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給了自己家長的竹筍,正好用來做油焖春筍,濃油赤醬的本幫菜,簡單快手又好吃。
By 藍洛淩
1、竹筍去殼,洗淨。
2、将竹筍切段。
3、鍋中放水,燒開,倒入切好的筍開水燙熟。
4、撈出燙好的竹筍,過冷水,然後瀝幹。
5、鍋中放入适量油,冰糖小火至冰糖融化。
6、倒入竹筍翻炒。
7、加入老抽上色。
8、加入鹽、生抽翻炒調味。
9、加入蔥花,翻炒一下。
10、出鍋。
1、竹筍用水燙是為了去澀味。 2、加調料的勺子我用的是中式的那種調羹,口味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加,本幫菜油焖筍就是要濃油赤醬才好吃。 3、加鹽是為了更好的提鮮。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尤其是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适用于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1.開胃健脾
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内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于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3.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内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教多,因此各種結石患者不宜多食。處于發育期的兒童,骨骼發育尚未成熟。因筍中含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和鋅的吸收和利用,如吃筍過多,會使兒童缺鈣易患軟骨病,缺鋅會造成生長發育緩慢。所以,15歲尤應注意不宜多吃筍。
過量攝入纖維素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嚴重的還會引起腸胃不适。兒童、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春筍。
過敏體質的人過量食筍易引發荨麻疹。
筍系寒、澀之品,凡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産後以及因吃筍會誘發、複發哮喘的人,不直吃筍。此外,筍還能助發瘡毒,故凡癰瘡患者,也應忌吃筍。
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