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這個自人類有了定居環境或者建築房屋之後,火災問題便長期伴随着人類整個社會的發展。
不管在任何一個時期,火災的危險性和威脅程度都是毀滅性的。
即便在現代文明創造出鋼筋混凝土之後,火災問題時有發生。
要說以前的房屋建築,火災現象通常從一個着火點發展成火源,最終燃燒掉整個房屋。
由于早期的房屋建造多是采用木料結構,以及簡單的磚瓦布局,在空間分布狀态中,這給火源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但要說現代建築,尤其是高層建築,通常來講這類建築會在安全性和強度方面進行重點考慮。
因此在建築材料方面大多會采用鋼筋混凝土作為建築的基本結構,必要的情況下還會采用特種材料進行加固處理。
理論上來講,混凝土建築應該很難發生大型火災。
但現實往往告訴我們事情從來不會按照預想的那般進行。
高樓建築盡管在采用混凝土後,一次不起眼的火源最終都會發展成損失嚴重的大型火災,甚至将整棟樓給點燃。
高層建築失火很麻煩
那麼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究竟在哪裡呢?
其實關于高樓建築火災與混凝土之間的關系,簡單來講隻需從燃燒這一層面來分析。
為什麼會發生火災,以及燃燒的必要條件。
通常來講,要想燃燒進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一是可燃物,這類物質通常容易燃燒,比如木材、油料等;
其次是助燃物,助燃物多為空氣中的氧氣,氧氣作為催化劑加劇了着火點的燃燒效果,從而使得火災進一步進行;
最後是引火源,即使有了前面兩個先決條件,在沒有引火源的情況下,火災一般也很難發生(自燃發熱也屬于引火源本身)。
燃燒的三要素
同時,對于高層建築來講,高樓房屋一旦發生火災,從火災的撲救,到人員的逃生都要求比一般火災更高的技術保障。
因此,按照性質重要、火災危險程度、疏散和撲救難度來劃分,高樓建築火災為一類火災。
高層援救的雲梯車
其特點在于火勢蔓延快,疏散困難,由于樓層衆多,垂直距離長,所以高樓火災的危險程度更高。
這也使得消防雲梯和疏散難度大大增加。
尤其是在消防力量欠缺的小城市中,高樓建築火災的威脅性極高。
高樓建築火災的主因
通常來講,高樓建築的火災原因主要表現在電氣安全、防範意識薄弱、材料使用不合理、物料堆放未按規定擺放等。
另外無論是在高樓空間,還是普通的居民樓或者平層房屋中,火災發生的另一個原因還體現在火源未及時撲滅。
一般來講,火災現場都會有一個着火點,或者說着火源。
火源未能及時撲滅,便很容易出現“閃燃”的情況。這種情況多發生在起火的密閉空間中,并且是小火變成大火的必經過程。
閃燃普遍在大型火場中出現
由于火源現場堆積了大量可燃物,當密封燃燒下,由此産生大量煙霧形成分煙層。
而分煙層對流至室内則會在其他地方造成輻射熱量散布。
在這一情況下,受熱輻射影響的物件開始受熱分解,并産生可燃氣體,通常來講為一氧化碳。
當溫度持續上升至650℃時,火場頂部聚集的一氧化碳變為可燃氣體,從而在瞬間引發燃燒,并帶來猛烈的火勢。(一氧化碳的自燃溫度在609℃左右)
一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另一個比較難注意到的地方是火場的回燃,這也是不少大型火災出現的一個主要原因。
就火災本身而言,如果缺乏助燃物,比如缺氧燃燒,火情有可能會自行熄滅。
但是,火場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因大量新鮮空氣的流通,從而讓着火源的氧氣激增,由此帶來爆發式的劇烈燃燒。
這一問題在高層建築中尤為緻命,因為人在逃生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這一問題的出現,從而使得火情更加嚴重。
爆燃為回燃的主要表現
說到這裡,有人或許耐不住了,講了老半天這都不是混凝土本身的情況嗎?
說來說去都是一些常規的火情狀況,但事實上這确實就是高層建築中發生的問題。
換句話說,混凝土本身沒有任何問題,造成高樓大火整棟燃燒的原因主要就體現在這些地方。
混凝土是迄今為止最耐熱耐火的建築材料之一。
主要由沙子、骨料、水泥以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并且不含易燃成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混凝土也是磚石的一種形式,比如常見的紅磚、石頭等,它們都不會燃燒。
混凝土由多種骨料組成
除非将它們暴露在數千攝氏度的高溫下,否則它們根本不會被火災破壞。
注意,這裡說的是破壞,而不是燃燒。
一般來講,要想讓混凝土結構受到影響,所需溫度至少要達到1100℃。
這樣的溫度也遠超一般高樓火災的溫度,在更加極端高溫的狀态下,混凝土也不會燃燒,但它會分解并變脆。
由極端高溫帶來的分解,學術界将其稱之為“剝落”。
混凝土出現的剝落
以實心防火牆為例,将其暴露在1099℃的高溫下長達4個小時,混凝土也不會表露出有任何結構性的破壞。
如果是一般的木材框架,這個溫度和時長已經能讓它們徹底燃燒并瓦解。
混凝土的安全性就混凝土的表現來看,混凝土本身不會着火,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火勢的蔓延。
其自身不可燃,因此火焰也無法通過燃燒混凝土來增強火勢。
硬質泡沫闆在家裝中很常見
混凝土在完成澆灌時,通常施工隊會在混凝土牆間鋪設一層硬質泡沫。
硬質泡沫可以起到一定的絕緣作用。
因為在現代高樓設計中,不少房屋為了設計美觀,一般都會将電線以及大量的電氣設備的材料架設在牆面裡。
另外這層硬質泡沫還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
在冬季的時候,牆體不會因為迅速丢失熱量,導緻房屋迅速降溫。
當然從材料選用方面,硬質泡沫本身不是易燃品,遇高溫會融化。
但不排除在極端的環境下,這層面料不會燃燒起來。
加熱過程中各種骨料的狀态
但由于某些建築在材料方面偷工減料,本應是非易燃的硬質泡沫,另外這層泡沫又會與電氣線纜接觸。
時間一長,很難保證線材不會因老化發生短路引燃牆面中的泡沫。
基于前面我們所講的可能導緻火災出現的原因,以及火災失控的情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人為疏忽導緻。
比如未熄滅的煙頭,或者雜亂堆放的易燃物因高溫引發自燃等等。
火災情況下混凝土的物理化學過程
此外,高樓建築自身的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了火勢的蔓延。
高層建築垂直通道更長,更容易使得火災通過消防通道、電梯井等位置出現“煙囪效應”。
在煙囪效應中,戶内空氣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間上升或下降,由此造成空氣加強對流。
最常見的便是鍋爐運作的情況,熱空氣随着煙囪向上升起,并在煙囪頂部離開。
由于煙囪中的熱空氣散逸,最終導緻戶外的空氣被抽入并填補助燃物的缺口,從而使得火勢更加迅猛。
不同季節下煙囪效應的表現
比如1996年在香港出現的嘉利大廈火災,當時大廈正在進行電梯更換,工人在電梯井内搭建有竹棚。
但後來工人在進行燒焊,以及金屬切割作業時,因電梯井内掉落的高熱金屬片點燃了2樓電梯大堂的木闆雜物及建築材料。
由此産生大火,火勢又因可燃物多,燃燒條件充分,最終大廈釀成慘劇。
所以,導緻高樓建築失火的原因不在于樓房本身,而是人為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直到今天,仍然會有安全管理組織在不斷強調高樓防火安全問題。
防患于未然,永遠比亡羊補牢更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