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常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龍圖騰更是象征着尊貴和祥瑞,無論哪個時代的人都會對龍懷有一分敬意。然而從古至今,另一個物種卻似乎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睐,它莊嚴肅穆的形象被當作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而被放置在各建築門前鎮宅護院。想必很多人大緻已經猜出來了,它就是石獅子。
“918”事件八十一周年——盧溝橋
衆所周知,獅子并不是中國本土的物種,作為一個外來物種它又是如何深入人心的呢?其實,早在東漢時期它便傳入中國,《後漢書》載:漢章帝時,西域大月氏國來朝,将狻猊(讀音‘suān ní’,獅子的舊稱)進貢給大漢,深受皇室的喜愛。但人們廣泛接受它還是源于佛教的盛行。據說,釋迦牟尼出生時如獅子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而文殊菩薩的坐騎也是獅子。
漢傳佛教明寺開封大相國寺。
常人都會有從衆的心理,此後人們便開始将它看作是比老虎還要兇悍的猛獸,在南北朝文人的筆下它又被賦予了靈力,成為和麒麟一般的神獸。從那時起,威武雄健、趨災辟邪便成了它的象征。但畢竟活獅子極其稀罕,也不可能專門去海外買,石獅像開始替代它成了鎮宅神獸。我國現存最早的石獅像是高頤墓前的那對,刻于公元209年,其傲睨莊嚴的神态,恰當地表現了神獸的威懾作用。
到了唐朝,獅子舞開始在宮廷中盛行,唐玄宗時,“五方獅子舞”已經大模化,被列入部伎八部之一。白居易曾在《西涼伎》中寫道:“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裡……”诙諧細膩的手法,将獅子的神态描述得栩栩如生。後來,獅舞逐漸被傳入民間,随後傳到國外,成為海外華僑逢年過節常見的表演節目。
通篇可見,獅子雖是外來物種,但經曆近2000年獨具匠心的雕琢,石匠們将許多中國本土的元素融入了進去,如今石獅像已是形态各異,而不變的是它的象征意義,以及人們對它的情感寄托。
文/子言,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