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及第後殿試合格者分為三甲,一甲第一人就是人們常說的狀元郎了。有幸狀元及第的舉子很快就會名揚天下,仕途通暢、授官之優渥非尋常進士及第者可比。狀元郎在民間享譽已久,即便是科舉制度成為曆史陳迹的今天依然家喻戶曉,但關于狀元的稱謂來曆,卻很少有人能說清楚明白。
李唐立國後的科舉取士,科目除秀才、明經、俊士、進士等幾項之外尚有制舉。當時進士科制度還不完善,士子應舉隻試策、凡考試合格者除按成績高低分為甲乙兩科外,對名列前茅的進士既無特殊優待,也沒有專門稱謂。唐初的科舉,與從前的舉秀才、孝廉并無兩樣。盛唐時期,俊、秀兩科廢棄不用,明經也因以背誦為能事而遭人輕視,隻有進士科衆望所歸、一枝獨秀。但高中榜首者仍無特殊待遇和稱号,進士及第第一人并不為時所重。
改變發生在中唐,随着政治的黑暗,科舉主要以詩賦取士。雕蟲小技占得上風,使得進士科日趨浮薄,士人一旦登第便名噪一時,獲得第一名者尤為士林所重。狀元、榜眼、探花的稱呼即濫觞于此時。但當時沒有正式的殿試制度,省試合格後即列名放榜于尚書省,奪魁者的姓名榜于前列,“榜元”、“榜首”之稱蓋源于此。舉人赴試,按例都要向貢院吳繳填寫了三代、鄉貫、年甲等内容的家保狀,國子監和州縣也須向尚書省投遞舉狀,舉人考取進士第一名後,他在貢院中放的家保狀和舉狀就會放在其他舉子的前面,故有“狀頭”之稱。
顧名思義,狀元之意與狀頭毫無二緻,但狀元一詞出現略晚,新舊《唐書》《唐會要》中不見有這兩個字,出現在唐宋典籍中的“狀元”,基本上是五代之後的追稱。這種古今稱謂互用造成的混亂,令今人誤以為唐代就有了狀元之稱。唐末五代偶然出現的狀元這稱,也并不一定是指進士及第第一人。狀元可以是第一人,也可以是第二、第三,甚至是所有進士及第的士子。中唐之後,進士科奪魁者雖然有了狀頭、榜首之類的稱号,但隻是一時榮譽,時過境遷則泯然衆人矣。有唐一代登進士甲科而官至要津者少的可憐,更不用說官至極品、位極人臣了。
趙匡胤在位之時,進士及第就可以作官,不過官職卑微,開寶八年(975)進士第一人王嗣宗隻是授予了從九品的司寇參軍之職,其他人可想而知。王嗣宗在地方得罪了上司,居然被械系入獄,斯文掃地。趙光義即位後第一次開科取士,就錄取進士109人,諸科270人。不但人數遠超趙匡胤一朝,而且進士第一人呂蒙正直接授官為将作監丞(從八品),其餘人授大理評事(正九品)。趙光義取士之多、授官之優渥對以後的科舉制度産生了巨大影響,宋代中進士甲等者不僅升遷快,而且還可以就試館職,這是唐代考取甲科的人想也不敢想的美事。
從唐初至宋初的三百餘年間,除戰亂、饑馑等特殊年份,基本上每年開科取士,因此考取前三名的人數着實不少。從宋太祖開始的科舉每兩年、三年才舉行一次,直到宋英宗時每三年一次開科取士才成為規定。雖然錄取的進士多了,但中狀元的士子卻比從前少了許多。宋代統治者刻意網羅天下讀書人,參加科舉的士子爆棚,在競争激烈中脫穎而出,獨占鳌頭者當然會被視為莫大榮耀了。故宋人雲“每殿庭胪傳第一,則公卿以下莫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自崇政殿出東華門,傳呼甚寵,觀者擁塞通衢,人摩肩不可過,錦鞯繡毂角逐争先,至有登屋而下瞰者。士庶傾慕,歡動都邑。洛陽人尹洙意氣橫跞,好辯人也,嘗曰:‘狀元登第,雖将兵數十萬,恢複幽薊,逐強虜于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也不可及也。’”
在宋太宗、宋真宗兩代統治者不遺餘力的忽悠之下,到了宋仁宗在位時,朝野間開始形成共識——狀元及第的風頭完全可以蓋過為國開疆拓土、光複幽薊,科舉的魅力開始登峰造極。需要額外說明的是,無殿試這一環節的狀元都是省試第一人,開寶六上在增加了殿試後,狀元才是殿試第一人。此前的省試第一人隻能稱為榜首,以後的省試第一人為省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