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是指2種或2種以上的顔色給人視覺中顔色的差異。汽車車身在塗裝過程中,面漆色差很難控制,汽車面漆色差一般要求ΔE≤2.0。色差測量主要有2種方法,一是目測,就是用眼睛目視;二是用色差儀進行測量。為了衡量色差輕重程度,測量時必須以标準色闆作為參照基準,标準色闆是經過雙方認可的色卡,這樣便于和實物對照,辨别實物是否存在色差。汽車車身面漆色差一般分為:同一車身不同部位的色差、不同車身之間的色差、車身與裝飾塑料件之間的色差、車身修補時的色差。本文根據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讨論一下各種色差産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
色差産生的因素
1.1 噴漆施工環境對面漆色差的影響
車身在噴塗面漆過程中,噴塗環境的溫度和濕度不同,對面漆色差影響很大,也就是說,同一罐調好的漆,在不同溫度和濕度的環境中噴塗,經幹燥以後測量色差,得出ΔE是存在很大差異的。這是因為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影響油漆溶劑的揮發速度,溫度高溶劑揮發快,溫度低溶劑揮發慢,進而影響漆膜的表幹時間;同樣,如果濕度高溶劑揮發就慢,濕度低溶劑揮發速度就快,也會影響漆膜的表幹時間,導緻漆膜産生色差。
1.2 漆膜厚度對色差的影響
車身在噴塗過程中,由于噴塗距離、出漆量、走槍速度的不同或操作技能的問題,對漆膜的厚度影響很大,有的地方較厚,有的地方較薄,有的地方甚至出現露底現象,漆膜厚的地方外觀豐滿,光澤高;漆膜薄的地方不光亮,光澤較差,從而産生色差。
1.3 壓縮空氣壓力
塗裝施工過程中,壓縮空氣壓力的不同對漆膜色差的影響很大。這是因為空氣壓力的大小會影響油漆霧化顆粒的大小,壓縮空氣壓力越小,霧化效果越差,油漆霧化顆粒越大,油漆噴塗在被塗物上形成的漆膜不光滑,粗糙無光;如果壓縮空氣壓力較大,雖然形成的漆霧顆粒較細,但漆霧就會到處飛揚,不僅影響漆膜質量,而且影響上漆率,對色差也會産生影響。
1.4 烘幹溫度的影響
漆膜在烘幹過程中,烘幹溫度的不同對漆膜的色差有一定的影響。因為烘幹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物理化學過程,烘幹溫度的高低和時間的長短,對物理化學變化的過程影響較大,溫度低,交聯反應進行慢,溫度低于規定的範圍,漆膜就不能完全幹燥,影響漆膜性能;漆膜烘幹溫度高,能加速交聯反應的過程,但由于漆膜形成過快,影響流平效果,漆膜就會粗糙。如果烘幹溫度過高,超過規定的烘幹溫度,就會産生過烘烤,漆膜就會發黃,影響色差。
1.5 油漆溶劑揮發速度的影響
油漆溶劑的揮發速度,與溶劑的沸點有直接關系,溶劑的沸點越高,其揮發就越慢;溶劑的沸點越低,其揮發就越快。若同一種油漆用不同沸點的溶劑稀釋後進行噴塗,在工藝條件相同的條件下,獲得的2種漆膜是存在色差的。這是因為稀釋劑的揮發速度影響了漆膜的表幹時間,進而影響了漆膜的流平。
1.6 施工黏度的影響
油漆施工黏度對色差也有影響。同一種漆,采用不同的黏度進行施工,獲得塗層的色差值是不一樣的,而且差别很大。這是因為施工黏度影響漆膜的外觀質量所緻。取某公司“工程黃”水性面漆噴塗不同黏度的色闆,其中1#色闆黏度45 s、2#色闆黏度75 s、3#色闆黏度102 s時,進行色差效果比較,對照結果見表1。
從表中可以看出,油漆黏度在75 s時,色差值最小,ΔE均小于1;黏度為45 s、102 s時色差值ΔE均大于2,可以看出黏度對色差是有很大影響的。
黏度色差統計對照表
1.7 油漆攪拌不均勻對面漆色差的影響
油漆在施工之前要進行調漆,調漆過程中首先要将漆攪拌均勻,攪拌的目的在于将桶底的沉澱物攪起,并充分攪拌均勻。如果不攪拌,桶底的着色染料将沉澱于桶底,無法在塗料中均勻地分散,這樣會影響塗層的遮蓋力,同時會影響油漆的色差。
1.8 底層表面狀況的影響
噴塗面漆之前底層表面狀況對面漆色差影響很大,如果底層的顔色不同,或發花,或不同顔色的中塗(如果沒有中塗層的話,就是指底漆),其上邊面漆的色差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從肉眼就能識别出來。例如灰中塗和白中塗噴出來的面漆,一個顔色發黑,一個發白。有時局部修補是在面漆表面進行補漆,修出來的漆面色差會十分嚴重。還有底層表面粗糙度的不同,也會給面漆造成色差。
1.9 其他因素的影響
不同批次的色漆和罩光漆,由于油漆生産工藝條件的差異,或原材料的因素,也會給油漆塗層造成色差。另外,面漆與罩光漆采用“濕碰濕”施工工藝間隔時間的不同,也會對油漆塗層産生影響。噴漆室垂直風速的大小對面漆色差也有影響。
2
色差問題的解決方法
1)加強噴塗環境的控制,使噴塗施工溫度和濕度控制在規定的範圍内。塗裝車間噴漆室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分别控制在20 ~ 28 ℃和60% ~ 75%範圍内,這樣使影響塗層色差的溫度、濕度的因素基本消除。
2)加強施工工藝的控制,嚴格控制施工參數,如噴塗距離、出漆量、走槍速度、扇面寬度,規範操作方法,這樣能保證塗層沒有色差,且厚度均勻的漆膜。
3)加強空氣壓力的控制,調節空氣壓力閥門,使噴塗空氣壓力的大小控制在工藝範圍以内。同時強化工藝參數的日常點檢,保證工藝參數在規定的範圍内。
4)将烘幹溫度控制在規定範圍以内。經常檢查烘幹室的供熱系統,循環風系統、三元體、二元體、關鍵部件等,看看是否存在影響供熱及溫度均勻的問題,發現問題并及時排除。
5)根據氣溫的變化,采用揮發速度适宜的稀釋劑,例如夏季氣溫較高,溶劑揮發快,為防止溶劑揮發過快,塗料稀釋采用慢幹劑;冬季氣溫較低,溶劑揮發較慢,為防止溶劑揮發過慢,塗料稀釋采用快幹劑。
6)将施工黏度調整在規定範圍内,并做好記錄,防止施工黏度過高或過低。
7)調漆前将原漆攪拌均勻,将桶底的沉澱物全部攪起并充分攪拌均勻,使顔料分散均勻;塗料加入稀釋劑之後用攪拌棒再次攪拌均勻,而後進行過濾,并做好調漆記錄。
8)噴塗面漆之前,對打磨露底的、底材顔色不一緻的要補噴中塗漆;對于能滲透顔色的塗料,要補噴專用的黑色遮蓋底漆,防止顔色滲透及色差的産生。
9)對于不同批次的油漆,要求供應商加強顔色控制;同時要調整好生産節拍,掌握好流平間隔時間;強化送風系統的管理,控制風速;保證色差符合要求,提高外觀質量。
3
結語
車身油漆塗層色差産生的因素較多,如果控制不好就會影響塗層的外觀質量,為此我們要加強塗裝過程的控制,防止質量問題發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