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上)
真核生物域
真菌界
擔子菌門
傘菌亞門
傘菌綱
多孔菌目(非褶菌目)
多孔菌科
多孔菌科(拉丁語學名:Polyporaceae)是擔子菌門傘菌綱多孔菌目中的一個科。
多孔菌科菌類的菌髓柔軟到堅韌。大多數多孔菌科菌類在菌傘的下方帶孢子,但是也有些種有菌褶或者類似菌褶的結構。孢子粉為白色,沒有囊狀體。有些種有柄,也有些沒有,或者菌傘是橫出來的。許多種有階狀的結構。
大多數多孔菌科菌類是死木上的腐生生物,有些種也寄生在活着的樹上。
大多數多孔菌科菌類不可食,少數可食的種包括硫磺孔菌(Laetiporus sulphureus)和寬鱗多孔菌(Polyporus squamosus),這兩種菌在嫩的時候可食。中醫中使用一些多孔菌科菌類作為中藥,比如白腐擔子菌(Trametes versicolor)、豬苓(Polyporus umbellatus)和木蹄層孔菌(Fomes fomentarius)。
本科真菌子實體多種形狀,平伏、帶菌蓋,有柄或無柄,一年生或多年生,肉質、革質、木栓質或木質。菌肉通常無色或褐色。菌絲體有一體型、二體型和三體型。子實層生于菌管内。菌管通常位于子實體下面,一般是管狀、齒狀或迷路狀,它們緊密地連結在一起,有共同的管壁,有囊狀體、剛毛、菌絲柱等不孕器官。擔子棒狀,有2~4個孢子。孢子有多種形狀,無色到褐色,平滑。
依據子實體的外部特征(如子實體的形狀、柄的有無、菌肉的顔色與質地、菌管與管口形狀等)和内部結構,本科下分約105屬。本科真菌如茯苓、豬苓、雲芝等是常用的中草藥;硫黃菌等可供食用。有些種類如松根病菌可引起松樹立木的嚴重病害;也有些種類可引起木材的白色腐朽和褐色腐朽。
絕大多數種類木生,少數地生。世界分布。
1.革孔菌屬革孔菌屬(學名:Coriolopsis),是多孔菌科下的一個屬。
擔子果一年生到多年生,無柄,稀平伏。菌蓋半圓形或其他形狀,表面有絨毛到硬毛。稀光滑,有或無環帶,淡黃色到茶褐色、菌肉土黃色至淺茶褐色,菌管和孔面與菌肉顔色相似。管口略圓形,完整,小到适當大小。
菌絲系統三體型,稀二體型;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透明;骨架和纏繞菌絲無色到帶淡黃褐色,厚壁。
擔孢子柱形或近圓柱形到長橢圓形,透明,平滑。
生于闊葉樹上。木材白色腐朽。
2.拟迷孔菌屬拟迷孔菌屬(學名:Daedaleopsis),是多孔菌科下的一個屬。
擔子果一年生,無柄到平展至反卷,韌纖維質。菌蓋半圓形或其他形狀,表面近白色,淡褐色到紫褐色,有環帶,初期有絨毛,後變光滑,有同色環紋。菌肉近白色到淡褐色。菌管和孔面與菌肉同色或較暗。管口略圓形、迷宮狀、齒狀到近褶狀。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透明;骨架菌絲和纏繞菌絲無色到帶淡褐色。樹枝狀菌絲存在。
擔孢子圓柱形,有時稍彎曲,透明、平滑。
生于死闊葉樹上,稀生于針葉樹上。木材白色腐朽。
3.棘剛毛菌屬棘剛毛菌屬(學名:Echinochaete),是多孔菌科下的一個屬。
擔子果一年生,有柄,菌蓋近圓形或近扇形,有絨毛,基部稠密,老後光滑,幹後淡紅褐色到褐色。菌肉薄。菌管幾乎成褶狀,深褐色。多角形,六角形到長形,輻射狀排列。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有鎖狀聯合。有棘剛毛狀成分存在于菌蓋上、子實層和管口邊緣。
4.層孔菌屬
層孔菌屬(學名:Fomes),是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的一屬真菌。生于活的或死的闊葉樹木材上,木材白色腐朽。
層孔菌屬的主要特征是菌蓋表面灰色到黑色,具清楚的皮殼和褐色菌肉。菌絲系統三體,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多孔菌科中的一屬大型擔子菌。
擔子果木質至木栓質,半圓形,無柄。菌蓋有時呈殼狀,馬蹄形,常龜裂菌肉無色至暗褐色菌管;多層,子實層生于管壁上,孔口大小因種類而不同孢子光滑無色至暗褐色,形狀從球形到圓柱形管狀體有或無在一些褐色種類中有剛毛。多年生,每年新生的年輪極其清晰,孔管極細。
常見種有:木蹄層孔菌,其菌蓋為馬蹄形,灰色、淺褐色至黑色,有厚角質皮殼及環狀棱紋大小為2~15(~27)cm× 3~20(~40)cm,厚0.3~04cm,菌肉軟木質,鏽褐色菌管多層,層次不明顯,每層厚3~5mm,色較菌肉淺管口圓形,灰色至淺褐色擔孢子長橢圓形,無色,17μm × 5μm。
有較強的纖維素分解能力,危害桦、楊、柳等;暗黃層孔菌,危害杏、桃等果樹;苦白蹄層孔菌,生于松樹上,可作藥用。
5.蜂窩菌屬蜂窩菌屬(學名:Hexagonia),是多孔菌科下的一個屬。
擔子果一年生到多年生,無柄,近革質,木栓質到木質。菌蓋半圓形或其他形狀,表面污褐色到黑色,有絨毛或具長而黑的稠密分叉粗毛。菌肉通常薄,暗褐色。孔面灰白色,淡褐色到深褐色;管口六角形,蜂窩狀,大多數較大。 菌絲系統三體型;生殖菌絲具鎖狀聯合,透明,薄壁;骨架菌絲和纏繞菌絲厚壁到幾乎實心,無色到微帶淡黃色。兩種菌絲的末端常進入子實層,形成不整齊子實層。但真正囊狀體缺乏。
擔孢子圓柱形,透明、薄壁、平滑,一般較大。
生于闊葉樹上。泛熱帶屬。木材白色腐朽。
6.麻蓋菌屬麻蓋菌屬是多孔菌科一個較小的屬。由McAlpine和Tepper于1895年建立。此屬真菌多分布于澳大利亞。
一年生擔子果,傘狀,菌柄中央生或側生。菌蓋圓形或腎形,木質堅硬具麻點,色彩自白灰到深棕。菌柄較圓,生于菌核上。子實層體由菌管及萌發孔而非菌褶構成。菌管緊密,平行排列,開口橢圓形,無法與子實體分離。萌發孔形狀各異,可為圓形或具棱角,色彩自白至赭。孢子大,圓且鮮豔。二菌絲型,生殖菌絲具鉗,子實體中主要為聯絡菌絲。固态厚壁,邁澤爾(Melzer)試劑陰性。無囊狀體,常缺小囊狀體。擔子有基鉗及4個擔子柄,擔孢子薄壁透明,邁澤爾試劑陰性。此屬真菌均為褐腐型。
麻蓋菌屬與多孔菌屬(Polyporus)在形态學上極近似,但更硬且木質,為褐腐型菌,菌蓋具麻點,孢子特性(直徑44-50μm,橘黃色帶刺)亦不同。其拉丁學名Laccocephalum(λάκκος麻點 κεφαή頭)即源于其帶麻點的菌蓋。
麻蓋菌屬現有5種真菌:
石基麻蓋菌 Laccocephalum basilapidoides McAlpine & Tepper, 1895
哈曼麻蓋菌 Laccocephalum hartmannii (Cooke) Núñez & Ryvarden, 1995
雷丸 Laccocephalum mylittae (Cooke & Massee) Núñez & Ryvarden, 1995
堅硬麻蓋菌 Laccocephalum sclerotinum (Rodway) Núñez & Ryvarden, 1995
山丘麻蓋菌 Laccocephalum tumulosum (Cooke & Massee) Núñez & Ryvarden, 1995
此屬分類尚有争議,1912年Lloyd試圖将石基麻蓋菌移至多孔菌屬,而Núñez和Ryvarden則于1995年将其餘4種真菌從多孔菌屬移入麻蓋菌屬。
(1)石基麻蓋菌
石基麻蓋菌,又被稱為造石菌,僅分布于澳大利亞。
此種最先由McAlpine和Tepper于1895年描述,并以此為模式種建立了麻蓋菌屬。但此分類系統尚存争議,美國菌學家Curtis Gates Lloyd認為此種應歸入多孔菌屬,于1912年将其更名為石基多孔菌。
石基麻蓋菌為一年生真菌。菌蓋木質帶麻點,直徑8.3-9.5厘米,中央凹陷,其餘突出。菌蓋黃褐色帶咖啡色邊,内部粗且白。中央麻點較小呈錐形,周圍麻點稍大,橢圓形。子實層體灰褐色到紅棕色,菌管聯生,萌發孔卵圓形,大且密集。孢子球形,直徑44-50微米,橘黃色帶3微米長的刺。菌柄黃褐色,卵圓形(短徑1.3厘米,長徑1.9厘米),長約2.5厘米。菌核白色,高7.6厘米,直徑8-10厘米。菌核将其生境内的沙土顆粒粘合,形成無論外觀或密度都與含鐵砂石類似的石質基部(圖中真菌重達376克)。
石基麻蓋菌得名于其類似石質的基部(basilapidoides=拉丁語basis “基” lapis “石” 希臘語οειδής “似”)。McAlpine和Tepper首次描述時所用種名實為basilapiloides。Lloyd将其移入多孔菌屬時,basilapiloides和basilapidoides兩種形式都曾出現,但basilapidoides在語法上似乎更為準确。現在普遍采用的種名Laccocephalum basilapidoides既不與McAlpine和Tepper的描述相符,亦有别于Lloyd的系統。
(2)雷丸雷丸(Laccocephalum mylittae)是麻蓋菌屬的可食真菌,在中國作為内服驅蟲藥物使用,同時也是澳洲原住民的食物之一。
學名:Laccocephalum mylittae (Cooke & Massee) Núñez & Ryvarden, 1995。根據其形态特征,Núñez及Ryvarden将其從多孔菌屬(Polyporus)移至麻蓋菌屬(Laccocephalum, λάκκος麻點 κεφαή頭,源于其帶麻點的菌蓋)。雷丸有地下菌核,為褐腐型木林腐朽菌,分布于新西蘭,澳大利亞南部,及中國。在澳大利亞俗稱為“天然面包”(Native Bread)是原住民的食物之一。
同物異名:Omphalia lapidescens (Horan) Cohn & Schroet., 1891;Polyporus mylittae Cooke & Massee, 1892;Polyporus mylittae Sacc., 1893。
雷丸可用于驅殺多種寄生蟲,如蛔蟲、縧蟲、鈎蟲等。其有效成分為一種中性蛋白酶,在腸道環境中能有效分解寄生蟲的蛋白質(如縧蟲頭節)并緻其死亡。《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雷丸,味苦寒。主殺三蟲,逐毒氣、胃中熱。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兒百病。生山谷。”《本草綱目》:“雷斧、雷楔,皆霹靂擊物精氣所化。此物生土中,無苗葉而殺蟲逐邪,猶雷之丸也。”均認為其有殺蟲功效。
别名:雷實、雷矢(《名醫别錄》)、竹苓(《本草綱目》:“竹之馀氣所結,故曰竹苓。苓亦屎也,古者屎、苓字通用。”)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号“世界民族與文明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