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

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4 02:53:51

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可能很多人認為,上了年紀的人瘦一點健康“千金難買老來瘦”老年人瘦一點腿腳靈活,膝蓋沒負擔,身子骨也顯得硬朗但也有人認為,上了年紀胖點好“千金難買老來肉”老年人胖一點面色紅潤,顯得富态,說明精神好、抵抗力好,有個小毛病都能扛得住那麼,這兩種說法哪個才有道理呢?老年人究竟是胖點好還是瘦點好呢?,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老年人瘦好)1

老年人偏瘦好還是偏胖好

可能很多人認為,上了年紀的人瘦一點健康。“千金難買老來瘦”。老年人瘦一點腿腳靈活,膝蓋沒負擔,身子骨也顯得硬朗。但也有人認為,上了年紀胖點好。“千金難買老來肉”。老年人胖一點面色紅潤,顯得富态,說明精神好、抵抗力好,有個小毛病都能扛得住。那麼,這兩種說法哪個才有道理呢?老年人究竟是胖點好還是瘦點好呢?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老年醫學科專家指出,其實,這些說法都不準确。

對于老年人來說,胖瘦并不是評判健康與否的标準。

上了年紀的人要想身體好,一定要有肌肉。之所以強調老年人肌肉的重要性,是因為老年人群體中這一種高發的疾病“肌少症”。

通訊員 範雨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什麼是“肌少症”?

肌少症又稱“肌肉減少症”,國際肌少症工作組将肌少症定義為:“與增齡相關的進行性、全身肌量減少和/或肌強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減退”。

簡單來說,肌少症就是以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進行性減少為特征的綜合征。肌少症會導緻老年人步速下降、握力下降、體重下降以及乏力等情況的發生,進而會增加老年人不良事件風險。

肌肉減少,危害增加!

肌少症與活動障礙、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謝紊亂密切相關,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現之一。肌少症會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及醫療花費,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縮短老年人的壽命。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骨折與肌量減少、肌力下降、跌倒增加、骨量減低密切關聯。多數大樣本橫斷面研究顯示,肌肉含量與骨密度呈正相關,肌肉含量下降是骨質疏松症的重要危險因素。肌少症者較正常人罹患骨量減少/骨質疏松的風險增加1.8倍;肌少症也是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險因素。由此可見,肌少症是跌倒及骨折的重要危險因素。

另一方面,老年人體重增加主要是脂肪組織尤其是内髒脂肪增加;肌肉組織減少,主要是四肢骨骼肌減少。這種肌少症性肥胖會帶來不良的健康狀況和臨床結局,增加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

有效預防,重拾老年生活自由

1.運動療法

運動是獲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應鼓勵中老年人适當運動,方式的選擇需要因人而異。采用主動運動和被動活動,肌肉訓練與康複相結合的手段,達到增加肌量和肌力,改善運動能力和平衡能力,進而減少骨折的目的。

除了每周堅持5次有氧運動、總運動時間≥150分鐘外,建議每周至少還要進行3次持續20~30分鐘的抗阻運動。實際上,散步也可以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

2.營養療法

保證老年人足夠的能量攝入,維持能量正平衡,為體重增長提供必要的條件。與肌少症相關的營養不良,首先是蛋白質營養不良,所以我們要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增加肉蛋奶及奶制品、魚蝦及大豆類的攝入量。乳清蛋白是肌少症患者最佳的蛋白補充劑選擇,對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均有益。有證據表明蝦青素、維生素E,Ω3脂肪酸等抗氧化、抗炎物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耐力和活動能力,從而防治肌少症。天然的含有大量維生素D的食物很少,海魚中維生素D含量較豐富,如鲱魚、鲑魚、沙丁魚等。

3.輔以藥物治療

維生素D(特别是老年女性)和睾酮(臨床肌肉無力和低睾酮血清水平的老年男性),被證實在臨床上可改善肌肉質量、肌肉力量和功能。但這些激素的使用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總得來說,肌少症是一種常被忽視的以骨骼肌質量和骨骼肌力量及功能下降為特征的老年性綜合征,需全民增強認知、提高篩查評估覆蓋率、并給予早期幹預。

所以說,不光年輕時要鍛煉肌肉,人老了更要好好增強肌肉,有句話說得好,“存錢不如存肌肉”,為了避免因肌肉流失而付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治療疾病,老年人也一定要守護好這身肌肉。

作者:範雨舟

來源: 揚子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