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詩人:
1.凸 凹 2. 曹 東 3. 王國平 4.金指尖
5.呂 曆 6. 胡 馬 7. 茶 心 8.王富祥
9.文佳君 10.秦 風
(按收稿順序,排名不分先後)
母親節,寫給母親的詩
1. 出生地 /凸凹
所有的人都是兩個人生的
一個名叫母親
一個名叫土地
所有的出生地都吸納過母親的精氣
得到過胎血的滋養
沒有沾過精氣和血水的出生地
是一小塊移動的飛地
投下的陰影
這塊陰影,生不見,死不見,卻又
追着它的主人跑,讓主人一生都處于
漂泊,一生都不能着陸
所有的人,有什麼樣的出生地
就有什麼樣的終老地,有什麼樣的終老地
就有什麼樣的出生地
前世下去的所在,今世出來的所在
以及來生所在
是一團雲奔跑,一百次懸弧射矢
一萬群生物投胎變體,交換場地
根部的場力與母語,決定着命數的脈向
——但我們即使眼明如盲
也不能自知
世界很大,終老,有很多選擇
又似乎不能選擇。供我們盡孝的地方
永遠隻有一處,它可以成全我們大孝
也可以成全我們大不孝
我是幸運的,我有一處真正的出生地
原始、踏實、全面、一直在的
指認我的出生地
不需要說出國度、省份、地市
不需要說出方位和時間
從再遠的地方連爬帶滾趕回出生地
也不會迷路
是的,它就是都江堰
它就是偉大得不能再偉大的都江堰
即或這樣,它也隻是我出生地的一半
另一半多麼弱小啊
弱小得隻有百十來斤
弱小得才八十二年,雙腿就不能吃力
但她怎麼着都是另一半
都是跟都江堰一樣
偉大得不能再偉大的另一半
是的,母親也是一個都江堰
我二百零六塊骨頭割據的廣大土地
無一不是她的灌區
凸凹,本名魏平。詩人、小說家、編劇,現居成都龍泉驿區。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四川省散文學會特邀會長,成都市作協副主席。著有《蚯蚓之舞》《甑子場》《大三線》《湯湯水命》等書20餘部。
2.媽媽 /曹東
媽媽縫補完畢,總是用牙
輕松咬斷線頭
那時鄉村缺婦産醫生
孩子生下來,媽媽也是用牙
咬斷臍帶
有次我看見她在菜園摘瓜
藤蔓光影裡,好看的媽媽
一個低吻
就咬斷了瓜蒂
曹東,1971年生,四川武勝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有詩集《許多燈》《說出》及長詩《大風》,作品入選當代大學生人文素質課教材《新詩200首導讀》及《中國現代詩歌精選》《中國年度詩歌》《中國最佳詩歌》《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等選集,部分譯介到國外。
3.我該怎樣描述母親 /王國平
我要描述一雙手
那是一雙生滿老繭的手
長年深植于農事
我要描述一雙腳
那是一雙沾滿泥土的腳
總是行色匆匆的
走在24個節氣的前頭
(霜降之後大雪小雪之後
母親請允許我
用這雙握筆的比你細膩的手
為你梳理頭上的白發)
我要描述我的母親
很真誠的母親很鄉土的母親
用黃荊條子很民間地打我的母親
很本分的母親很樸素的母親
挑一擔谷子走幾裡山路的母親
很多年都難縫一件新衣的母親
不識幾個大字的母親
沒出過幾天遠門的母親
當所有的民謠都開始流浪
而你還在莊稼深處反複吟唱的母親呵
你讓滿頭的青絲
燃成一堆雪白的灰燼
是不是為了讓遠在成都的我
一仰頭
便能望見故鄉那束筆直的炊煙
王國平,四川江油人,現居都江堰。著有《挽歌與頌辭》《琴歌》《南懷瑾的最後100天》《靈岩山傳》等。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省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
4.給母遷墳 /金指尖
一場暴雨
把我們從頭淋到腳
懸岩寺對面,石石鐘對石鼓那面山坡
到處是倒挂金盅的水珠
墳場己被小工清理
汀蘭夾雜在衆多半人深的草叢
它們一直愛着過往的人
卻從不表白
時間背後的主人也是如此
一晃四十九年,至到今天我要把母親
一個孤獨得幾乎屍骨無存的中國鄉下女人
遷往老屋後院宅基地
而父親卻被安葬在數百公裡以外
一個叫燃燈寺陵園的龍泉山脈
時間将忘記他們
金指尖,本名周劍波,詩人。寫詩若幹,現為中國金融作協會員、四川省作協會員,四川省詩歌學會副會長,《四川詩歌》和《詩領地》主編。
5.母親的話 /呂曆
母親的話很少
少得像她一生的笑
即便是很少的話
在母親心裡,也是磨了又磨
篩了又篩
字字見血,聲聲柝骨
像撒在傷口上的鹽
痛則痛也,但可消毒
從婷婷玉立到佝偻如弓
從滿頭青絲到一抔黃土
母親把她一生的話
都說給了一畝三分田地
和豬牛雞鴨狗
并用它們哺育了八個子女
一個搖搖欲墜的家
母親的話,是她一生
為人的分寸,耕作的信念
也是我生活的辭典
呂曆,1964年生于四川蓬溪,現居成都。著有詩集《飛翔與獨白》《隐約的花朵》《穿過夏天的一塊冰》等多部。
6. 母親看電視 /胡馬
上班出門前,我和妻子
總要互相提醒:記得給媽
打開電視哈,找出
她正在追的電視劇。她說:
你們去上班了,我悶在家裡
連個娛樂都沒有。她老是
忘了自己昨天又看到第幾集了。
我們隻能根據她是否外出
買菜、曬太陽或與鄰居聊天
來估算她追劇的進度。她偏愛
婆媳劇和古裝劇,對女主角
總是抱以無原則的同情,
對折磨好人的反派無比敵視。
看得投入時,她一邊剝蒜
一邊忍不住用川北方言
大聲咒罵壞人,仿佛時間
還停留在她站在古老戲樓前
看戲的少女時代。這時
我趕忙來到她門口,她突然
反應過來,臉上露出愧色
和一絲少女的嬌羞。我朝她
歉意一笑,關上她的房門。
免得在隔壁玩玩具的女兒會問:
爸爸,奶奶又在罵誰呢?
胡馬,本名胡君,四川廣元人,現居成都。曾參與《終點》《人行道》《存在》等民刊的編輯。有詩歌、随筆、小說見于《星星》《詩林》《詩歌報月刊》《四川文學》《青年作家》《草堂》《詩刊》《山西文學》等,作品入選多種選本。
7.母親節 /茶心
母親節
三個女兒回來陪她打麻将
讓她想要什麼牌就有什麼牌
讓她赢一大堆零錢
她們都喜歡看她數錢的樣子
盤着腳,坐在床上
1、2、3、4、5、6、7
當她數到第七的時候
滿頭白發就垂下來
蓋住了她無比歡喜的臉
茶心,現居成都。客家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詩歌學會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星星》、《綠風》、《詩刊》、《詩林》、《草堂》、《中國詩》、《散文詩》等刊物。
8.骨灰 /王富祥
這是母親的本色
白得就如晚年時的銀發
披在頭頂,沒有雜質
更象辛勞一生,汗水被爐火
烘幹後的鹽。鹹
濃縮了幾十年的人生況味
再沒有肉身的傷痕了
左手食指上重疊的刀傷
和心裡積壓的困頓
都全部化為煙塵。飄往天界
給兒女們留下的
是骨頭的本底,和硬度
這是一個莊嚴肅穆的詞彙
裝在精美的空間裡。靜谧,避光
十多年了,一直安放
在心裡的一處不易被打擾的位置
每年清明,我都要取出來擦一擦
王富祥,都江堰市人。有詩散見《詩刊》《星星》《詩歌月刊》《綠風》《詩選刊》《四川文學》《廣西文學》《青年作家》等。
9.生活的搓洗 /文佳君
我在院裡看書
母親在搓洗衣服
回頭時發現
父親站在堂屋檐下看着我們
看看搓洗衣服的母親
看看在堂屋檐下抽煙的父親
小院安靜,花草正在春天
這一切開始搓洗我昨天的生活
文佳君,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出版詩集《迎面而來都江堰》、《果然》等。小說集《活在民間》。
10.燭光裡的媽媽 /秦風
今夜我在漆黑的夜晚
點燃一盞陳舊的燭火
思念沿着崎岖的山路返回
整個城市與午夜
隻剩下一盞燈的
思念與溫暖
母親 你守望的燈盞
一次次被風雨交加的黑夜吹滅
你眼角的淚水就像一塊病
守着一扇永不關閉的窗戶
那些藤蔓綠了又黃
牆角堆滿歲月的衰老
母親 你在谷穗和草葉之間
用古老勞動耕種莊稼與季節
母親 我能想象你在陽光之下
與秋天一樣的燦爛和幸福
莊稼地裡 長滿兒女們
飽滿的收成
母親 我常在向晚駐足
思念順着指南針的目光
久久不肯離去
母親 我無法找到故鄉的明月
故鄉的月光是一塊疼痛的石頭
陰晴圓缺的投影
深深潛入我奔波的體内
今夜我在漆黑的夜晚
點燃一盞陳舊的燭火
思念沿着崎岖的山路返回
整個城市與午夜
隻剩下一盞燈的思念與溫暖
秦風,本名蒲建雄,四川劍閣人,現居都江堰,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作品被譯成多國語言收錄于國内外多種詩刊、文學專輯及中國優秀詩歌年選。著有詩集《獨步蒼茫》。
圖/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