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01 03:24:27

據說,在貴州一帶,最初是沒有驢的。

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就特地用船從别處運來了一頭。驢運到了,卻沒有什麼用處,人們就把它放置在了山腳下。

有一天,有一隻老虎正在山林間捕獵,它突然看到了正在小河邊飲水的驢。

在老虎眼中,這隻驢可謂龐然大物。老虎以為它是天上的神物,隻敢躲在樹木後偷偷觀看。

忽然間,驢子長長地叫了一聲,老虎怕極了,以為驢子要來吃了自己,便遠遠地逃走了。

可是後來,又有許多日子過去了,老虎漸漸熟悉了驢子的叫聲,便越來越近地靠近它,來來回回地觀察驢子。

驢子很生氣,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卻高興極了,心裡想:原來呀,驢的技藝也僅僅是這樣罷了!

它立即跳起來大吼一聲,咬斷了這隻可憐的驢的脖子,又吃光了它的肉,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唉!這隻驢呀,外形龐大好像有德行,聲音洪亮似乎很有能耐。當初要是它不使出自己的那點本事,老虎固然兇猛,但是由于多疑、畏懼,終究不敢吃掉它。

1

永貞元年(805)九月,長安古道上,車馬蕭蕭。

一輛樸質無華的馬車上,一名車夫正用力甩着鞭子,不時發出“駕”、“駕”的聲響。

車廂内坐着一位年歲頗大然面容和藹的老婦人,婦人身旁是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形容瘦削,臉上十分憔悴。

男子一直沉默不語,隻掀開窗簾看着馬車外的風景。

又行了一段路,馬車忽然緩緩停了下來,車夫向着車廂内輕輕叫了一聲:

“老爺,前面便出長安城了。”

男子的手似乎輕輕抖動了一下,他喃喃道:

“是嗎?這一出長安,就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了!”

他重又深深地望了一眼窗外,長安的古道,長安的落葉,長安的搗衣聲聲……終于,他長長歎一口氣,對車夫道:

“走吧!”

車夫一揮鞭子,馬兒輕快地跑了起來,踏得地上的落葉紛紛。

長安,越來越遠……

遠到,這一去,就是十年。

人的一生,有多少個十年可以等待,柳宗元也不知曉。

他隻知道:他并沒有做錯什麼,他不後悔!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柳宗元千萬孤獨裡)1

柳宗元的一生,是以33歲作為分界線的。

33歲以前,他是少年才俊,踔厲風發。

21歲時,他就高中進士;26歲,又通過博學鴻詞科考試;到33歲時已官至禮部員外郎。

相比同時代的其他詩人,孟郊46歲才考中進士,韓愈三考進士、三考博學鴻詞科,柳宗元早年的仕途,可謂一路順暢。

轉變是在這一年,即永貞元年的四月份開始的。

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等人懷揣着改革時弊、匡救朝政的雄心壯志,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永貞革新”。

然而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早已将王朝掏空,積重難返。

改革在勉力推行四個月後,還是随着唐憲宗的即位,拉下了帷幕。

永貞革新的反對者們一時全面複辟(bi),甚嚣塵上。在他們的危言蠱惑、刻意針對下,柳宗元和他的同伴們受盡了嘲諷、誣陷與打壓。

這種苦楚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多年以後,柳宗元還在《籠鷹詞》中寫到那時的心境:

凄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霓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剪荊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為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複為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詩人把自己比作蒼鷹,在蕭瑟的秋光裡,蒼鷹曾遨遊雲天之上,披荊斬棘,所到之處,百鳥紛紛躲藏,何等榮光快意。

不料濕熱的夏天驟然而至,蒼鷹的羽毛盡數脫落,元氣大傷。草叢中的狸鼠居然也敢乘人之危,一夜之間挑釁不斷,令人無法安寝。

蒼鷹隻盼望着清秋快快到來,可以掙脫重重枷鎖負累,再次展翅,直上九霄。

2

這一年的歲末,柳宗元終于攜着六十七歲的母親,跋山涉水來到了貶谪地——永州零陵。

大概位于湖南和廣西交界處,在唐代,這裡尚且十分荒涼。

這一年,朝廷宣布大赦天下。所謂大赦,便是犯有死罪的,可免除死刑;犯有重罪的,可從輕發落。

柳宗元滿心以為自己也可得到朝廷的從輕處理,可迎來的卻是一紙明文規定的诏書——

縱逢恩赦,不在量移(酌情升遷)之限。

即是說,柳宗元這些人,縱然遇上天下大赦,他們卻是在大赦之外。不僅是這次,便是以後,都再也得不到赦免的機會了。

偏又在這時,一直默默陪在他身側的母親,因為年紀大了,承受不住一路的車馬颠簸,加上永州氣候的潮濕、炎熱,又缺醫少藥,得不到及時救治,很快就離開了人世。

痛不欲生之際,柳宗元也曾無數次問自己:

我們真的做錯了嗎?明明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王朝偉業計,在當權者眼中,卻仿佛犯了比死還要嚴重的罪名?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柳宗元千萬孤獨裡)2

被貶的憤懑屈辱、親人的離世、獨居異鄉的種種不适,讓柳宗元一度精神郁郁,滿腹牢騷無從傾訴。

山水,于是成了他排遣孤獨的最好出口。

便在這裡,他寫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永州八記》。

《永州八記》是詩人記述自己遊覽山水的八篇遊記,足迹所到之處,往往流瀉于筆端,因而情感尤其真摯。

其中《小石潭記》更是我們中學課本裡的名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詩人本是為了排遣心中苦悶,于是最初他訪幽探勝,發現了小石潭,說自己是“心樂之”。

他饒有趣味地觀察着小石潭的嶙峋奇狀,潭中遊魚的往來嬉戲。但漸漸地,他終于覺出靜寂來,這裡實在太安靜了,“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

面對這種原始的悄怆之景,詩人心中長久壓抑着的凄涼終于再也抑制不住,他于是輕歎着發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的感慨。

哪怕這裡風景再美,卻也隻能作片刻賞玩,沒有人會在這裡長久居住。

“暫得一笑”後,随之而來的是百憂攻心的“已複不樂”。

便是這種“憂中有樂,樂中有憂”的心态,讓柳宗元的山水名篇,俱都染上一層濃郁的凄清悲涼的色彩。

而“千萬孤獨”的《江雪》,便是在這樣的整體基調下,橫空出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莽莽群山,飛鳥絕迹;杳杳萬徑,人蹤俱滅。

前兩句無一字寫雪,實際上卻字字如雪,寒意襲人。

便是在這樣粉妝素裹、周天寒徹的世界裡,有孤舟一葉,有蓑笠老翁一人,于寒江之上,輕甩釣鈎。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柳宗元千萬孤獨裡)3

詩人僅僅是在寫寒冷的天氣嗎?

不,詩人寫的也是自己坎坷的仕途,寫這遍布寒霜、冷意逼人的世界。

詩人僅僅是在寫垂釣的孤獨老者嗎?

不,詩人寫的也是自己,寫那個甯願忍受千萬孤獨,也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自己。

千萬孤獨裡,寂寞山水心。

3

元和十年(815),在貶居永州十年後,柳宗元終于迎來了政治上的轉機——朝廷下诏召他還京。

柳宗元憂喜交集,他等這一天已等得太久,可是内心裡又暗暗擔憂,前方會不會有更大的迫害等待着他。

在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後,他終于回到了魂牽夢萦的長安。與他一同被召還的,還有劉禹錫、韓泰、陳谏等人。

回到故都,景物驟變,人事也全改。

當時的宰相韋貫之很同情他們的遭遇,打算安排他們在朝廷任職。可是,他們的政敵武元衡等人,卻生怕他們會威脅到自己的權勢,便想盡辦法排擠、打壓。

恰巧又在這時,劉禹錫寫下了一首《戲贈看花諸君子》,嘲諷朝堂新貴,這根導火索終于熊熊地燃燒了起來。

柳宗元懷着希望而來,卻遭到更為沉重的懲罰,被貶為柳州刺史。

柳州比永州遠兩千餘裡,在唐代,幾乎是一片蠻荒,樹木參天,毒蛇猛獸肆虐。由于土地荒涼,人口稀少,社會也暴動不斷,很不安甯。

最初來到這裡的柳宗元,情緒很是低落。在《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中,他寫道: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滞一鄉。

抒發自己去國懷鄉的凄涼。

但當他看到當地百姓的種種貧困、迷信和深重的苦難時,他自己的身世之悲仿佛再不足道。

他決心實踐自己作為地方官的責任,用手中有限的權力,為人民做一些益事。

哪怕條件再是惡劣,柳宗元都不曾忘記自己“無忘生人之患”的諾言,他曾說:

“是豈不足為政耶?”

難道在這樣惡劣的條件下,就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嗎?

在柳州做刺史的短短四年裡,他廢除了奴俗,解放奴婢,并引導百姓發展農林生産,人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

柳宗元又深知提高百姓文化素養和身體素質的重要性,便廣泛興辦學堂,并利用閑暇時間,栽種中草藥,收集藥方,總結出《治霍亂鹽湯方》、《治疔瘡方》等,向百姓宣傳推廣。

在文學上,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從詩詞騷賦到山水遊記、寓言、傳記,包羅宏富,有《河東先生集》留世,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元和十四年(819),在長久的心力交瘁下,柳宗元終于不堪重負,一病而逝。

柳州的人民悲痛不已,他們在羅池為柳宗元建廟,奉他為羅池之神,還為他修建了衣冠墓,表達自己的深切懷念。

柳宗元湖心亭看雪(柳宗元千萬孤獨裡)4

《左傳》裡說,人生有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其次有立言。

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微波。能夠在這樣短暫的辰光裡,留下些許自己的痕迹,人生也便不算白活一遭了吧!

參考文獻

王祥《中國文學史話——隋唐五代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