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如果要給人類舒适行為排行,掏耳朵必定榜上有名。
即使沒有掏耳勺、棉簽,小手指也能成為天然的掏耳工具。
但是有一種耳朵,不光掏出來的耳屎油油的,就連摸一下耳道外側都是油,有時挺尴尬的……
很多人擔心這是耳朵發炎了。
這種“油耳朵”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的人耳朵幹幹爽爽,有的人天生耳朵油呢?
耳朵為什麼會癢?
耳朵癢,是由于耳内神經受刺激後,産生了癢的感覺。
有很多因素會導緻耳朵癢,比如較多的螨蟲寄生,發生過敏反應,耳内真菌感染以及濕疹,但是最常見的還是耳屎的沉積和刺激,讓我們忍不住想去掏一掏耳朵。
另外,還有些人有掏耳朵的習慣,不掏耳朵就覺得耳朵發癢。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要不要掏耳朵呢?
其實,耳朵一癢就掏真是個很大的誤區。因為長期擦拭耳道會給耳朵帶來很多壞處:
可能會破壞耳道的纖毛系統,增加真菌感染的風險
一旦真菌感染,耳道分泌物更加難以排出重複刺激耳内神經,導緻耳朵越掏越癢。
導緻中耳炎甚至影響聽力
如果使用不幹淨的棉簽或手指掏耳朵,可能會引起濕疹和感染,導緻中耳炎甚至影響聽力,還可能會引發耳膜破裂等嚴重的外傷。
可能導緻顱骨感染
如果是用棉纖掏耳朵,棉簽纖維不斷在耳道内聚集,時間久了會導緻局部潰爛,引起耳後顱骨的感染。
所以,很多人覺得自己耳朵裡不幹淨,一天不掏耳朵就無比難受,實際上不僅不能掏,還很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
掏出來的耳屎到底是啥?
耳屎是一種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與外界灰塵和皮屑等物質的混合物,它的成分複雜多樣,主要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類,角鲨烯和膽固醇,它還有個醫學上的名字叫“耵聍”。
耳屎雖然帶了一個“屎”字,但它比大便和我們的關系親密多了,耳屎可是耳朵天然的保護傘。
1、耳屎富含油脂,能夠在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層酸性保護膜,抵抗細菌和病毒的侵害;
2、耳屎還能夠擋住來自外界的塵埃顆粒、昆蟲和水滴,避免耳朵被感染;
3、耳屎還會對傳入的聲波發揮過濾和緩沖的作用,保護鼓膜不被強聲所震傷。
4、耳朵裡脫落的細胞,皮屑,洗澡的污水,再加上一些細菌之類的混合在一起,在耳朵裡慢慢堆積,時間久了會有點酸臭味,這種特殊氣味還具有驅蟲的功效。
由此可見耳屎是保護耳朵的功臣。
耳朵裡總是油油的是咋回事?
有些人耳朵裡的油脂分泌比較旺盛,分泌出的耳屎就油油的,比較粘稠,有的會凝聚成團,有的會流出耳外。
所以,這些分泌“油耳屎”的人總是會感覺耳朵裡油油的。
更神奇的是,通過對分泌油耳屎的人作調查,發現了93%左右的人同時有狐臭存在。
這是因為油耳屎和狐臭都屬于大汗腺類型,它們有同樣的決定基因,所以,油耳屎和狐臭真可謂是患難兄弟。
歐美人和非洲人絕大多數都分泌油耳屎,他們也酷愛噴香水,因為很多人都有狐臭,為了掩飾體味,他們便有了噴香水的習慣。
為什麼有人是油耳朵,有人是幹耳朵?
與“油耳屎”相對的,就是“幹耳屎”。
油耳屎則呈現為黏稠油狀的蠟黃色或黃褐色,而幹耳屎是比較幹燥酥脆的薄薄幹痂,顔色呈現淺黃色。
而決定耳屎幹油的因素,主要是與遺傳基因相關。
一般來說,黃種人幹耳屎比較多,而白種人和黑種人則多為油耳屎。在我國,大約有10%~20%的人耳屎是油性的。
所以,如果沒有疼痛感,“油耳屎”就不是耳朵有炎症所緻,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耳朵油該怎麼辦?
油耳朵在日常護理上并沒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問題,和幹耳朵一樣即可。
1、盡量不要掏耳朵,如果實在想掏一般一周不要超過一次。
因為,耳屎會随着我們日常咀嚼、說話等張口動作自動脫落并排除體外,所以,其實一般不需要主動清理。
2、如果實在想清理,注意用棉簽輕輕在外耳道轉動,然後耳朵朝下,讓耵聍自行出來;盡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鐵簽等尖銳物掏耳朵。
3、當然如果長期不掏耳朵,有些人也有可能會形成耵聍栓塞,在這種情況下,應到醫院請專業醫生用專門器械取出。
所以
即使你是“油耳朵”
如果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就不用擔心
還有就是
耳屎能别掏就别掏了
本文專家:汪小歡,複旦大學醫學博士
來源:新華号 科普中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