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五十八中高一學子進京研學㈢?“讀萬卷書,行萬裡路”,8月30日,青島58中高一新生開學第一課——踐行“十個一”北京研學旅行第三天,在清華園裡、北大未名湖畔、居庸關和八達嶺長城之上、世界園藝博覽會内,青島58中的學子在研學旅行的途中漸漸完成由初升高和高中銜接大學的蛻變,一言一行,研學旅行的效果漸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内營,立成鄄鄂,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青島五十八中高一學子進京研學㈢?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8月30日,青島58中高一新生開學第一課——踐行“十個一”北京研學旅行第三天,在清華園裡、北大未名湖畔、居庸關和八達嶺長城之上、世界園藝博覽會内,青島58中的學子在研學旅行的途中漸漸完成由初升高和高中銜接大學的蛻變,一言一行,研學旅行的效果漸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内營,立成鄄鄂。
清華園裡樹立“君子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8月30日早上8時許,青島58中的大巴車隊抵達清華大學,由正門魚貫而入。對這所全球著名學府早已充滿憧憬的青島58中學子雖然有很多已不是第一次來該校參觀,但此行因為有了清華大學副教授的專題報告和老師的指導,他(她)們還是流露出特别期待的神色。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從大巴車前掠過,一秒鐘前還鴉雀無聲的車廂瞬間沸騰起來,而後掠過的辦公樓、圖書館、操場,甚至任何一個騎自行車的身影,學子們都能從中讀出一些見解。“沒有一個看手機的”、“感覺他們很珍惜時間,都急匆匆的樣子”、“原來清華有如此多的自行車,那麼樸實無華”、“快看那位背個尼龍兜的奶奶,那個兜被撐得方方正正的,裡面放的應該是書本資料,我覺得她應該是一位某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清華的老師真樸素啊”、“清華的操場咋那麼多那麼大啊?”“紀念碑和雕塑都好特别”……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中,車隊緩緩抵達第一個目的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所在的羅姆樓。
記者注意到,自車門打開的那一刻,車廂又恢複到先前的安靜,同學們依次從前後門下車,自覺排隊成形,而後心照不宣地在研學導師的帶領下兩人一排朝羅姆樓的三樓報告廳流動。數百位學子,從下車到在報告廳落座,期間除了輕微的腳步和甩臂産生的衣服摩擦聲,全程均異常安靜,以緻羅姆樓的門衛投來帶着贊賞和敬佩之意的微笑。
在報告廳,随着清華大學副教授張磊的專題報告,同學們心中的問号被一一拉直,他(他)們通過報告更透徹地了解了清華大學,掌握了考入清華大學的20種途徑,得知清華大學是一所注重體育鍛煉、欲求“健康工作六十年(注:比普通目标多十年)”、學術氛圍自由且濃厚、全球排名第16位的知名高度學府。
“從第一天的中國科學院大學到第二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再到今天的清華大學,三場報告讓我收獲了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讓我對大學的本源生活有了真實的了解,因為三場報告的老師都給我們透露出一個信息——真正的好大學,其學習壓力一點也不亞于高中。一些學長學姐在和我們交流時也反饋了這一點,他(她)們說特别羨慕我們,甚至‘真想回到高三去歇歇’,注意關鍵詞——回到高三的目的是想‘歇歇’。對于很多人來說,包括我們的父母和周圍的親友,對大學的認知是有偏差的,通過此次研學旅行,我發現大學不是用來休息或玩抑或談戀愛的,這裡才是研究性學習的起點,隻有端正了态度,不虛度光陰,把全部精力用于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上來,才算是真正經曆過高等教育,才會在未來學有所成。”高三(4)的一名同學在談報告體會時如是說,其他同學也都點頭表示有這種透徹的感悟,即從高一開始便要樹立起“一生”而非“一個學段”的“君子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關鍵詞在于“不息”。 随後,同學們來到北京大學未名湖畔,聆聽講解,感受北大的學術氛圍。得知老師和學弟學妹們要來學校研學旅行,今年剛考入北京大學的3名青島58中校友在軍訓間隙給自己的老師打來電話,表示因為軍訓不能離開前往迎接而感到遺憾,同時又為老師和學弟學妹能到自己奮鬥的新陣地研學而感到異常親切和高興。
長城路上踐行“德之崇”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在頭一天的中國科技館,同學們駐足由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張衡所發明的渾天儀前,領悟到的不僅是古代發明的機理和原理,還透視到其背後的人生哲理,在第三天的研學旅行途中,同學們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折射出的則是對該人生哲理的踐行。
記者注意到,每次隊伍集結出發或者收尾上車,各班的代理班長都主動仔細清點人數,以保證不落下一個人;在各行程站點,各班負責打班旗的同學總是一路高舉旗幟,主題報告或參觀末尾,他(她)們總會犧牲自己的學習參觀時間,提前抵達集合點,不辭勞苦地在周圍來回踱步,努力讓自己的班旗飄揚惹眼,衆裡尋他千百度,以讓同班同學能在人頭攢動的人群中盡快找到并回歸自己的隊伍;在爬長城的途中,有同學見其它班級的兩名同學口渴難耐而附近又沒有供水點,于是将自己從研學導師那裡領取、留存備用的兩瓶礦泉水全部奉獻給素不相識的它班同學,自己則忍着口渴堅持到最後。
居庸關長城坡陡路長,不少路段需要把着扶手埋頭攀登,遇到較高的台階則需要三五步一歇,中途一般需要補充水分或能量。記者看到,在喝水和吃過點心後,同學們沒有一個亂丢垃圾的,即便手裡拿着東西很不方便,相互之間還需要攙扶或拉着手,但礦泉水喝完後,空瓶子、擦過汗的紙巾、雪糕棒、吃過的點心袋……要麼被别在背包裡,要麼被攥在手中,直至遇到垃圾桶,才被分門别類地投入到該進入的垃圾桶,此時不少礦泉水瓶已經沾滿汗水。
尤其讓記者感動的是,在攀登過程中,雖然有些同學已經累得氣喘籲籲甚至雙腿發抖,可一旦發現附近有煙頭或其它垃圾,沒有一聲言語,他(她)們便會徑直“繞道”過去,将該垃圾撿起,投入垃圾桶中。有些路段沒有垃圾桶,他(她)們則一直拿着撿拾來的垃圾,直到垃圾桶出現。而後記者又在世界園藝博覽會内多次見到類似的文明場景。青島58中的學子們用“德之崇”将“智之博”诠釋給周圍的每一個遊客。
一早一晚老師啟用“陪伴教育”
用愛陪伴,用心引導——此行青島58中派出了15位班主任和15位任課老師帶隊,一位校醫随隊,另有青島商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派出的近20位專業研學導師,青島58中的高一級部主任封強任“團長”。三天裡,記者在近50位老師和研學導師的身上感受到“陪伴教育”的環繞,而這種“陪伴教育”也是即将正式開始的高中階段學習生活陪伴教育的預演和啟用。
每天提前半小時起早,待各班的同學們都進入早餐廳後他(她)們才拿起自助餐盤;出發前,他(她)們總是提前10分鐘出現在大巴車前,待所有同學都上車就座後,他(她)們才登車;每次出發或下車前,他(她)們總是“麥霸”,當天的活動安排、需要注意的研學重點、文明禮儀、行進紀律,總是不厭其煩;午飯晚餐總是最後落座的一桌,就餐過程經常被同學們的一個個小需求打斷,比如某桌的同學特别喜歡吃水果,他(她)們見其開餐不久水果就清盤了,于是将自己桌上的果盤端了過去;晚上回到酒店,總是到各學生的房間例行檢查,指導當天布置的研學任務,查看學生狀況、狀态,在各房間門口悄悄駐足,待房間裡悄無聲息、同學們都睡着了才離開……
在研學旅行的第二天晚上,一名同學出現了感冒症狀,該同學所在班級的班主任老師和研學老師及“團長”與随團校醫第一時間就位,待該同學檢查确診并服用相應藥物後,班主任老師和封強并沒有離去,而是一直陪伴其到深夜,确保該同學的病情無惡化并有所緩解後才離開。次日一早,老師和校醫又早早來到該學生房間,診斷病情已基本緩解,能夠繼續上路。在随後的研學途中,該同學被定制了路線和作息表,關懷可謂無微不至。就這樣,700位高一學子在“陪伴教育”下安全愉快地收獲了前三天,并漸漸适應了這種高中階段新型“陪伴教育”的啟用。
“我們學校有不少住宿生,此次研學旅行也是對同學們即将接受的‘陪伴教育’的預演,讓他(她)們提前感受、适應這種即将到來的學習生活,一旦正式開學,将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封強說。
記者還了解到,同步适應的還有新生家長,在三天的研學旅行中,家長老師微信群時實互動,每位同學在每個站點的行為舉止都被“直播”到家長群中,家長們可以随時掌握自己孩子的狀态和狀況,并在老師的建議下同步加強對自己孩子的督促、引導。在師生家長互動中,青島58中的育人理念、培養方式、管理方法在三個角色間相互滲透、交融,“家校合作”的工作機制已經悄然啟動并開始穩步運轉。(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