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一二年級不考試怎麼解讀

一二年級不考試怎麼解讀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2 00:18:45

民小編說

近日,教育部發文,明确規定: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這引起了廣泛關注。面對早已習慣用考試來評價、檢測、反饋的教師、家長一下不知所措,甚至産生疑問:不考試,如何保證學習質量呢?我們一起來看,如何用“過關清單”解決這一問題。

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

小學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義務教育其他年級由學校每學期組織一次期末考試。

面對這個規定,習慣考試的教師滿是問号——不考試,教學質量如何保障?不考試,可以做點别的來代替麼?

但同時,文件中還做了補充規定:

學校和班級不得組織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也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

一二年級“不考試”,已成定局。于是,如何确保教學質量成為一線教師關注的重點。今後怎麼考?學生會不會考?能不能考好?

破解這一難題,我們需要明确:考試到底考什麼?

其一,考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就是檢測。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檢測學習能力的層級水平,檢測學習的結果;

其次,考題的設計配合檢測。考題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即将應掌握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設計成各種形式的題型出現,依然為的是檢測學習的效果;

其三,考試更深遠的作用是促進運用。檢測出結果不是終極目的,對結果進行分析,促進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才是進行考試更高的價值。

考試就是檢測與考查學生學到了什麼,學習的效果如何。一二年級不進行紙筆考試的情況下,一線教學更需要向課堂要質量、求效果。“人民教育”官微于9月18日轉發了題為《過關清單:把無效的作業負擔減下去 》的推文,介紹了“過關清單”。我們可以借助“過關清單”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考試所肩負的功能,檢測與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

首先,過關清單的系統性,使其成為教學有效的一道“保險”。

過關清單強調“課課過關”,每一節如何教,效果怎麼保障,清單提供了完整的系統設計。

如教材中一組課文中每一課之間的關聯,在“課課過關”時可以被察覺;一二年級的識字課中,“這一課”與“下一課”之間使用的識字方法,獲得的識字規律,在“課課過關”中能夠被捕捉。教師獲悉了這些規律性知識後,教學更為簡約、更具關聯,更加有效。

其次,過關清單的精細化,凸顯知識“顆粒”在學習中的存在。

過關清單的一大亮點就是将需要過關的知識點清晰簡明地陳列,就像膠囊中的真正起作用的顆粒。羅列出來後,知識點排列在眼前,讓教師一眼便知這一課具體要教哪些内容,學生到底要學什麼知識,要訓練的能力點是什麼。明确核心知識後,精準教學,保證高質量高效率。

統編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識字1《場景歌》的過關清單中,在“生字詞過關”項目中,就清楚列出三項:

(1)會認的生字:帆、艘、軍、艦、稻、園、翠、隊、銅、号。

(2)會寫的生字:處、園、橋、群、隊、旗、銅、号、領、巾。

(3)要掌握的詞語:花園、石橋、隊旗、銅号、紅領巾、歡笑。

以“會寫的字”為例,清單中給出的“評價參考”分為常規、結構、易錯三方面,具體表述如下:

常規:能正确認讀生字詞;能用字組詞;按筆順規則規範書寫生字。

結構:“橋、群、隊、旗、銅、領”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注意左右寬窄不同。“橋、群、旗、銅、領”還可以用形聲字法歸類識記。

易錯:“旗”右邊部分的其上面的撇與橫不能少,且與“其”要緊湊。

教師使用清單比對與反思,能明确這些字要教到什麼程度,要掌握哪些關鍵點。在本課的“閱讀學習過關”項目中,同樣列出四條:

(1)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讀得準确連貫。

(2)朗讀與識字相結合,在情境中理解字形字義。

(3)說一說文中出現的量詞,看誰說得多。

(4)選一張你喜歡的照片或圖畫,仿照課文,說說上面有些什麼。

四條過關項目,讓教師熟知本課教學涵蓋的聽、說、讀、寫、演等語文學習活動,結合“評價參考”,明确活動中應涉及的能力要素是什麼。

如在:“選一張你喜歡的照片或圖畫,仿照課文,說說上面有些什麼。”這一項目中,給出的“評價參考”是創設情境,能運用量詞表達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指向的是對知識的“應用與實施”。

做什麼?為什麼而做?做了會如何?過關清單精細化地凸顯每一課涉及的“知識顆粒”,讓教師借助清單彌補教學缺失,讓學生獲得更為完整的知識系統。

第三,過關清單的知識維度區分,給予能力提升的強提醒。

依據布魯姆認知目标分類學,過關清單對每一節課應掌握的知識進行認知維度的界定與區分,直觀地讓教師看到學生在這一課的學習中,認知活動處于哪一層級水平,還有哪些可發展的空間,可以采用哪些不同形式的教學,能組織哪些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

原本内隐的認知層級,借助清單中的表格進行可視化。使用過關清單成為習慣後,教師能建設起“為能力發展而教,為素養提升而學”的更為先進的學習觀。

例如《場景歌》中的“學習效果自查”表如下:

一二年級不考試怎麼解讀(一二年級不考試)1

表中呈現的學習活動,從認知層級上看,至少包含“記憶—識别”和“理解—分類”兩級;在應用中,涵蓋“執行”與“實施”兩個層級。借助清單自查反思,對教學進行評估,能讓教師改進教學,讓學生的知識在不同情況中得到鍛煉與發展。學生學到的,是可用的,活的知識。

一二年級的教師,需要轉變觀念,切莫過分關注考試。在實際教學運用中,合理運用過關清單,能幫助一二年級教師實施有效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何捷單位系福建省閩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來源: 人民教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