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烨捷
最近幾天,随着上海疫情防控形勢趨緊,滬上各大高校都進入了閉環管理狀态。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上海的大學生們在閉環管理期間積極配合學校工作,日子過得“花樣繁多”。
在華東理工大學,這兩天同學們最關心的話題是“今天吃什麼”。“我想吃水餃!”“我訂了魚粉!”“我訂了拌面!”……臨近晚餐時間,杜杜(化名)和室友們讨論起訂晚飯的問題。
閉環管理期間,校園内其實沒有外賣。這是華東理工大學徐彙校區推出的“雲訂餐”服務。
3月10日以來,根據疫情防控需要,華東理工大學徐彙、奉賢兩校區先後采取了統一打包、自助取餐、即買即走的就餐形式。每天豐富多樣的菜品經過随機組合與葷素搭配,形成了風靡華理人朋友圈的“盒飯盲盒”。
然而,近期學校在收集同學們對于菜品菜式的意見和建議後發現,即便食堂供應的菜品豐盛,但同學們偶爾還是想換換不同的口味。經過後勤保障處的協調,在華理2007屆校友、俺來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孫紹瑞的大力支持下,借助“俺來也”雲餐廳技術優勢,徐彙校區食堂外賣“雲訂餐”服務于3月15日晚上線試運行。
同學們隻需關注“華東理工大學”或“華理小蜜蜂”公衆号,在右下角點擊“徐彙訂餐”,或進入“小花梨”公衆号,點擊“跟梨玩-徐彙訂餐”,再點擊彈出的鍊接即可訂餐。訂餐成功後,同學們按照取餐時間自行前往餐廳取餐。
“雲訂餐”還為在寝室健康觀察的同學準備了暖心的“專享服務”——餐費0.01元 配送服務。
“晚飯直接送餐到寝室樓底。重點是隻要0.01元!”杜杜和室友們已經在宿舍健康觀察了5天,每天都是不重樣的飯菜,晚餐發放水果,還有各種物資和零食。
而在華東師範大學,身穿藍色馬甲的志願者,被同學們親切地喚作“藍朋友”,志願者輸出的正能量則被稱作“藍友力”。
2020級世界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孫幟,在學校封閉管理的第一時間就作為第一批志願者投入到志願服務工作中。作為研究生公寓志願者隊伍的聯絡人,兩天來他和志願者夥伴們共同承擔了協助全員核酸檢測、快遞物品轉運以及食堂防疫等工作。
志願者總隊2019級物理專業的陳澤宇同學,3月14日結束了8點到22點物資運輸崗的志願工作後,脫下“藍色小馬甲”,又立馬換上防護服,來到西操場,從事核酸檢測崗的引導工作,将課餘時間排滿、自己“連軸轉”也不覺得累。
截至3月15日,華東師大闵行和普陀兩校區共招募學生志願者384人。根據學校最新通知,15日零時起,兩校區暫停接收外賣,并對所有外來快遞進行消殺。
該校政治學與行政學大一本科生黃佳欣被安排在闵行校區北門,負責物資運送工作——把消毒後的快遞從門外運送到門内的快遞架上。“我是在‘ECNU抗疫時代’群裡看到老師在招募志願者,就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報名參加志願工作。”她說,自己還想更參與到更加忙碌的志願者工作中,比如運送物資到各個寝室樓。
“東川路800号”是上海近期幾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裡的“常客”,有多名确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來自這一地址。而這裡,正是上海交通大學闵行校區所在地。
最近,上海交大因疫情防控而催生的教師志願送餐隊伍“火”了。他們身穿統一的防護服,兩個人一輛私家車,專門為同學們提供送餐服務。一則“乘着歌聲翅膀的盒飯”的故事在交大同學間傳遞。
“交大、交大、學府莊嚴、師生切磋共涉艱險……”上海交大闵行校區西區一幢宿舍樓,幾個正等待學校送來熱騰騰午飯的男生循着歌聲紛紛走到陽台。伴随着嘹亮優美的歌聲,眼前的一幕讓這幾位大男生“破防了”。
“是剛剛給我們送飯的老師”“明天還有麼”……同學們不約而同地走上陽台,跟着老師一起合唱起來。一時間“唱着校歌送午餐”的小視頻在交大師生中傳播。
這是上海交大教工合唱團的骨幹、教育學院的教師霍歡,在學校的大型活動、大型歌會、新年演出上,都有她動人的歌聲。
“每天送飯确實很累,我本來想唱唱歌給自己鼓勁,唱着唱着就聽見同學們也跟着唱起來了,我很感動。”霍歡介紹,她和另一名女教師每天每餐要送400份飯。這兩天,她已經開始準備藍牙音響,預備把送餐歌聲當作同學們的“開飯鈴”,除校歌外,後續還将獻上《春天在哪裡》《我和我的祖國》等。有的同學還主動要求加入小提琴伴奏。
在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的校園裡,11000籠實驗小鼠(又名Jerry)也受到了更加細心的關照。校園準封閉管理期間,實驗動物科學部的17名工作人員駐守其中,負責每日照料實驗小鼠,保證設施設備的持續運行。
在接到啟動校園準封閉管理的通知後,實驗動物科學部第一時間召開黨政聯席會進行部署,動物部同志們立即行動起來,緊急進行人員、物資的調配保障。3月13日上午,用戶服務部門工作人員曹美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屏障内的那些實驗小鼠,“它們的飼養不能停歇,肯定是要有人駐守現場,我就主動請纓,如果有需要,我可以進校。”曹美華家裡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料,但她仍然在當天晚上6時前,逆行到校。
每天早晨8點不到,工作人員們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有的進入屏障保證動物健康飼養,有的在屏障外做好外圍保障工作。曹美華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做好飼養人員和課題組成員之間的溝通協調。“我每天晚上要将第二天的實驗預約信息統計出來,包括每個時間點的每一項具體流程,需要攜帶哪些物品進入屏障等,不同的物品要以不同的方式消毒,傳遞入屏障。我整理好這些信息,以便工作人員提前做好準備。”整理統計工作往往要進行到晚上8、9點。
在屏障内,每層樓的工作人員從日常的7-8人輪班減少到2人常駐,他們要負責實驗小鼠換籠、加水、加料等工作,并且每天上下午兩次巡查動物健康狀況。同時,對于一些無法進入現場的科研人員的部分實驗需求,工作人員也會代為處理。為保證屏障内始終處于有人值守狀态,兩個人吃飯、上廁所、休息都需要輪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