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魚同龍利魚的區别?說到海鮮界那些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真假CP,真是叫消費者一個頭兩個大,銀鳕魚VS油魚、金槍魚VS鲣魚、鲷魚VS羅非魚……各種李鬼變李逵的戲碼,還讓不讓人好好吃魚啦,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巴沙魚同龍利魚的區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說到海鮮界那些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真假CP,真是叫消費者一個頭兩個大,銀鳕魚VS油魚、金槍魚VS鲣魚、鲷魚VS羅非魚……各種李鬼變李逵的戲碼,還讓不讓人好好吃魚啦!
其中最讓人迷惑的一對,要數龍利魚VS巴沙魚了,之所以這對要單拎出來,是因為這倆貨……的肉真的太太太像了,都是雪白無刺細膩的大塊魚肉,就連味道都相近地讓人懷疑:“巴沙魚不會就是龍利魚吧?”
别說,它們還真不是一種魚。
龍利魚 扁扁的海水魚
首先讓我們先來認識下龍利魚本尊,哎?!這個扁扁的模樣和比目魚有的一拼啊!其實,龍利魚就是比目魚的一種。
比目魚是鲽形目魚類的統稱,而龍利魚就是鲽形目下舌鳎科、舌鳎屬的魚類,别看人家長得醜,江湖早已有了它的傳說:“打南邊來了個喇嘛,手裡提着五斤鳎螞”聽過沒?喇嘛提的這個鳎螞,說的就是龍利魚。
也許是因為“龍利”二字顯得很高大上的樣子,很多人覺得龍利魚也是一種很“洋氣”的魚,其實,人家是正正經經的“中國戶口”,平時喜歡趴在海底,我國近海就可以捕撈到。
除了龍利魚這個名字,它在各地還被叫做鳎目魚、子闆魚、舌頭魚、牛舌頭、龍脷魚等各種,可能是因為長得太有特點,人們在給它起名字時也尤為熱情。
一直以來,龍利魚就是人們心中名貴的海洋經濟魚類,不僅有過瘾的大塊魚肉,還有類似銀鳕魚般細膩的口感,營養豐富、肉嫩味鮮、沒有魚腥味,上可登高端宴席,下可入百姓廚房,十分百變。
但由于龍利魚人工養殖較少,産量較低,因此價格稍貴,而且因為它的魚柳和巴沙魚的魚柳很像,也就給了巴沙魚“李鬼變李逵”的可乘之機。
巴沙魚 來自越南的淡水魚
而巴沙魚,面目和龍利魚真的沒有一丁點像。
它們是生長于越南湄公河流域的鲶形目巨鲇科的淡水魚,沒錯,就是那個我們常見的大嘴巴鲶魚的親戚。這類魚魚身長,魚頭小,沒有鱗片,眼大嘴寬,還巨能吃,各種植物、甲殼類和其它魚類都在它們的“菜單”之中。
而且作為一種養殖魚類,巴沙魚實在是太太太好養了,不僅對水質、水的含氧量、養殖密度要求不高,而且成年的巴沙魚都是一副“大腹便便”的模樣,出肉率也是杠杠的。
再加上巴沙魚價格實惠、肉嫩無刺、口感優秀,很受人們歡迎,因此越南養殖戶們自然愛它愛得深沉。
如今,巴沙魚養殖已經成為越南的經濟支柱之一,巴沙魚也内銷轉出口,成為了中國超市中常見的一種魚。
不過顯然,“越南養殖”、“淡水魚”、“鲶屬”等關鍵詞對于一個初出茅廬的“江湖新魚”來說實在很沒有說服力,于是,巴沙魚便自擡身價,搖身一變成了龍利魚。
畢竟這兩種魚去皮後都是一樣的無刺嫩滑魚柳的樣子,真真兒是“脫下衣服我就不認識你了”,想給它們辨别出個子醜寅卯,一般人也很難做到。
除了龍利魚外,巴沙魚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還“碰瓷”過鲷魚、鳕魚,生命不息、模仿不止,也是真的拼。
究竟該怎麼區分?
正經的吃貨,怎麼能容忍不知道吃進肚子裡的魚是什麼魚呢?再說,咱們也不能便宜了不法商家呀,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好好教教大家,該如何區分龍利魚和巴沙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整魚的外表,如果你想吃新鮮的龍利魚,建議直接買活的或者整條冰鮮的,這樣的魚沒有去皮,還是一個“鞋墊”的模樣,而且那歪到一邊的兩隻小眼睛,也能讓你一眼認出。
但如果你買的是魚柳,那可就要謹慎了,首先先好好閱讀下外包裝,如果上面有淡水魚、鲶屬、産地越南、“CABASA”或“BASA”等字樣的,那鐵定是巴沙魚沒跑了。
當然,變成魚柳後的巴沙魚和龍利魚也不是全無差别的,因為龍利魚本身就是薄薄一片趴在海底生活,切出來的肉不會太厚,兩邊肉質的薄厚程度也不一樣,而巴沙魚大多是一條魚切成兩半賣,魚肉更加厚實,魚柳薄厚程度也差不多。
而且從價格上來說,巴沙魚也更為便宜一些,所以遇到超市中的“龍利魚大減價”,也要注意提高警惕哦!
龍利魚不僅沒有腥味、肉質鮮美,而且營養價值也非常高,龍利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多種營養物質,在沿海地區非常受歡迎。
作為一個龍利魚的愛好者,建議大家不要買冒充龍利魚的巴沙魚哦,不漲歪風從我做起,畢竟當大家想吃正宗的龍利魚和巴沙魚時,在尋漁記平台就能嘗到啦!新鮮肥美的龍利魚均是項目方東盛瀾養殖的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