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與人基本的信任缺失

人與人基本的信任缺失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10:57:42

人與人基本的信任缺失(摧毀人與人之間信任的罪魁禍首)1

信任是打開心扉的鑰匙

大家好,我是一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心理學知識——基本歸因錯誤。

信任是開啟心扉的鑰匙,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是深情厚誼的基石!可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卻很難建立,尤其是陌生人之間,因為信息不對稱,信任就更難建立。所以薛兆豐教授在經濟學講義裡把信任列入了稀缺資源。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這裡正好分享一個關于孔子的故事:《呂氏春秋》裡有個典故,說孔子周遊列國時,到了陳蔡一帶,就是現在的河南上蔡。因兵荒馬亂,餓了七天都沒吃到米飯。這天,顔回好不容易讨到了一些米,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顔回居然抓鍋裡的飯吃,孔子就想,我這師長還沒吃呢,弟子怎麼就偷着吃上了?這可是品行有問題啊,但是孔子裝作沒看見,等吃飯的時候孔子就開始套路顔回了:

孔子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了,飯還沒吃過,我想先祭下祖先吧!”

顔回當時就慌了,他說:“不可以了,我已吃了一口了。”

孔子問:為什麼?

顔回漲紅臉,低聲說:“剛才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灰在鍋裡,染灰的米飯丢了太可惜,就抓起來吃了”

孔子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覺得很愧疚,他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顔回已經最信任的了,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内心是最難确定穩定的。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我們在分析某些行為或後果時,對人的性格因素通常是高估的,而對情境的因素往往是低估的,就算是聖人孔子也不例外,這在心理學裡叫“基本歸因錯誤”。當我們看到别人哪裡做的不好首先會把原因歸于性格因素,認為是性格缺陷或是能力問題,而不會考慮是不是因為受到了條件限制;而自己取得了某些成就會認為是自己能力超群,而不會認為是自己運氣好或者是自己更有資源優勢。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及其對行為的影響,目的是更好的指導行為。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歸因錯誤呢?尤其是當你對别人做出性格方面的錯誤歸因時,比如約會對方遲到,我們最直接的想法是不是認為這個人為人不行、不守信用、或者是擺架子故意讓你等他?這個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情境因素?凡事往好的方向想嘛,萬一他出車禍了呢?再比如,一輛汽車疾馳而過,濺起污水灑你一身,你最直接的想法是不是這人素質太差?這時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下情境因素?萬一人家是趕着去投胎呢?當然,這裡是開個玩笑,我們可不能有這麼欠揍的想法!我們應該更多的考慮别人的難處和意料之外的環境因素。

我們可以把這類練習當做“歸因寬容”,隻要長期練習,養成了寬容别人的習慣,就能讓你的人際關系更好、更受歡迎、進而與身邊的人關系和睦職場順暢,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

好了,本期分享到這就結束了,下期跟大家分享命理學知識——本命年到底穿不穿紅褲衩。歡迎點贊關注留言讨論,我們下期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