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紹興蘭亭鵝池碑亭

紹興蘭亭鵝池碑亭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30 03:50:30

紹興蘭亭鵝池碑亭(會稽山下古蘭亭)1

10月1日,柯橋鑒湖裡岸邊向日葵開放,市民出來休閑度假(無人機航拍)。柯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陰曆三月,一場群賢畢至、少長鹹集的禊禮盛會,在會稽山陰之蘭亭舉行。衆人飲酒賦詩,将作品結為一集,王羲之寫下《蘭亭序》總述其事,由此成就了中國書法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

1600多年後的今天,會稽山下書會如常,惠風和暢。蘭亭所在地——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在曆史文化與江南山水滋養下,成長為一座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國際紡都”,一座老百姓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現代城市。

文化沃土

明代文人袁宏道寫紹興,“船方尖履小,士比鲫魚多”,當代人“跟着課本遊紹興”,大儒王陽明、書聖王羲之、文學家魯迅、教育家蔡元培,以及賀知章、陸遊、徐渭、陳建功、錢三強、竺可桢等文化名人燦若星河。

作為老紹興縣,稽山鑒水滋養的柯橋,也是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曆史文化底蘊深厚。

曆史上那場著名的醉酒現場,書聖王羲之寫下被後世書家尊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也讓蘭亭這個集鎮成為聞名千年的書法聖地。今天的柯橋區蘭亭街道,書法氣息依舊濃郁。

由沙孟海、錢君匋、陸俨少等28位書法家倡議、1982年成立的蘭亭書會,今年7月在柯橋舉行了一場“撫今追昔——蘭亭書會40周年慶書法作品展”,國内外衆多名家參展。

蘭亭有書法淵源,柯橋其他一些地方也毫不遜色,不少鎮村的曆史氣息甚至可以追溯至上古傳說。

源自“大禹治水”傳說,柯橋區夏履鎮因“履遺不蹑”而得名;安昌街道西扆山村曾有傳說“禹以山為扆,朝見萬國諸侯”;稽東鎮千年古村落冢斜村,相傳舜帝、禹妃皆葬于該村大龍山麓……

柯橋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漢代設在柯山下鑒湖畔的驿館高遷亭。東漢名士蔡邕避禍江南時,曾取亭内竹椽為笛,留下了“柯亭之竹”的故事。由此,柯橋又名笛裡。

光明居位于柯橋區齊賢街道一個“暧暧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小村,院前有一塊“光大淵明”的石刻印章。相傳陶淵明曾來此處短暫居住,留下地名“陶裡”。

有千年曆史的柯橋古鎮上,耳熟能詳的曆史名人留下諸多轶事典故,台門文化、師爺文化與紡織文化古今交融,讓這座江南街區顯得生動而厚重。

近些年柯橋古鎮保護開發,以保留傳統、恢複原貌為主,力保曆史原真性。柯橋将一些保留較好的傳統建築及傳統構件遷移至街區内進行異地保護,其中包括古石橋2座、老台門5座、老石闆8571平方米、石門鬥26座。

流經柯橋區平水鎮的若耶溪,也是一座獨特的曆史文化标識。據記載,早在2400多年前,薛燭曾向越王獻策:“若耶之溪涸而銅出。”鑄劍大師歐冶子趕到這裡鑄造寶劍,竟一日鑄成。

于是,若耶溪周邊的山得名日鑄嶺,嶺上的茶葉又得名日鑄茶。今天的平水日鑄茶,已經被納入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登記保護。

作為“浙東唐詩之路”的重要節點,富有詩情畫意的若耶溪,引得文人雅士流連忘返。孟浩然的“白首垂釣翁,新妝浣紗女”,李白的“若耶溪畔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都描繪了若耶溪風光。此外,宋代王安石、蘇東坡、陸遊,明代王守仁、徐渭、王思任等也都泛舟若耶,留下麗詞佳文。

位于柯橋的湖塘是鑒湖江的發源地。鑒湖與會稽山相映成輝,從晉代,曆隋、唐到宋,一直到明清時期,這裡都是文人墨客神往之地,撐起了“一部全唐詩,半部在鑒湖”的說法。

有了文化滋潤,鑒湖水的實用功能也多了一分傳奇色彩。在紹興當地,民間素有“汲取門前鑒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之說。如今,鑒湖江兩岸有“會稽山”“塔牌”等黃酒企業10餘家。

柯橋還有悠久的越窯青瓷制造史,地域内有衆多越窯遺址、得天獨厚的瓷土資源。據《紹興縣志》記載,早在漢晉六朝時期,柯橋地域的越窯青瓷窯址就有5個。

2020年5月,浙江省發布首批20項“浙江文化印記”,其中紹興黃酒、《蘭亭序》、越劇有深深的柯橋烙印,而青瓷、京杭大運河浙江段、錢塘潮、浙東學派、西泠印社等,則與柯橋有密不可分的緣分。

江南水鄉

紹興伴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之一。遇水自然要架橋,自古以來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為了便利商貿,通達交通,架起了各式各樣的橋。

正如木心先生所言,“有骨的江南,當看紹興”。一說是指紹興文人之風骨,也有人說,是指串聯起密集水網的紹興的橋。

作為紹興水鄉重鎮,柯橋古鎮是浙東地區漕運水道的要津。據說,三國時期的紹興就已形成草市,到宋代設驿站,至明清時代,柯橋則已成為浙東商貿重鎮,更顯繁華。

從地理上看,柯橋位于浙江中北部、紹興市北部、會稽山北麓,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上虞區分界,東南和西南分别與嵊州市、諸暨市為鄰,西和西北部與杭州市蕭山區、錢塘區接壤,北瀕杭州灣,腹部橫亘越城區,是地地道道的江南水鄉。

柯水潺潺,運河悠悠,宋代的柯橋、明代的融光橋、清代的永豐橋,站上“三橋”眺望“四水”,别有一番穿越曆史時空的韻味。而“柯橋”這個地名,也正是得名于“柯水之上的橋梁”。

柯橋景區内,河道曲折貫通,橋連着路,路連着橋,橋連着橋。古樹、古橋、古建築,無論建築色調還是環境風格,滿滿的都是複古感和年代感。

煙雨朦胧之中,烏篷船“吱呀呀”地搖過,承載了多少江南人的思鄉之情。橋上的人看船上的人,船上的人看岸邊的人,時移世異,歲月變換,江南人的故鄉裡始終少不了枕水人家、青石闆上的濕苔藓和一隻隻烏篷船。

漫步臨水古巷,不多時便能感受到江南小城裡透着柴米油鹽味的煙火氣。街邊木架上有條理地搭着熏腸、鹌鹑和臘鴨,手工布鞋和砧闆在沿街售賣,炒貨店、雜貨店的木桌子參差擺到窄街上,對向而行的人們會默契錯身,然後走向各自的遠方。

柯橋美食中,最具特色的“十碗頭”,白鲞扣雞、幹菜焖肉、醬臘三味、黴千張千刀肉、清湯魚丸、嵊州炖鴨、西施煎豆腐、新昌炒年糕、糟雞和紮肉,每吃一口都是正宗的紹興味道。

古纖道,位于浙東運河紹興段,自東而西穿越紹興全境。這條始建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水路通道,曾經是紹興連接外部世界的幹線交通。

唐代中葉以後,紹興的絲綢、瓷器、茶葉、黃酒成為大宗商品被大量運銷外地,陸上交通已不能适應需要,水路運輸則不斷延展,方便行舟背纖的纖道也随之砌築完善。

古纖道中心在柯橋一帶,有臨水依岸、破水而築兩種。1988年,古纖道作為文物建築中的孤例,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東起柯橋區柯橋街道上謝橋,西至柯橋區錢清街道闆橋,全長7.5公裡。

魯迅筆下《社戲》中,頑童穿梭于觀衆中的熱鬧場面,船夫坐在船頭觀看社戲的水鄉風情,大抵在古纖道沿岸。眼下在柯橋,一些地方依舊保有看社戲、搖烏篷船的江南水鄉場景。

“絲路明珠”

如同水流經久不息,以絲綢、瓷器、茶葉為代表,沿着水路通達四方的商貿繁華綿延千年,并在當代達到新高度。

位于柯橋的浙江古纖道綠色纖維有限公司是滌綸工業纖維制造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産品在汽車工業、能源運輸、海洋工程、建築材料、安全防護等領域發揮了獨特作用。

這家企業所在的化纖産業,是大紡織産業的中間一環。前者是具有國際競争力的國家支柱産業,後者是關系國計民生、萬億元級别的全球性商貿産業。

我國化纖産業集中于長三角地區,有6家主要企業,4家在浙江,2家在江蘇,都處在江南水鄉,占據全球化纖主要市場。

浙江是紡織大省,現代紡織産業居全國首位,化纖産量占全國近一半,印染布産量占全國一半以上。2021年,浙江省紡織和服裝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産值10003億元、營業收入10716億元。

湖州的織造,嘉興的經編、化纖、毛衫,杭州的絲綢、化纖,紹興的印染、市場、染化料,甯波的服裝,台州的産業用布,金華的無縫針織、牛仔褲、針紡……攤開浙江省地圖,以塊狀經濟為特色的大紡織産業鍊的分工與協作,脈絡極其清晰。

地處這些地方的物理中心,水鄉柯橋崛起了一座“國際紡都”。這裡成為亞洲最大的布匹專業市場所在地、世界最大的紡織貿易集聚地,全球近1/4紡織産品在此交易,遠銷19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裡有市場主體15萬餘家,規上工業企業1300餘家,限上商貿企業1200餘家,高新技術企業470家,上市企業17家。

1992年,“紹興輕紡市場”更名為“中國輕紡城”,成為全國首個冠之以“中國”的輕紡專業市場。30年來,從搖着船橹的“水上布市”,到大膽開辟“馬路市場”,再到建設“國際紡都”,柯橋的“一塊布”闖出全球影響力。

在柯橋柯海公路上,來往的裝料貨車川流不息,蔚為壯觀:由南向北是運進藍印時尚小鎮進行印染的白色坯布,反向則是五顔六色的紡織面料,分散到産業鍊下遊。

在墨爾本大學畢業後,紹興創金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龍選擇回鄉創業。在他看來,柯橋數以萬計的“螞蟻雄兵”從事繡花、燙金、壓皺、貿易等環節,既競争又協作,伴随市場榮枯有所起伏,但總能在低潮過後“春風吹又生”。

柯橋區商務局介紹,今年柯橋退出的市場主體有5000多家,而新設達到1.5萬家,淨增近萬家,這表明柯橋紡織業依舊充滿生機活力。

以面料出口為主的“國際紡都”柯橋,紡織産業興盛的淵源,可以追溯至“絲綢之路”。

記者從中國絲綢博物館了解到,宋王朝的建立結束了自晚唐以來各方勢力割據一方的混亂局面,北方傳統絲綢産區由于連年戰亂及氣候變化,絲綢生産日漸萎縮,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絲綢重心地位日益凸顯。宋元時期“農商并重”和開放的海洋政策,促使絲綢流通特别是海外貿易更普遍、頻繁,海上絲綢之路取代陸路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途徑。

明代以後,随着北方絲綢業的衰退和棉布業的興起,形成了以蘇南、浙北的環太湖流域的蠶桑生産核心,并呈現專業化和商業化傾向。明代中葉湧現出一批江南絲綢重鎮。

千年絲路熠熠生輝,古道新程碩果累累。

作為絲綢的起源地、“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地,浙江“衣被天下”,古代是絲,今天是布。

今年前三季度,柯橋全區外貿出口966.7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出口562.23億元,同比增長28.2%。

東海的遠洋巨輪、中歐班列等代替了曾經的古纖道,将柯橋繁盛千年的商貿網絡延伸到了全世界的各個角落。作為“一帶一路”承前啟後的重要節點之一,這顆“絲路明珠”熠熠生輝。

詩意栖居

今年9月,我國短跑名将、男子200米亞洲紀錄保持者謝震業與2015年亞洲田徑錦标賽女子跳遠冠軍陸敏佳官宣喜訊。這兩位運動員都是柯橋人。

2022年浙江省第十七屆運動會中,柯橋運動員在射擊、羽毛球、足球、攀岩等多個項目中取得較好成績,當地體教融合改革試點展現成效。

一塊體育高地背後,往往有一座視野開闊、全面發展、充滿活力的現代都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柯橋區全區常住人口為1098859人,十年間增加138108人,增長14.38%,增速位居紹興全市第一。

從直觀感受來說,擁有百萬常住人口、連續多年入選中國經濟十強縣(區)的柯橋已經是一座現代都市。

目前柯橋建成區面積達到80平方公裡,有430多幢18層以上高樓。當地近年累計引育浙江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276名、外籍院士16名,并引進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樹人大學等。

在“老紹興”,這裡是經濟實力最為雄厚的“金柯橋”;在杭州與紹興之間,這裡是一根“金扁擔”。

柯橋還是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示範區省級評估第一,慈善發展指數列浙江全省區縣市第三,健康浙江考核連續三年優秀,連續17年成功創建浙江省級平安區。

柯橋大渡社區由5個居民小區組成,住戶6300餘戶,居民超過2.5萬人,60%以上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柯橋人”,還有500多位外籍居民。為了讓居民更加和睦,大渡社區推廣“大渡社區文化”數字化應用,打造“家頭條”“鄰裡幫”“文E家”三大文化應用場景。

作為浙江省首批未來社區,這裡既有數字化應用場景,也保留一些傳統生活方式:社區會定期開展“鄰裡糕”制作活動,大家一起做,相互分享;針對居民縫縫補補、修鞋配鑰匙的需求,不少老年居民有這方面特長,于是成立了達人工作室發揮餘熱。

作為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試點地區,底蘊深厚、山水相依、産業興旺的柯橋,共同富裕建設同樣走在前列。立足“國際紡都”涵養“詩意栖居”,柯橋努力實現高水平的協調均衡發展。

2020年2月的一天,紹興市中心醫院一名護士長曹玲玲按慣例送病愈患者出門,剛打算揮手告别,2歲的小男孩突然鞠了一躬,她立馬還禮。這溫暖的一幕,湊巧被一旁的醫護人員拍了下來。

“最萌鞠躬照”在微信朋友圈迅速傳播,感動了無數人。照片折射了柯橋新時代風采,這裡老百姓不斷實現物質富裕、精神富有。

今年10月,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了100個單位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單位,柯橋區位列其中。

2021年,柯橋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1074元,同比增長10.7%。目前,柯橋城鄉居民收入比為1.65,中等收入群體占比超過79%,城鄉協調均衡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共同富裕建設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國前列。

每到用餐時間,柯橋區平水鎮王化村長塘頭自然村的“金秋老人食堂”都會飯菜飄香,工作人員招呼數十位老人落座,一邊唠着家常,一邊享用營養豐富的免費愛心餐。

老人方便地吃上可口飯菜,得益于村裡引進的“金秋家園·長塘頭”共富項目。依托農村自然風光、秀美茶園和人文曆史,加上現代公共服務設施,這個村吸引了不少城市居民前來養生養老、觀光旅遊。

“借助這個項目,村裡盤活了閑置農房300多間,帶動200多人就業,并通過項目經營收入補貼養老公益服務,村民的幸福感顯著提升。”王化村黨總支書記張承武說。(記者方問禹、崔力)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