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市場營銷”,很多人腦中想到的畫面基本都是這樣的:
一個穿着西裝打着領帶的年輕人,對着另一個潛在的客戶滔滔不絕地講一些華而不實的話語,主要的目的就是推銷出自己的産品。
很多人也将市場營銷與推銷畫上等号,畢竟從車到房産,從保險到超市售賣等等,都打上“營銷”的标簽。
市面上也有很多書籍寫着XX營銷XX經典案例等等這類的書籍内容,我雖然不是從事營銷崗位,但也因為接觸到相關的一些内容,研究過一些營銷的東西,真的是參差不齊。
對于到底什麼是市場營銷,營銷到底如何判斷未來趨勢等等這類的新型内容,卻沒有太多的書籍介紹。
剛好,最近看到這麼一本書,是由萬事達卡的全球首席營銷及傳播官拉加·拉加曼納先生撰寫的《量子營銷:引領未來的創新營銷法》。它的主要内容是幫助更多的營銷人員預判未來趨勢,找到更好的企業發展方向,以及營銷的靈活框架等等。
對于這本書,從我的角度來看,有這樣三個方面值得大家思考:
第一,市場營銷≠促銷
大家想一下或者看一下自己的公司架構,是否有一個營銷部門。如果有的話,再看一下,營銷部門在做什麼工作?是不是他們在思考促銷方案、出具推銷廣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就像書裡說的那樣,企業将原來的4P(産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全都拆分了,最後留給營銷的隻有一個促銷,所以大多數人對市場營銷就是促銷畫了等号。但因為這種拆分,讓很多人誤以為市場營銷就是促銷,就是賣東西而已。
但事實,并非如此,市場營銷是一門藝術、科學和工種,它是一個很全面的工作體系和框架,而不隻是我們熟知的促銷一項。
書中給出了量子營銷人員的四重内容:品牌建設、品牌管理、促進業務增長以及為可持續競争優勢打造平台。
在這四方面整合之下,企業的營銷業務脫穎而出絕對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第二,營銷的科學
剛才提到了4P(産品、價格、渠道和促銷)囊括了市場營銷的全方位,但如果真的從這四個方面去做營銷就會産生什麼才是适合的時機的問題,畢竟營銷講究的就是一個合适。
營銷的科學需要判斷時機,提前謀劃發展趨勢,設立一個營銷的大局,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将商品或産品送出去。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很火的直播帶貨,就是一種不同的營銷方式。人人都是主播,通過對手中的商品的試用、描述等等,傳遞給消費者商品的益處。但他們直播帶貨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像東方甄選的董宇輝的直播,就是在自身文明素質的基礎上對商品進行傳遞,但這些接地氣的傳遞,讓很多人受益匪淺,哪怕不買貨,也得到不少的收獲。
營銷人員洞悉藏在購買者的心理和行為需求,自然也就能夠更好地收獲回頭客。
第三,以人為本的營銷
我們現在都很熟悉大數據的強大,比如剛刷完一本書,然後過一會,就會推薦同款的同類型的書籍,這就是大數據帶來的效果。
如果說原來購買商品的話,隻是為了需要或者需求,單純地就是需要購買某一個商品,那麼現在的話,購買的時候,更願意去獲得一種好的體驗和好的感受。
消費者對于這種的需求,那就需要營銷者多多從以人為本出發,而不是單純地重商的營銷,體驗感變得比之前更加重要,也成為大家選擇産品的一個考察的方向。
消費并不是單純地消費,而是有價值感的消費,就像我們跟别人講話,如果講了半天,對方一點收獲都沒有,那就是廢話文學。但如果因為自己的一兩句金句,對方突然醒悟,那就是價值感的高級體現,營銷也是如此。
如果新的營銷第五範式到來,相信消費者會擁有更好的消費體驗,以及獲得更多的滿足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