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标
2、感受西皮的特點,加強對京劇的理解,增強對傳統音樂的熱愛。
3、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實踐、合作等方法,學生能進行角色扮演,提高自身的表現力與創造力。
4、了解京劇中的行當,能夠哼唱其中的唱段。
5、感受京劇唱腔的特點,了解我國傳統京劇。
6、了解京劇中的行當,并能正确的進行區别,能夠哼唱其中的唱段。
7、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教師上課伊時,教師播放京劇《貴妃醉酒》片段,并引導學生思考:表現形式是怎麼樣的?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京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位列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引入課題——《祖國的好河山寸土不讓》。
(2)、初步感知
初聽樂曲,教師播放音頻。并設問:“歌曲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傳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歌曲給人一種的豪放的感覺,是《沙家浜》中的其中一個唱段。複聽歌曲,教師演唱歌曲。并設問:“歌曲中描繪了怎樣的場景?”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抗日戰争時期,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帶領18名傷員,來到沙家浜養傷,與當地群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為找到這批傷員,日僞軍對沙家浜地區展開了瘋狂的大掃蕩。為避開敵人鋒芒,黨組織安排傷員轉移到陽澄湖的蘆葦蕩,敵人的掃蕩一無所獲。日寇并不甘心,命忠義救國軍進駐沙家浜,設法找到這批傷員。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魁、參謀長刁德一向阿慶嫂打探傷員下落,阿慶嫂與敵人巧妙周旋,并引誘敵人開槍,利用槍聲通知了蘆葦蕩的傷員,使傷員提高警惕。沙家浜被敵人長期占據,阿慶嫂按縣委批示派沙四龍把傷員轉移到紅石村。敵人找不到傷員,抓來群衆拷問,一無所獲,氣急敗壞地殺了一些群衆。
(3)、分段欣賞
教師播放歌曲,引導學生思考這部分的唱腔有什麼特點?西皮是戲曲腔調。明末清初秦腔經湖北襄陽傳到武昌、漢口一帶,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而成。同二黃相比,西皮一般較為高亢剛勁、活潑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調,也包括二六、搖闆等闆式。播放視頻中的唱段,并提問:人物的扮相有什麼特點?京劇行當的劃分,除依據人物的自然屬性性别、年齡和社會屬性身份、職業外,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來分類。分為生、旦、淨、醜。班社舊有七行七科之說。七行即生行、旦行、淨行、醜行、雜行、武行、流行。
(4)、鞏固提高
教師為學生播放《霸王别姬》《二進宮》等京劇片段,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京劇的理解。
(5)、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京劇是我國的傳統藝術,也是一門深得大家喜愛的藝術,希望同學們能将中國的傳統藝術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布置課後作業:搜集其他京劇進行欣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