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抹灰技術不規範
牆體基層抹灰前基層清理不幹淨,沒按要求處理。對于不同材料的牆面,連接時沒有按照規範設置鋼絲網,牆面澆水不充分,外牆粉刷牆面沒有分格或分格過大。
2、材料浸水不充足
鋪貼前沒浸水或浸泡不夠。瓷磚(特别是釉面磚)在鋪帖前應用水浸泡2小時以上,讓瓷磚充分吸水後,取出陰幹或擦淨明水。如果磚體水份沒飽和,就會過早吸收砂漿中的水份,導緻砂漿收縮出現空鼓,還會影響粘貼強度。
3、填充物不飽滿
瓷磚鋪貼時砂漿不飽滿或未将瓷磚輕輕敲打擠壓密實。這是種情況是為了偷工減料,節省水泥砂漿,就是為了節約時間馬虎了事。還有另一種情況那多發生在包工包料時,為了追求低價,選擇的瓷磚質量太差,怕夯實時把瓷磚敲碎了。
4、砂漿配比不合理
原材料質量不符合要求,比如沙粒過細、含泥量大、水泥安定性不合要求等原因,或者砂漿攪拌不均勻,不合标準。
5、基準面高低不平
一次抹灰過厚,沒有分層抹灰或各抹灰時間間隔太近,抹灰總厚度大于35mm時未采取加強措施。
6、其它原因
各層抹灰層配合比相差過大,強度等級較高的水泥砂漿粉刷在強度等級較低的面層或石灰砂漿面層上;氣溫過高時,砂漿失水過快;抹灰後未适當澆水養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