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閣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剛剛,2022達摩院青橙獎名單公布了!
15位平均年齡僅33歲的中國青年科學家,每人将得到百萬獎金及阿裡全方位科研支持。
這屆15位獲獎者中,超六成從事基礎研究。
他們分别來自理論數學、量子物理、生命醫學、化學材料、軟件安全、端邊雲協同智能、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均已在重大科研攻堅中挑起大梁。
同時,本屆女青年科學家獲獎人數首次達到4位。
青橙獎是由阿裡達摩院2018年發起的獎項,專為發掘35歲及以下中國青年學者設立的公益性學術評選。
過去4年,青橙獎已支持近40位頂尖青年學者。人工智能領域的知名青年學者黃高、張偉楠、鄧嶽、梁小丹、朱占星、張蘭、童永昕等人曾獲此獎項。
今年,青橙獎全面覆蓋科學技術廣泛領域,收到全國135所高校院所近500份有效申報材料。
以下是2022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
白蕊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研究員。
獲獎理由:她參與并主導了全球唯一覆蓋完整RNA循環的剪接體系列成果,為相關遺傳病和癌症機理研究帶來新思路。
科研成就:她參與并主導完成全球唯一覆蓋完整RNA循環的系列成果,首次揭示了剪接體重塑的分子機理,主導并開辟了U12型剪接體研究方向。
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捕獲全部類型剪接體團隊的核心人員,掌握了世界領先的剪接體生化研究技術,并加速了相關靶向抗癌藥物和罕見病藥物的研發。
她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6篇,在Cell上發表論文3篇。
曾入選由中國科協評選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曾獲得歐萊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
陳明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獲獎理由:他緻力于探索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并助力展現了“量子計算優越性”。
科研成就:他對量子力學基礎問題和可擴展化量子計算有着濃厚的興趣。
在基礎方面,他和同事通過高精度的量子調控技術,實驗證明了量子世界中虛數不“虛”、自然數不“自然”;
在應用方面,他設計了量子采樣線路框架和驗證算法,助力我國在光和超導量子計算體系,均實現了在特定任務的求解方面超過超級計算機,達到了“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裡程碑目标。
陳勳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工程與信息科學系教授。
獲獎理由:他專注于神經生理信号處理與分析,助力實現面向開放環境的實用腦機接口。
陳廳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提出了一系列軟件安全的關鍵理論與技術,在區塊鍊軟件、安卓軟件和桌面軟件領域應用。
科研成就:他常年緻力于軟件安全的基礎理論、方法與關鍵技術研究,提出了一整套的軟件漏洞發掘、攻擊檢測與惡意代碼分析的新技術,并将這些理論、方法和技術運用于區塊鍊軟件、安卓軟件和桌面軟件三大場景,發現了數百個安全漏洞,且取得顯著實際成效,多項技術達到國際最佳水平。
曾獲2012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INFOCOM2018最佳論文獎、 CCF頒發的2018中國區塊鍊最佳論文獎。
江一舟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醫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建立了三陰性乳腺癌的精準分型及個性化治療方案,提升了難治性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科研成就:長期緻力于“破解乳腺癌的難治之謎”,聚焦臨床難題“三陰性乳腺癌”,系統性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建立首個指導三陰性乳腺癌個體化治療的四分型系統——“複旦分型”,形成了基礎成果向臨床轉化的“全鍊條式”研究體系,成功地将難治性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從早先的 10%提高到 29%。
“複旦分型”被《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等權威臨床治療指南收錄,用于指導三陰性乳腺癌精準治療的臨床實踐。
任炬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在端邊雲協同智能計算領域提出多個創新性成果,為分布式協同模型訓練與推理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科研成就:随着端側智能與實時性智能需求激增,如何在複雜網絡環境下支撐輕量級端邊側設備進行高效的協同模型訓練與推理計算,成為了普适智能時代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任炬團隊圍繞端邊協同智能的核心挑戰,提出了高性能個性化聯邦學習系統、SoC異構計算單元協同推理加速框架、以及通用化分布式異構算力協同框架等多個創新性成果,為分布式協同模型訓練與推理提供了系統化解決方案。
其因在物聯網與邊緣計算領域貢獻獲得了IEEE通信學會亞太區最佳青年學者獎。相關研究成果已應用于我國多個重要部門,在國防、軍事、教育等領域起到了顯著作用。
邵立晶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提出了檢驗引力的新方法,為基礎物理理論“添磚加瓦”。
科研成就:他的研究領域是基礎物理理論的實驗與觀測檢驗,特别是采用天體物理的觀測結果,來探索現有物理理論适用的範圍。
工作成果主要包括用脈沖星系統地檢驗時空對稱性、構建引力波波形模闆庫、聯合引力波和脈沖星檢驗引力理論、用脈沖星探索暗物質性質、參與探測人類首例雙中子星并合和拍攝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等,并與EHT合作組347人共享了“2020基礎物理突破獎”。
2020年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同丹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系特别研究員、助理教授。
獲獎理由:她構建了能源-經濟-排放-協同治理間的交叉耦合模型,為減污降碳政策提供理論基石。
科研成就:她以多學科交叉模型體系構建和大數據融合基礎數據庫建設等創新方法為手段,在社會經濟活動與大氣污染複雜非線性響應建模、基于大數據的全球重點行業排放核算方法體系、全球及區域氣候變化與大氣污染協同治理路徑探究三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
吳昊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以及數學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她研究伊辛模型、高斯自由場、均勻生成樹等物理模型,解決多個本領域公開問題。
科研成就:她緻力于利用随機過程 SLE 研究伊辛模型、高斯自由場、均勻生成樹等物理模型,取得系列成果,解決多個本領域公開問題。
第一個學術貢獻是計算伊辛模型臂長衰減指數,第二個學術貢獻是證明伊辛模型連通概率猜想,第三個學術貢獻是構建均勻生成樹模型與對數共形場論的聯系。
吳嘉敏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通過計算成像方法突破了傳統顯微成像局限,顯著提升活體成像的時空分辨率與數據通量。
科研成就:通過計算成像方法突破了傳統顯微成像局限,顯著提升了活體成像的時空分辨率與數據通量,并極大地降低了光毒性。
代表性工作包括首次實現了小鼠活體連續6個小時以上的毫秒級亞細胞分辨率三維動态觀測,相關工作被評價為“上帝視角”顯微鏡;建立了數字自适應光學架構,為解決光學像差這一百年難題開辟了新路徑。
他參與研制的多維多尺度計算攝像儀器,迄今是國際上視場最大通量最高的介觀顯微鏡,首次實現了小鼠皮層範圍單細胞水平大規模神經元同時記錄,是研究神經回路工作機理與大範圍腫瘤轉移機制的利器。
楊樹
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獲獎理由:她研制出高性能新型垂直氮化镓功率器件,攻克了困擾氮化镓器件的動态性能退化難題。
科研成就:她專注于氮化镓(GaN)功率器件 (芯片)設計、關鍵工藝和可靠性研究,旨在實現 GaN 功率器件在電壓/功率等級、動态特性和可靠性方面的提升。
自主研制出1kV/1.1mΩ·cm(2)單極型和1.8kV/0.5mΩ·cm(2)雙極型垂直GaN功率器件,功率品質因數國際領先;研制了國際上首個“無電流崩塌”的垂直型GaN器件,解決了長期困擾傳統GaN器件的動态性能退化難題。
所研制的高性能GaN功率器件為 5G 通信、航空航天等核心領域提供了重要支撐技術。
楊輝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
獲獎理由:他緻力于光通信網絡跨層域高效調控技術研究,助力加速光通信網絡智能化發展進程。
科研成就:圍繞跨層域光網絡方向研究,他瞄準光網絡調度與傳送效率等跨層域光組網壁壘,取得了大規模動态調控與跨域應急組網等成果,形成了跨層域光網絡彈性控制機理與技術創新和規模應用,助力加速光通信網絡的智能化發展進程。
楊傑
清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獲獎理由:他發展了“分子電影”技術,實現對分子結構演化的直接捕捉。
科研成就:他通過發展兆電子伏超快電子衍射(MeV-UED)技術,突破了飛秒、亞埃時空分辨率的儀器需求,實現了對分子結構演化的直接捕捉,即拍攝“分子電影”。
2015年起,他在美國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領銜發展了MeV-UED技術在氣相、液相化學中的科學應用。
他本人的主要成果包括利用“分子電影”技術首次捕捉非絕熱動力學過程、首次同步觀測原子核與價電子運動、首次捕捉液态水中的氫鍵運動等。
姚永剛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獲獎理由:他研發出精确可控的電熱瞬态高溫合成技術,有望促進材料制造及化工生産的高效、低碳、清潔化。
科研成就:他研發出一種精确可控的電熱瞬态高溫合成技術,可以在超高溫(2000-3000K)、超快速(小于 1s)及非平衡(降溫速率~10^4K/s)條件下,實現新型能源材料合成、電熱瞬态化工新過程等。
該技術反應溫度高,其反應速率比常規方法高幾個數量級,可實現快速、節能、高效、規模化材料及化工品合成。
另外,設備簡單通電即可運行,不依賴化石燃料,有望促進材料制造及化工生産的綠色、低碳、清潔化。
周楊
複旦大學上海數學中心青年研究員。
獲獎理由:他通過構造“糾纏的有理尾巴”,得到了拟映射不變量穿牆公式統一的幾何證明。
科研成就:他最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最一般的情況下證明了GIT商空間拟映射不變量的穿牆公式。該結果對于研究來自超弦理論的鏡對稱原理有重要意義。
周楊通過引入被其稱為“糾纏的有理尾巴”的幾何構造,對該公式給出一個統一的證明。其方法已被國外其他研究者推廣到層的模空間上,從而給一些著名的結果找到幾何解釋。
周楊的研究成果于2022年以其為獨立作者發表在基礎數學“四大頂刊”之一的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号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