了什麼?

對啦!類比,其實就是我們上面講的“擴喻”,擴喻,又叫類比。

老穆認為,此句用了類比手法。

作者用“山、水”類比陋室,“仙、龍”類比“”,山有仙則名,水有龍則靈類比“室有吾而不陋

朋友們,你們明白了嗎?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5

那麼,這句話還有沒有其它手法呢?

老穆認為,有,那就是虛實手法

山與水,是客觀存在事物,而仙與龍則是虛構事物,故而是虛實結合

山、水、仙、龍對于正在寫這篇文言文的作者而言,是不在眼前的,故而為,後文中的“陋室”則是實的,所以這是以虛襯實

主要用了什麼手法(到底用了哪些手法)6

最後,穆老師想說,如果考到這道題,我們一般回答比興類比,如果問你有哪些手法的話,穆老師的分析的手法都可以考慮。

最後,穆老師再為大家細分一下,如下:

修辭手法:類比、對偶、比喻。

表現手法(狹義):比興(包含起興,故不再寫起興)、虛實(虛實結合、以虛襯實)。

寫作手法(表達技巧、藝術技巧等):比興(包含比喻和起興,故不單獨寫)、類比、對偶、虛實(虛實結合、以虛襯實)。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