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孝武李夫人傳》記載,李夫人死後,漢武帝萬分懷念,茶飯不思。一晚,他命人在外點上燈燭,而自己在帳帷裡觀望。燭影搖晃中,隐約有仿如李夫人的身影翩然而至,纖纖玉手,袅袅腰身,卻又徐徐遠去。武帝癡癡地看着那個身影,凄然寫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來遲。”牆上的影子,是你麼?不是麼? 站起身觀瞧,為什麼還沒有到來呢!這便是成語姗姗來遲的由來。
《說文解字》中解釋遲為“徐行也”,遲字本義是慢慢走。《詩經·小雅·采薇》中有“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主人公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随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道路泥濘、又饑又渴,隻能緩緩而行。《弟子規》中有“進必趨,退必遲”,說的是拜見尊長時走路步伐要快些,告退時腳步要緩慢些,以表示對長輩的尊敬,這是日常生活中的進退之禮。這兩處使用的都是遲的本義。
日常生活中,遲的用法十分耐人尋味。“遲到”的遲是晚;“遲緩”的遲是慢;“遲鈍”的遲是拙;“遲疑”的遲是猶豫。遲有時是那麼優雅,像是“姗姗其來遲”;遲有時是那麼威嚴,譬如“無體之禮,威儀遲遲”;遲有時又是那麼蘊藉,好比“春日遲遲”,“遲日江山麗”;而遲卻又常變得那麼令人沮喪,尤其是當我們發覺“今生已遲”——明白了生命的道理,人生卻已經遲暮;懂得了最重的珍貴,擁有卻已經不在;驚醒着夢裡的留戀,美好卻已經告别;珍惜起倉促的青春,往日卻已經揮别……擡頭,才是遲明的少年;回首,已是遲暮的白發,而悟已遲、悔已遲、恨已遲,此生已遲。遲,一個多麼緩慢柔軟,又觸目驚心的字啊!
遲,就是來不及了。欣欣的孩子,總不會遲,因為有着大把的光陰在手,今天立志做什麼事,将來大多都能成。所以在兒童時代,我們常會用到“遲”字——總是怕遲到學校、怕遲交作業。那時,遲對我們小小的心靈,唯一的意思,就是“晚”。成年之後,我們不再常用“遲”這個字,但是每當說到遲,“遲了一步”、“起步太遲”,那遲便有了許多挽不回的意味。
然而,真的挽不回嗎?且看蘇洵——他在年少時好到處遊蕩而不好讀書,到了十八歲還不會斷句和作詩文,二十五歲才“始知讀書,從士君子遊”,但又仗着聰明,學習态度很不好,所以第一次應鄉試舉人就落第了,後來“年二十七,始發憤讀書”,才有了最終得以位列“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再看吳承恩——他一直想寫書,可到了五十歲也隻寫出了前十幾回,後來因為公務繁忙,就把寫書這事給撂下了。直到晚年退休回家才又再次動筆。83歲那年,他去世了,可他的書流傳下來了,這就是《西遊記》。
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卻總是被“太遲了”這三個字所吓到。可是,真正扯開“太遲了”這層幌子,你會發現,假如我們一直沒有轉變自己的态度,我們也很難把“太遲了”之後的時光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你沒去學鋼琴,但也沒把時間用在學業上,而是宅在家裡上網玩遊戲;你沒去學遊泳,但也未曾把時間花在陪伴家人上,而是無所事事、發呆睡覺;你沒去學英語,但也沒在下班後努力提升其他技能,而是把時間浪費在了無謂的追劇與消遣上……你嘴上喊着“太遲了”,卻從未想過是否真正太遲了。而所有認為今天“太遲了”的人,他的明天也依然會繼續“太遲了”。
很多事情,隻要想開始,什麼時候都不遲。從來沒有哪個成功者在追尋的道路上,因為屈服于年齡、時間而半途而廢。在成功者心中,歲月隻會因為他們的勇氣和堅持而變得輝煌和寫意。既然“白首方悔讀書遲”、既然“歲月不待人”,何不“及時當勉勵”、秉燭夜讀,快馬加鞭?開卷有益,朝聞道,夕死亦不憾。在飛逝的時光裡裡,沒有什麼人、什麼事是永遠不會遲的。既然遺憾着愛與機緣的遲到、遺憾着人與事物的遲來、遺憾着心與靈魂的遲歸,那麼,珍惜現在,是遲亦不遲,醒悟當下,雖遲亦勝無。在晚風徐徐裡,再心有不甘也已換不來晨曦,但如果加緊腳步,還能夠相伴夕陽。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