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二十四孝的所有故事成語

二十四孝的所有故事成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03 04:35:23

王祥,今山東臨沂人,和前期故事中提到的吝啬鬼王戎一樣出身豪門琅琊王氏,曆仕三國曹魏及西晉,官至太尉。

而他之所以被後人記住乃至紀念,是因為孝順,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鯉”者,為“孝聖”。

王祥和他的山東老鄉濟南人闵子骞一樣,幼時喪母,而且都被後母虐待,而且王祥的後母更狠毒。

闵子骞的後媽不過是把闵子骞的棉衣塞滿蘆花代替棉花,丈夫發現後怒而休妻,闵子骞勸父親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人單。”父親回心轉意,繼母則痛改前非。

而王祥的後媽朱氏則一度想親手砍死他。

王祥的母親早逝,朱氏對他很不待見,常在丈夫面前說王祥的壞話,漸漸地,父親也讨厭王祥,常罰他幹髒活累活,但王祥從未抱怨。

王祥家有棵李子樹很好吃,後媽怕丢,就勒令王祥負責看管。有時風雨驟至,王祥就抱着李子樹哭泣,害怕李子損傷。

即便如此,後媽還是恨他要死。一天晚上,竟然幹脆拎着刀想偷偷砍了他。好在王祥命不該絕,恰巧起夜出了屋子,後媽隻砍到了空被子。

王祥回來後,發現後媽正為這事懊喪,于是跪前請死。後媽見事情敗露,又見孩子如此孝順,從此良心發現,開始善待王祥。

再後來,朱氏生病,大冬天的想吃魚,王祥二話不說,跑到河邊甩掉棉衣捉魚。

按二十四孝“卧冰求鯉”的傳說,王祥來到河邊後,甩掉棉衣趴在冰上,希望用體溫化開冰層,以便捉魚。結果堅冰突然融化,兩條鯉魚躍水而出。

有過類似生活常識的都知道,大冬天被冰封的魚兒缺氧,冰蓋鑿開,往往急不可耐露頭呼吸,很便于人們捕捉。

可歎後世“腐儒”為了神聖化這一孝行,不惜違背常識胡說八道 ,結果大大減少了故事的可信度。

當然,筆者在這裡完全沒有責難王祥的意思。畢竟,他真的是一個大孝子。

二十四孝的所有故事成語(國學成語番外篇)1

另外一提的是,王祥之孝,自始至終。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王祥為了避禍,扶持着繼母朱氏帶着弟弟王覽來到廬江避亂。為了照顧家庭,王祥隐居二十多年,堅決不受州郡的征召。朱氏去世後,王祥由于過分悲痛而緻病,要扶住拐杖才能起身。

别看王祥在母親面前百依百順,但在權貴面前卻頗有骨氣。公元260年,魏主曹髦不滿司馬氏獨掌大權而親自出馬讨伐司馬昭,結果被在街頭被成濟公開殺害。朝臣為之哀悼而已,而王祥卻不要得罪司馬氏而大聲号哭說:“這是老臣的罪過啊!”涕泗橫流,衆人都感到慚愧。

公元264年,司馬昭封晉王,成為實際上的曹魏政權的“話事人”。這天,王祥與荀顗一起去會見司馬昭,路上,荀顗建議王戎跪拜司馬昭,被拒絕。等見到司馬昭時,荀顗立即下拜,而王祥隻是長揖而已。偌大朝廷,敢于這樣“不尊重”司馬氏的幾乎僅王祥一人而已,而司馬昭卻“開心”地說:“沒有想到你這麼重視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