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9 08:09:20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桃花源記》是東晉文人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約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劉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繪了一個世外桃源。以武陵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按時間先後順序,把發現桃源、小住桃源、離開桃源、再尋桃源的曲折離打的情節貫串起來,描繪了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剝削,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是當時的黑暗社會的鮮明對照,是作者及廣大勞動人民所向往的一種理想社會,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與想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另有同名動畫《桃花源記》和相關話劇《暗戀桃花源》。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

原文: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2

夾(jiá)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3

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4

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5

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6

黃發垂髫(tiáo),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7

便要( yāo )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8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9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0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1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2

及郡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3

南陽劉子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記配圖欣賞(配圖欣賞桃花源記)14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谥号靖節先生,别号五柳先生,入劉宋後改名潛,字淵明。曾做過幾年小官,後辭官回家,從此隐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因此後來文學史上稱“田園詩人”。東晉漢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詩》《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長于詩文辭賦,詩多描繪自然景色及其在農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優秀作品寄寓着對官場與世俗社會的厭倦,表露出潔身自好,不願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等消極思想。其藝術特色,兼有平淡與爽朗之勝,語言質樸自然,而又極為精煉,具有獨特風格。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武陵郡有個人以打漁為生。(一天)他順着溪水劃船,忘記了路程的遠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的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别的樹,花草遍地,鮮嫩而美麗,落花紛紛。他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

桃林的盡頭正是溪水的發源地,便出現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仿佛有點光亮。漁人于是下了船,從洞口進去。起初,洞口很狹窄,隻容一個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村落間)雞鳴狗叫之聲都處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裡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孩子們個個都安閑快樂。

(那裡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去,擺了酒,又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來了這麼一個人,(就)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至于)魏、晉兩朝就更不用說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一詳細地告訴了他們。(聽罷),他們都感歎起來。其餘的人各自又把漁人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飯(來款待他)。漁人逗留了幾天後,向村裡人告辭。(臨别時)村裡人囑咐他道:“(我們這個地方)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漁人)出來以後,找到了他的船,就順着來時的路劃回去,處處都做了記号。到了郡城,去拜見太守,報告了這番經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尋找先前所做的記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陽人劉子骥是個志向高潔的隐士,聽到這件事後,高高興興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

《桃花源記》是《桃花源詩》的序,原詩如下

嬴(yíng)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绮(qǐ)之商山,伊人亦雲逝。

往迹浸複湮(yān),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qì)。

桑竹垂馀蔭,菽稷(jì)随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mí)王稅。

荒路暧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zǔ)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r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yì)。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于何勞智慧!

奇蹤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複還幽蔽。

借問遊方獅,焉測塵嚣外。

願言蹑(niè)清風,高舉尋吾契(qì)。

但現在《桃花源記》出名程度已遠遠超過《桃花源詩》

本文摘自:大胖胖a的博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