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23:53:24

“夏日傍晚的天台音樂會,接地氣又活力滿滿,愛了愛了。”

在“生如夏花——‘原創坪山’天台音樂會”,坪山音樂創作營藝術家再度集結,為坪山文化館生日再唱坪山原創之聲。這一場“接地氣”且特色鮮明的音樂會,感受到創新坪山的發展魅力,看到坪山對于創新發展的追求,看到這座未來城區的發展後勁。

一場“接地氣”的天台音樂會,使不少人再次刷新了對坪山文化的認識。在坪山文化館成立的這一年,坪山通過公共文化機構改革、建強文藝創作隊伍等舉措,公共文化面貌日新月異;而對于這座城區與居民而言,内容豐富且系統的公益文化活動,正為他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也為這座創新城區積蓄更多發展動能。而坪山文化館展現出來的新型文化館新樣态,也為公共文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借鑒樣闆。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一種新時代文化館的新樣态)1

新機制

借力公共文化機構改革,“去行政化”打造活力團隊

“坪山文化館仿佛永遠有無數的點子,無限的精力,無窮無盡的創意和活動,一個永動機式的團隊。”坪山音樂創作營的成員之一戴穎說道。

從坪山文化館成立至今,讓不少坪山人感受到這座城區的“文藝範兒”越來越濃,“活力值”越來越高。究其背後的原因,因公共文化機構制度體系改革所帶來的動力不容小觑。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一種新時代文化館的新樣态)2

坪山作為目前深圳最“年輕”的城區之一,承擔着建設東部中心等重任。但在建區之初,坪山區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滞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亟待提升。為此,坪山将目光方向通過專業人才的眼光謀劃文化事業全面發展,探索構建文化發展新機制。

這其中,坪山公共文化體制結構改革,為坪山這一改革“尖兵”提供了生動注腳,也為“活力”的坪山提供動能。

首先坪山區率先打破身份界限,不再對改革中的事業單位選人用人标準提出硬性規定。2020年12月月,資深撰稿人、樂評人、詞作者,坪山文化智庫專家王俊出任坪山文化館首任館長。

坪山文化館成立之後,其治理結構、運行機制也進行了重構。“在籌建之初,我們積極推動文化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制定《坪山區文化館機構設置與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實施方案》。”坪山區文化館館長王俊表示,在運營過程中,坪山積極邀請理事們介入和指導文化館重要業務,為坪山的事業發展把脈定向。

坪山文化館通過制定推行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創新性運作模式,初步建立起人員精幹、運作高效的組織架構。業内人士坦言,這種開放、民主的管理方式,可以實現政府與文化機構的“政事分開、管辦分離”,以及文化機構管理的專業化和“去行政化”。

新氣象

公共文化活動“進四區”,居民在家門口享受文化盛宴

正是一系列機制改革創新,激活了坪山區文化館和坪山群衆公共文化建設的活力,迅速展現一派嶄新氣象。

“在家門口就能聽到如此多專家講座和分享,對于我們來說,是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最近坪山舉辦了好多系列公益課了,有成人的也有小孩的,都是免費的。”……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一種新時代文化館的新樣态)3

這一年,不斷有“接地氣”的群衆公益文化活動在坪山輪番上演,讓坪山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我在坪山挺好的——2022坪山文藝家書”視頻征集展播活動、廣場舞視頻秀、“有才你就來”市民才藝秀、“花兒朵朵開”坪山少兒曬藝大舞台、“逐夢在坪山”青工風采文化周、“叩響藝術之門”公益藝術培訓、“坪文開講”公益文化講座……如今一系列文化活動已經成為居民耳熟能詳的品牌,成為坪山文化建設的新名片。

事實上,這樣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坪山居民“家門口”的事例并不鮮見。随着坪山文化館的成立,這一年來,坪山舉辦各類群衆文化活動近600場,線上線下參與市民群衆多達30餘萬人次,這些不斷增加的公益文化活動如星星點綴着這座城市,豐富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場場文化活動,一個個文化品牌,赢來居民好評如潮,“參加文化公益活動”也成為許多坪山人休閑娛樂的“新氣象”。

這樣的新氣象,也源于坪山着力打造更多更廣闊“舞台”。

這一年,坪山以群衆所需統籌調度全區文體活動,堅持走品牌化群文路線,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進園區、進廠區、進社區、進校區。将公益活動送到居民工作、學習、生活所在的場景,以便讓人們在豐富的文化活動收獲輕松愉悅的文化體驗,更感受到坪山文化聚民、文化悅民、文化惠民。

新面貌、新活力

推出“文藝創作營”,文化創造人才和志願者隊伍不斷壯大

7天,8人,11首原創歌曲。

這樣的文藝創作高“效率”,得益于坪山文化館推出的“文藝創作營”模式。

“認識王館是一個非常機緣巧合的情況。”坪山音樂創作營的成員之一戴穎介紹,作為音樂創作“素人”的她通過公益音樂課程《大衆流行音樂》認識了文化館長,通過“畢業作品”加入了音樂訓練營。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一種新時代文化館的新樣态)4

坪山文化館在國内率先确立了以“文藝創作營”為核心的精品生産模式,形成從采風、研讨、靈感碰撞、跨界創作到彙報演出、評價考核的“一條龍”體系,創立音樂創作營、舞蹈創作營、戲劇創作營三大原創品牌活動。

這一新模式,是坪山文化館在文藝創作中創新的縮影。坪山不僅在專業創作人才隊伍建設“下功夫”,而且也積極推動群衆參與其中。如今文化志願者也是展現坪山文化“新面貌”“新活力”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8月,坪山文化館全面統籌全區文化志願服務工作,秉持制度先行原則,先後制定了《坪山區文化館志願者管理制度》《坪山區文化館志願者服務培訓制度》《坪山區文化館志願者服務獎勵細則》等規章制度。

同時,加強隊伍建設,招募了一批以深圳技術大學師生和家屬為代表的“高校志願者”、以國家高新産業園區高層科技人才為代表的“高知志願者”和以文化專項技能見長的“高技志願者”,吸引550名文化志願者加入,共計開展文化志願者服務活動412次,參與志願者達1441人次,總服務時長4895小時,服務市民群衆約30萬人次。

新風尚

聚焦青年、實現全域流動,助力未來之城建設

坪山區是一座産業城區,青年人衆多,如何 讓忙于工的青年白領、工人也能享受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産品?

基于此,坪山創新提出了建立坪山青年文化驿站的思路。“說白了,就是由青年集聚的園區或企業提供場地,文化館根據園區青年的文化需求提供“上門文化服務”。”

這樣的想法也很快得到了落實。今年5月,坪山文化館與深圳生物醫藥創新産業園區合作,在園區内開設了首家坪山青年文化驿站,為園區2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青年員工提供優質文化服務。

深圳文化館規劃圖(一種新時代文化館的新樣态)5

“第一場舉辦後,反響很大,比亞迪主動找上門說能否合辦一場這樣的活動。”坪山文化館相關負責人向筆者介紹,文化館還組建了青年業餘藝術團,開展藝術創作等等。“下半年我們将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共建,開設第二個青年文化驿站。明年計劃在中芯國際和坪山城市創新廣場開設兩個服務點,按照每年增設兩個的目标,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将青年文化驿站遍布到轄區内各個角落,助力文化實現全域流動。”

在這之外,坪山文化館以文化館、街道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及下轄社區為載體,除在文化館開展公益培訓課程外,還陸續将課程送進了坪山的企業園區、街道社區,形成覆蓋全面、布局合理、實用高效的公益文化服務體系。

“原來我們以為坪山是原特區外地區,沒有啥活動,沒想到這裡的氛圍這麼濃厚。”随企業進駐坪山而遷居坪山的市 民鄭小姐說,這樣的坪山顯得特别有魅力,“我身邊不少年輕人開始逐漸喜歡上了坪山”。

當前,坪山文化館和圖書館、美術館等文化設施在推動坪山區文化建設方面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在過去一年,坪山積極主動謀劃,勇于創新實踐,通過各種創新的文化活動,以開放、活力、包容的态度,呈現出創新坪山發展的特質和底蘊。文化之風遍吹坪山,優化了坪山區的營商環境,也為坪山未來之城的建設貢獻了文化的力量。

【撰文】鄭婷婷

【圖片來源】坪山發布

【作者】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